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剂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红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7986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8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药剂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药剂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概述3
一、药剂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3
目录3
第一部分 理论教学3
第一章 绪论3
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及分类4
二、药剂学常用术语4
四、药剂学的分支学科7
一、药剂学的发展8
第二节 药剂学的发展与任务8
二、药剂学的任务9
二、药典11
一、药品标准11
第三节 药典与药品标准11
一、GMP13
第四节 GMP GLP GCP GAP13
三、GCP14
二、GLP14
二、度量衡单位15
一、称量操作的意义15
四、GAP15
第五节 药剂工作中的称和量15
三、称重操作16
四、量取操作18
思考题19
一、概念20
第一节 调剂概述20
第二章 调剂与药学服务20
三、医师处方的内容21
二、处方的含义及种类21
四、医院处方制度24
五、处方药、非处方药及其他药25
一、调剂的概念与流程26
第二节 调剂业务26
二、调剂时注意事项27
三、中药调剂28
一、医院药学部(科)29
第三节 医院药房调剂工作29
四、药品单位剂量调配系统29
二、调剂室的工作制度31
三、调剂工作的组织设施32
四、医疗机构对药品的现行分级管理制度34
一、社会药房的概念与类型35
第四节 社会药房调剂工作35
四、GSP与社会药房的基本管理制度36
三、社会药房的经营原则与范围36
二、社会药房的性质与任务36
一、药学服务的概念37
第五节 药学服务37
五、药品销售服务与处方调配时的注意事项37
二、药学服务的特性38
三、药学服务的实施39
思考题40
四、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准则40
一、概述42
第一节 粉体学基础42
第三章 散剂与胶囊剂42
二、粒子大小43
三、比表面积45
四、粉体的流动性及影响因素46
五、吸湿性48
二、粉碎、筛分与混合的基本原理49
一、概述49
第二节 散剂49
三、散剂的制备工艺及影响因素52
四、质量控制54
五、举例55
一、概述56
第三节 胶囊剂56
二、空心胶囊与胶皮57
三、内容物的性质与质量58
四、胶囊剂的制备、工艺及影响因素59
五、胶囊剂质量控制与稳定性评价63
六、举例64
思考题65
一、表面现象简介66
第一节 概述66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66
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和分类67
二、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71
一、形成胶束71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71
四、表面活性剂的毒性74
三、昙点74
一、增溶剂75
第三节 表面活性剂在制剂中的应用75
五、表面活性剂的配伍75
二、润湿剂77
六、消毒剂和杀菌剂78
五、去污剂78
三、乳化剂78
四、起泡剂与消泡剂78
思考题79
一、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80
第一节 概述80
第五章 液体制剂80
二、液体制剂的分类81
三、液体制剂常用的分散媒82
四、液体制剂常用的附加剂84
一、概述87
第二节 溶液型液体制剂87
二、溶液剂92
三、芳香水剂93
五、糖浆剂95
四、醑剂95
六、甘油剂97
二、高分子溶液剂的性质98
一、概述98
第三节 高分子溶液剂98
四、高分子溶液的制备与举例99
三、高分子溶液在药剂学中的应用99
一、概述101
第四节 溶胶剂101
二、溶胶剂的构造和性质102
一、概述103
第五节 混悬剂103
三、溶胶剂的制备103
二、混悬剂的稳定性104
三、混悬剂的稳定剂107
四、混悬剂的制备与举例108
五、混悬剂的质量评价111
一、概述113
第六节 乳剂113
二、乳化剂114
三、乳剂的形成理论116
四、乳剂的制备118
五、乳剂的稳定性121
一、合剂123
第七节 按给药途径和应用方法分类的液体制剂123
六、乳剂的质量评定123
三、搽剂125
二、洗剂125
四、滴耳剂126
五、滴鼻剂127
六、含漱剂128
七、滴牙剂129
十、灌洗剂130
九、灌肠剂130
八、涂剂130
思考题131
二、液体制剂的贮存131
第八节 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131
一、液体制剂的包装131
二、浸出药剂的类型133
一、浸出药剂的含义与发展133
第六章 浸出药剂133
第一节 概述133
五、浸出溶剂与浸出辅助剂134
四、浸出药剂的质量要求134
三、浸出药剂的特点134
一、浸出过程135
第二节 浸出原理135
二、影响浸出的因素136
一、煎煮法138
第三节 浸出方法138
二、浸渍法139
三、渗漉法140
一、蒸馏141
第四节 浸出液的浓缩与干燥141
四、其他方法141
二、蒸发142
三、干燥143
一、汤剂145
第五节 常用浸出药剂145
二、中药合剂与口服液146
三、酒剂148
四、酊剂149
五、流浸膏剂与浸膏剂151
六、煎膏剂154
七、颗粒剂(冲剂)155
第六节 浸出药剂的质量控制157
三、严格控制浸出药剂的理化标准158
二、严格控制浸出药剂的制备方法158
一、严格控制药材的质量158
思考题160
四、卫生学标准160
一、片剂的种类161
第一节 概述161
第七章 片剂161
二、片剂的特点162
二、辅料的分类163
一、辅料的作用163
三、片剂的质量要求163
第二节 片剂的辅料163
一、湿法制粒压片168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168
三、直接压片法172
二、干法制粒压片172
四、中药片剂173
五、片剂制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克服的方法174
一、概述176
第四节 片剂的包衣176
二、包衣方法及设备177
三、包衣材料及包衣过程178
二、重量差异181
一、外观181
第五节 片剂的质量检查181
三、硬度与脆碎度182
五、含量均匀度183
四、崩解时限183
第六节 片剂的包装与贮藏184
七、卫生学检查184
六、溶出度184
二、片剂的贮藏185
一、片剂的包装185
二、复方阿司匹林片186
一、复方磺胺甲噁唑片186
第七节 片剂举例186
四、醋酸氢化可的松片187
三、罗通定片187
五、维生素B2片188
七、红霉素肠溶片189
六、银翘解毒片189
思考题190
一、概述192
第一节 中药丸剂192
第八章 丸剂与滴丸剂192
二、中药丸剂的赋形剂193
三、中药丸剂的制备194
四、质量检查与包装195
五、中药丸剂制备举例197
一、概述198
第二节 滴丸剂198
二、滴丸剂的制备199
三、滴丸剂处方举例200
四、滴丸剂的质量检查201
思考题202
一、概述203
第一节 软膏剂203
第九章 半固体制剂203
二、软膏基质及其选用204
三、软膏剂的制备及举例209
四、软膏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213
三、制备及举例214
二、制备眼膏的器具及包装材料等的灭菌214
第二节 眼膏剂214
一、概述214
二、水性凝胶基质215
一、概述215
第三节 凝胶剂215
三、水性凝胶剂的制备及举例216
二、制备与举例217
一、膏药的种类217
第四节 膏药217
思考题219
三、贴剂219
第五节 贴膏剂219
一、橡胶膏剂219
二、巴布膏剂219
一、栓剂的种类与形状221
第一节 概述221
第十章 栓剂221
三、栓剂的治疗特点222
二、栓剂的质量要求222
一、油溶性基质223
第二节 栓剂基质223
第三节 栓剂的制备224
二、水溶性基质224
三、置换价225
二、热熔法225
一、冷压法225
一、甘油栓226
第四节 栓剂制备举例226
四、阿司匹林栓227
三、克霉唑栓227
二、蛇黄栓227
二、包装贮藏228
一、质量检查228
第五节 栓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贮藏228
思考题229
一、概述230
第一节 膜剂230
第十一章 膜剂与涂膜剂230
二、膜剂的成膜材料231
三、膜剂的质量要求232
四、膜剂的制备233
五、膜剂的举例234
一、概述235
第二节 涂膜剂235
思考题236
二、制备与举例236
一、注射剂的含义与特点238
第一节 概述238
第十二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238
三、注射剂的给药途径239
二、注射剂的分类239
四、注射剂的质量要求240
三、污染热原的途径241
二、热原的性质241
第二节 热原241
一、热原的概念及组成241
五、热原的检查方法242
四、除去热原的方法242
第三节 灭菌法和无菌操作法243
一、物理灭菌法244
三、无菌操作法249
二、化学灭菌法249
四、空气净化技术250
第四节 注射剂的溶剂253
一、注射用水254
二、注射用油256
三、其他注射用溶剂256
一、抑菌剂257
第五节 注射剂的附加剂257
三、渗透压调节剂258
二、pH调整剂258
五、增溶剂与助溶剂261
四、抗氧剂、金属螯合剂与惰性气体261
第六节 注射剂的制备262
七、其他附加剂262
六、局部止痛剂262
一、注射剂车间的设计与生产管理263
二、注射剂的容器和处理方法265
三、注射剂的配制267
四、注射剂的滤过268
五、注射剂的灌封271
六、注射剂的灭菌和检漏273
七、注射剂的质量检查274
九、注射剂的处方举例275
八、注射剂的印字和包装275
第七节 中药注射剂276
三、提取与精制277
二、中药原料的选择与预处理277
一、中药注射剂的特点277
六、质量检查278
五、滤过、灌封、灭菌278
四、中药注射剂的配制278
一、概述279
第八节 静脉滴注用注射剂279
七、举例279
二、输液剂的制备280
三、输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83
四、输液举例285
五、营养输液287
六、血浆代用液290
一、概述291
第九节 注射用无菌粉末291
二、注射用冷冻干燥制品292
三、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293
一、概述294
第十节 滴眼剂294
四、举例294
三、眼用药物吸收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295
二、滴眼剂的质量要求295
四、滴眼剂的附加剂296
五、滴眼剂的制备299
七、滴眼剂的举例300
六、滴眼剂的合理包装300
思考题302
一、气雾剂的含义与发展303
第一节 气雾剂的概述303
第十三章 气雾剂、粉雾剂与喷雾剂303
三、气雾剂的分类304
二、气雾剂的特点304
四、气雾剂的组成305
一、气雾剂的制备工艺309
第二节 气雾剂的制备309
二、气雾剂的制备与举例310
一、粉雾剂311
第三节 粉雾剂与喷雾剂311
思考题312
二、喷雾剂312
一、缓释与控释制剂的含义与发展313
第一节 概述313
第十四章 缓释与控释制剂313
二、缓释与控释制剂的特点314
一、延缓药物作用的途径和方法315
第二节 缓释制剂315
一、控释制剂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318
第三节 控释制剂318
二、缓释制剂的组成与设计原理318
二、控速释药体系的结构320
三、控速释药体系的类型321
一、体外释放度试验325
第四节 缓释与控释制剂的体内、体外评价325
二、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326
思考题327
三、体内外相关性327
一、经皮吸收制剂328
第一节 新剂型介绍328
第十五章 药物新剂型与药物制剂新技术328
二、靶向制剂333
三、生物技术药物制剂337
一、包合技术341
第二节 药物制剂新技术341
二、固体分散技术343
三、微型包囊技术345
思考题349
二、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研究范围350
一、研究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意义350
第十六章 药物制剂稳定性350
第一节 概述350
一、水解351
第二节 药物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的途径351
三、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351
二、氧化352
四、固体制剂化学稳定性的特点353
三、其他反应353
一、处方因素354
第三节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354
二、外界因素355
一、增加药物制剂化学稳定性的方法356
第四节 增加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方法356
二、增加药物制剂物理稳定性的方法358
第五节 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方法359
三、增加药物制剂生物学稳定性的方法359
一、影响因素试验360
四、稳定性重点考查项目361
三、长期试验361
二、加速试验361
六、经典恒温法363
五、有效期统计分析363
思考题364
一、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365
第一节 概述365
第十七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365
二、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366
二、液体剂型中药物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367
一、固体剂型中药物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367
第二节 物理和化学性配伍变化367
一、影响药物吸收过程的配伍变化372
第三节 药物的相互作用372
三、影响药物代谢过程的配伍变化374
二、影响药物分布过程的配伍变化374
五、影响药物在受体上的作用的配伍变化376
四、影响药物排泄过程的配伍变化376
一、药动学方面的配伍变化377
第四节 中西药间的相互作用377
二、处理方法378
一、处理原则378
二、药效学方面的配伍变化378
第五节 配伍变化的处理原则与方法378
一、可见性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379
第六节 配伍变化的研究方法379
二、测定变化点的pH380
思考题381
五、药理学和药效学实验及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测定381
三、稳定性实验381
四、紫外光谱、薄层层析、气相层析等法的应用381
一、基本概念383
第一节 生物药剂学概述383
第十八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383
一、生物膜的基本结构与性质384
第二节 药物的吸收机制384
二、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84
二、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385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386
一、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386
第三节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物因素386
第四节 药物剂型因素对吸收的影响387
一、药物的理化性质对吸收的影响388
二、药物的晶型对吸收的影响390
三、药物的剂型与给药途径对吸收的影响391
四、制剂处方和生产工艺对吸收的影响393
一、药物的分布395
第五节 药物的分布、代谢、排泄395
二、药物的代谢396
三、药物的排泄397
一、概述398
第六节 药物动力学基本概念398
二、药物在体内转运的房室模型399
三、药物在体内的速率过程400
四、药物的生物半衰期401
六、表观分布容积402
五、消除速度常数402
七、药峰时间和药峰浓度403
九、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404
八、稳态血药浓度404
二、生物利用度的意义405
一、生物利用度的定义405
第七节 生物利用度405
三、生物利用度的计算方法406
思考题408
实验须知411
药剂学实践目标411
第二部分 实践教学411
药剂学实践指导概要411
三、实验内容413
二、实验用品413
第一章 绪论实验413
实验一 学习查阅中国药典的方法(2学时)413
一、实验目标413
二、实验指导414
一、实验目的414
实验二 称量操作练习(2学时)414
三、实验内容415
三、参观内容与方式417
二、参观要求417
第二章 调剂实验417
实验三 参观医院药房(2学时)417
一、参观目的417
三、参观内容与方式420
二、参观要求420
实验四 参观社会药房(2学时)420
一、参观目的420
三、实验材料422
二、实验指导422
第三章 散剂与胶囊剂实验422
实验五 散剂与胶囊剂的制备(4学时)422
一、实验目的422
四、实验内容423
二、实验指导426
一、实验目的426
第五章 液体药剂实验426
实验六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2学时)426
四、实验内容427
三、实验材料427
一、实验目的429
实验七 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2学时)429
四、实验内容430
三、实验材料430
二、实验指导430
一、实验目的432
实验八 混悬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4学时)432
三、实验材料433
二、实验指导433
四、实验内容434
二、实验指导436
一、实验目的436
实验九 乳剂的制备(2学时)436
四、实验内容437
三、实验材料437
一、实验目的438
实验十 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的液体制剂的制备(2学时)438
四、实验内容439
三、实验材料439
二、实验指导439
三、实验材料442
二、实验指导442
第六章 浸出药剂实验442
实验十一 汤剂、酊剂、流浸膏剂的制备(4学时)442
一、实验目的442
四、实验内容443
二、实验指导444
一、实验目的444
实验十二 颗粒剂(冲剂)的制备(4学时)444
四、实验内容445
三、实验药品与器材445
二、实验指导446
一、实验目的446
第七章 片剂实验446
实验十三 湿法制粒压片(4学时)446
四、实验内容447
三、实验材料447
二、实验指导448
一、实验目的448
实验十四 片剂的质量检查(2学时)448
四、实验内容449
三、实验材料449
三、参观要求451
二、参观内容451
实验十五 参观药厂片剂车间(2学时)451
一、参观目的451
二、实验指导453
一、实验目的453
第八章 丸剂实验453
实验十六 滴丸剂实验(4学时)453
四、实验内容454
三、实验材料454
二、实验指导455
一、实验目的455
第九章 软膏剂和硬膏剂实验455
实验十七 软膏剂的制备(4学时)455
四、实验内容456
三、实验材料456
二、实验指导459
一、实验目的459
第十章 栓剂实验459
实验十八 栓剂的制备(4学时)459
四、实验内容460
三、实验材料460
二、实验指导462
一、实验目的462
第十一章 膜剂与涂膜剂实验462
实验十九 膜剂的制备(4学时)462
四、实验内容463
三、实验材料463
二、实验指导464
一、实验目的464
第十二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实验464
实验二十 热原检查(4学时)464
四、实验内容465
三、实验材料465
二、实验指导468
一、实验目的468
实验二十一 安瓿剂的制备(4学时)468
四、实验内容469
三、实验材料469
一、参观目的470
实验二十二 参观药厂注射剂车间(4学时)470
二、实验指导471
一、实验目的471
二、参观内容471
实验二十三 滴眼剂的制备(4学时)471
四、实验内容472
三、实验材料472
二、实验指导474
一、实验目的474
第十六章 药物制剂稳定性实验474
实验二十四 维生素C注射液稳定性实验(4学时)474
四、实验内容475
三、实验材料475
三、实验材料478
二、实验指导478
第十七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实验478
实验二十五 液体型药剂物理、化学配伍变化的观察(2学时)478
一、实验目的478
四、实验内容479
四、实验内容480
三、实验材料480
实验二十六 注射剂可见变化点pH的测定(2学时)480
一、实验目的480
二、实验指导480
三、仪器与材料482
二、实验原理482
第十八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482
实验二十七 维生素B2片剂相对生物利用度的测定(4学时)482
一、实验目的482
四、实验内容483
五、实验结果484
学时分配方案表486
参考文献487
热门推荐
- 2708655.html
- 2530517.html
- 950764.html
- 3046067.html
- 3767810.html
- 678661.html
- 2914396.html
- 684842.html
- 3341291.html
- 29662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2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94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8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90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3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3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70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83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5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