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
  • 卞毓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3484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74页
  • 主题词:审计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

一、审计产生的原因1

二、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4

四、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6

第二节 审计学的理论结构6

一、审计的定义及分类6

二、审计学理论结构8

第三节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10

一、审计的职能10

二、审计的作用11

本章小结13

复习思考题14

第二章 审计监督体系及审计规范15

第一节 审计监督体系15

一、审计监督体系的构成15

二、审计监督体系内各组织的关系15

第二节 政府审计组织与政府审计规范17

一、政府审计组织及职责权限17

二、政府审计规范19

第三节 内部审计组织及内部审计规范21

一、内部审计组织及特征21

二、内部审计规范23

第四节 民间审计组织及职业道德规范24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类型24

二、注册会计师协会25

三、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25

四、注册会计师考试与注册26

五、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27

第五节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29

一、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29

二、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31

三、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35

第六节 审计主体的法律责任43

一、政府审计组织及其人员的法律责任43

二、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44

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防范46

本章小结49

复习思考题49

第三章 审计过程和审计技术方法50

第一节 审计目标50

一、政府审计的目标及内部审计目标50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50

三、认定51

四、具体审计目标52

第二节 审计过程55

一、接受业务委托55

二、计划审计工作56

三、实施风险评估56

四、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56

五、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57

第三节 审计技术方法57

一、审计方法体系57

二、实质性审计方法59

三、审计抽样60

本章小结63

复习思考题64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65

第一节 审计证据65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65

二、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66

三、获取审计证据的总体程序68

四、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审计程序68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70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编制目的70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70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71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74

本章小结77

复习思考题77

第五章 审计计划78

第一节 审计计划概述78

一、审计计划的内容78

二、审计计划的编制步骤78

三、审计计划的指导、监督、复核及其修订更改106

四、与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107

第二节 重要性107

一、重要性的定义107

二、对重要性定义的理解107

三、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108

四、两个层次的重要性水平109

五、如何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110

六、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111

七、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112

八、评价错报的影响113

第三节 审计风险115

一、审计风险及审计风险模型115

二、重大错报风险115

三、检查风险116

本章小结118

复习思考题119

第六章 风险评估120

第一节 风险评估程序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120

一、风险评估的总体要求和风险评估程序120

二、项目组内部的讨论123

第二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24

一、行业状况、法律环境、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124

二、被审计单位的性质126

三、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127

四、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129

五、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131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132

一、内部控制概念及其发展过程133

二、内部控制要素134

三、在整体层面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评估139

四、在业务流程层面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解140

第四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43

一、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143

二、可能表明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事项和情况144

三、识别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145

四、控制环境对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145

五、控制对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145

六、判断财务报表的可审性147

七、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147

八、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148

九、对风险评估的修正149

第五节 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149

一、就内控重大缺陷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149

二、就重大错报风险的控制与治理层的沟通150

第六节 审计工作记录150

一、记录内容150

二、记录方式150

本章小结154

复习思考题155

第七章 风险应对156

第一节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156

一、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156

二、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方法及举例157

三、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159

第二节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159

一、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含义159

二、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考虑的因素159

三、进一步程序的性质160

四、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161

五、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161

第三节 控制测试162

一、控制测试的含义162

二、控制测试的要求163

三、控制测试的性质163

四、控制测试的时间166

五、控制测试的范围167

第四节 实质性程序168

一、实质性程序的含义168

二、实施实质性程序的总体要求169

三、针对特别风险实施的实质性程序169

四、实质性程序的性质170

五、实质性程序的时间171

六、实质性程序的范围172

本章小结176

复习思考题177

第八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178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及其凭证记录178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主要业务活动178

二、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凭证记录179

三、销售与收款循环主要业务活动和主要凭证对应表179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180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主要内部控制180

二、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183

三、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83

四、控制测试185

五、进一步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188

第三节 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188

一、主营业务收入实质性测试程序188

二、其他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192

第四节 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192

一、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193

二、其他应收款的实质性程序201

第五节 其他相关账户的实质性测试204

一、应收票据的实质性测试程序204

二、应交税费的实质性测试程序206

三、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审计程序212

四、销售费用审计程序213

本章小结216

复习思考题216

第九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218

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和凭证记录218

一、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218

二、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218

三、采购与付款循环主要业务活动与凭证记录对应表218

第二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219

一、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219

二、了解和描述采购付款循环的关键控制221

三、评估采购付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222

四、控制测试224

五、进一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26

第三节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测试226

一、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226

二、了解和描述固定资产循环的关键控制229

三、初步评估固定资产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229

四、控制测试229

五、进一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30

第四节 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230

第五节 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实质性测试程序234

第六节 其他相关账户的实质性测试程序240

一、预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240

二、工程物资的审计242

三、在建工程的实质性测试程序243

四、固定资产清理的实质性测试程序245

五、应付票据实质性程序246

本章小结249

复习思考题250

第十章 生产及存货循环审计251

第一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及凭证记录251

一、生产与存货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251

二、生产与存货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记录251

三、生产与存货循环业务活动和凭证记录对照表251

第二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252

一、生产与存货循环关键内部控制252

二、了解和描述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关键控制254

三、初步评估生产与存货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254

四、实施控制测试255

五、进一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58

第三节 存货的实质性程序258

一、存货监盘258

二、存货的审计程序269

第四节 营业成本的实质性测试282

一、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程序282

二、其他业务成本的审计程序283

本章小结286

复习思考题287

第十一章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审计288

第一节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及其凭证记录288

一、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288

二、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记录289

三、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业务活动和凭证记录对照表289

第二节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289

一、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内部控制289

二、了解和描述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控制291

三、初步评估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292

四、实施控制测试292

五、进一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95

第三节 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测试295

本章小结301

复习思考题302

第十二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303

第一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及其凭证记录303

一、筹资与投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303

二、筹资与投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记录304

三、筹资与投资循环业务活动和凭证记录对照表305

第二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06

一、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306

二、了解和描述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308

三、初步评估筹资与投资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308

四、实施控制测试309

五、进一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12

第三节 借款的实质性测试312

一、短期借款审计程序312

二、长期借款审计程序313

三、财务费用审计程序315

第四节 所有者权益的实质性测试317

一、实收资本的审计317

二、资本公积审计程序319

三、盈余公积审计程序321

四、未分配利润审计程序322

第五节 投资的实质性测试324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审计程序324

二、长期股权投资审计程序328

三、投资收益审计程序330

本章小结332

复习思考题333

第十三章 货币资金审计334

第一节 货币资金的主要业务活动及凭证记录334

一、货币资金的主要业务活动334

二、货币资金涉及的凭证和会计记录334

三、货币资金主要业务活动和主要凭证对应表335

第二节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35

一、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335

二、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337

三、初步评估货币资金的重大错报风险338

四、测试货币资金内部控制338

五、进一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39

第三节 货币资金的实质性测试339

一、库存现金审计程序339

二、银行存款审计程序341

三、其他货币资金审计347

本章小结349

复习思考题350

第十四章 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351

第一节 完成审计工作351

一、审计完成阶段的工作351

二、汇总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差异351

三、与被审计单位召开总结会,就必要事项进行沟通354

四、编制正式的试算平衡表354

五、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评价财务报表总体合理性356

六、编制专业意见分歧解决表和重大事项概要357

七、评价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并草拟审计报告359

八、项目经理复核工作底稿360

九、项目负责合伙人复核361

十、项目质量控制复核361

十一、管理层声明书362

十二、撰写审计工作总结364

十三、审计工作完成情况核对表364

十四、完成业务复核核对表366

十五、考虑持续经营假设366

十六、关注或有事项370

十七、关注期后事项372

第二节 审计报告375

一、审计报告概述375

二、审计报告的类型和基本内容376

三、非标准审计报告379

本章小结386

复习思考题386

第十五章 特殊审计领域387

第一节 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387

一、特殊目的审计业务的含义387

二、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的总体要求387

三、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的审计报告的要素387

四、对按照特殊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388

五、对财务报表组成部分出具的审计报告390

六、对合同的遵守情况出具的审计报告392

七、对简要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393

第二节 验资395

一、验资含义及种类395

二、验资的法律责任396

三、业务约定书396

四、验资计划、验资程序与记录403

五、验资报告412

本章小结418

复习思考题419

第十六章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420

第一节 舞弊的特征420

一、错误与舞弊420

二、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两类舞弊行为420

第二节 治理层、管理层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421

一、治理层、管理层的责任421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421

三、影响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的因素422

第三节 风险评估程序422

一、舞弊风险评估的总体要求422

二、询问422

三、考虑舞弊风险因素422

四、考虑异常关系或偏离预期的关系427

五、考虑其他信息427

第四节 识别和评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427

一、总体要求427

二、评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时的考虑因素427

第五节 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428

一、总体要求428

二、总体应对措施428

三、针对舞弊导致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429

四、针对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实施的程序433

第六节 评价审计证据434

一、评价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是否仍然适当434

二、发现某项错报后的处理方法436

三、考虑对审计报告的影响436

第七节 与管理层、治理层和监管机构的沟通437

一、获取管理层声明437

二、与管理层的沟通437

三、与治理层的沟通437

四、征询法律意见以及与监管机构的沟通438

本章小结438

复习思考题439

第十七章 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440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阅业务440

一、财务报表审阅的目标440

二、财务报表审阅范围440

三、财务报表保证程度440

四、审阅业务约定书441

五、确定审阅程序441

六、审阅报告的要素442

七、审阅结论的类型442

第二节 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445

一、预测性财务信息的重要概念446

二、获取的证据446

三、保证程度446

四、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的步骤447

五、了解被审核单位情况447

六、执行审核程序448

七、审核报告449

本章小结452

复习思考题452

第十八章 相关服务业务453

第一节 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453

一、执行商定程序的目标453

二、执行商定程序业务的程序453

三、执行商定程序的报告454

第二节 代编财务信息455

一、代编业务的目标455

二、代编业务程序456

三、代编业务报告456

本章小结458

复习思考题458

参考文献4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