图书介绍

经济民生领域疑难复杂渎职犯罪侦破与认定胜算通道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经济民生领域疑难复杂渎职犯罪侦破与认定胜算通道
  • 陈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1687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渎职罪-刑事侦查-研究-中国;渎职罪-认定-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民生领域疑难复杂渎职犯罪侦破与认定胜算通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济民生领域渎职犯罪特点规律、发展趋势探析与应对1

第一节 经济民生领域渎职犯罪特点规律、发展趋势研判1

一、对渎职犯罪适格主体范围不断拓展现象的深度研究2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体范围拓展呈现出与时俱进性3

(二)国家尤其政府(委托型)监管权力所及即是反渎调查所指7

(三)渎职犯罪作案手法变化趋势倒逼侦查大逻辑和大格局做出重大调整18

(四)案件本身的复杂性令反渎侦查破案不能简单化32

二、对渎职类犯罪与贪污贿赂类犯罪及普通刑事犯罪相互交织趋势的应对与处理37

(一)对贪污贿赂类犯罪与渎职侵权类犯罪交织、共存情形的把握与处理39

(二)对渎职犯罪与普通刑事犯罪交织、关联情形的把握与处理45

(三)对行为人的同一行为涉及贪污贿赂类罪和渎职类罪情形的把握与处理49

(四)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涉嫌贪污贿赂类罪和渎职类罪情形的把握与处理52

第二节 经济民生领域渎职犯罪特点、趋势在侦查中的把握和运用58

一、强化初查,夯实侦查58

(一)公开与保密相结合,做细做强初查58

(二)初查活动要解决的问题和应实现的目的61

二、普遍推行“一案多查”,切实提升侦破能力和犯罪实刑率64

(一)依靠“一案双查”办法,切实提高反渎案件质量,解决实刑率低的问题65

(二)以普通刑事犯罪案件侦查为基础,重视发挥“一案多查”机制作用,三轮驱动73

第二章 经济民生领域具体渎职行为性质的甄别与确定75

第一节 对渎职类犯罪中所涉及的具有普遍意义行为的把握与处理75

一、对“国家行政管理职权”行为的辨识与把握75

(一)“四类人员”与国家机关及其在编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公务”范围与内容的区别较大76

(二)社会单位、组织内部行政管理与国家事务“行政管理权”在实质内容、根本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77

二、对渎职类犯罪中所涉及的“委托”的理解与把握77

(一)对渎职类犯罪中“委托”的准确理解与把握78

(二)正确理解“委托”应当注意的问题81

第二节 对经济民生领域具有典型意义渎职行为的把握与认定82

一、涉嫌渎职行为罪与非罪的底线把握82

(一)运用法定违纪、违法犯罪的实质区隔标准衡定罪错过失83

(二)不懂业务能否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免责理由97

二、经济民生领域渎职犯罪此罪与彼罪的甄别与确定98

(一)对具体行为貌似多类罪行交织情形的区分与处理98

(二)对兼具滥用职权与玩忽职守两大罪名情形的区分与处理116

三、经济民生领域特有渎职犯罪罪名的准确把握与认定128

(一)对国家机关工作(国有公司)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把握与理解128

(二)对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构成要件的理解与把握135

(三)对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主体的甄别与处理140

四、经济民生领域渎职犯罪疑难复杂问题的把握与处理141

(一)准确区分、认定及处理“一事不两罚”情形141

(二)新法条不断涌现背景下的“从旧兼从轻”原则的把握与运用144

(三)特定条件下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渎职犯罪的把握与处理147

(四)对监管部门(特定职责人员)向社会(人员)外包“执法权”行为性质的甄别与认定151

第三章 经济民生领域渎职犯罪疑难复杂问题举要与破解154

第一节 对渎职犯罪构成中主要潜在要求和条件的理解与把握154

一、是否“明知”事关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154

(一)主客观综合认定方法之释义155

(二)“明知”在区分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过程中的具体运用158

二、对“徇私舞弊”因素的理解与把握164

(一)对“徇私”之“私”的理解与把握165

(二)对徇私枉法罪中的“徇情”的理解与把握166

(三)对“舞弊”实质的理解与认定166

第二节 对经济民生领域渎职犯罪构成必备节点的把握与理解167

一、对涉嫌行为人“特定职责”的把握与处理167

(一)行为人是否明知自己特定职责即是否存在主观故意对渎职犯罪成立与否至关重要167

(二)甄别具体行为是国家行政管理事务或其他事务以确定“特定职责”之有无169

(三)职权职责存疑、主观故意与实际损失均不存在的情形下犯罪不成立171

(四)涉及特定职责行使具体涉嫌行为要与引发后果的确切行为相吻合173

(五)行使职责涉嫌行为的节点要与特定职责存续的时间段相对应175

(六)行为人存在多种特定职权职责的情形下要甄别确定其利用了何种职责176

(七)兼有监管和被监管双重身份人员涉嫌渎职行为的把握与处理185

二、经济民生领域疑难复杂刑法意义上因果关系的把握与处理187

(一)涉嫌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一般构成滥用职权罪188

(二)涉嫌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存在间接因果关系的一般构成玩忽职守罪191

(三)对因果链条(因外部因素介入)持续与中断状态所引发后续问题的甄别与处理193

(四)对实施特定职责过程中“监督过失性”行为所涉因果关系的把握与处理201

三、对经济民生领域涉嫌渎职行为危害后果的把握与难点破解203

(一)对渎职行为所造成经济损失的理解与把握205

(二)对认定渎职行为所造成经济损失的实战把握与操作210

(三)渎职行为所致经济损失所涉其他疑难复杂问题的处理213

四、经济民生领域渎职犯罪所涉疑难复杂问题的破解219

(一)涉嫌行为不符合特殊渎职罪名犯罪构成要件情形的处理219

(二)根据具体情况从有利于侦查破案出发灵活适用法条确定贪渎罪名221

(三)对领导和下级就同一涉嫌犯罪事实刑事责任承担的把握与处理226

(四)对不同部门、不同环节人员就同一涉嫌犯罪事实刑事责任承担的把握与处理233

(五)对行为人因不能“预见”而没有履职等主观缺失情形的把握与处理234

第四章 经济民生领域渎职犯罪侦查模式发展趋势前瞻与侦破方法探索236

第一节 发挥信息化办案机制在侦查破案中的实质作用236

一、信息化破案应成为改革创新举措和侦破能力提升之首选236

(一)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办案体系要走新路子,迈入新境界,成为办案主打237

(二)充分发挥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在反渎破案中的作用240

二、结合反渎案件特点,把“以事立案”制度落到实处246

(一)依靠“以事立案”机制把反渎侦查真正做成自主性、控制型侦查246

(二)“以事立案”在反渎侦破活动中的有效做法之举要247

第二节 查办经济民生领域典型案件的方法技巧250

一、查办为社会犯罪人员充当“保护伞”类渎职犯罪案件的做法250

(一)以“原案”为基础,密切追踪,掌控线索,主动出击,抓住关键250

(二)巧施对策快速突破,斗智斗勇深挖细查,智慧破案252

(三)理出线索,扎实初查,靠证据让犯罪嫌疑人“四面楚歌”、成为孤岛254

二、依据反渎案件和侦查特质,采取不同对策和办法,获取、固定客观证据以侦破犯罪255

(一)把握不同罪名特质,做好外围证据获取,强化对策运用256

(二)摸查扯线,查询锁证,明察暗访,施谋用计259

(三)抓住涉嫌关键节点或关键证据做文章,讲究侦查艺术,精雕细琢265

三、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职务犯罪侦查破案中的作用290

(一)运用“信息大数据”工作法开展精细化初查、系统化破案290

(二)运用卫星图片恢复历史原貌,打破“僵局”,查获贪渎犯罪2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