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科疾病的心理治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内科疾病的心理治疗
  • 李殊响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4225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5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575页
  • 主题词:内科-疾病-精神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科疾病的心理治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导论3

第一章 内科疾病也需要心理治疗3

一、从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心身医学的兴起谈起3

二、不良情绪与内科疾病密切相关5

三、素质、人格关联大内科病10

四、行为影响免疫力15

五、内科疾病可产生神经、精神症状18

六、内科临床中常有查无实据的躯体症状与躯体形式障碍20

七、心理治疗可以端正内科患者对疾病的态度,有利于病情好转以至痊愈23

八、心理治疗可以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内科病患者的遵医率23

九、心理治疗强化自我调节系统,提高情商,可调动内科病患者的抗病潜能24

十、心理治疗是非药物治疗内科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康复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5

十一、心理疗法治疗内科疾病符合循证医学原则与临床经济学决策原则26

十二、对于内科心身病,心理治疗具有独特疗效28

十三、蓬勃兴起的会诊-联络精神病学证实了心理治疗内科病的重要性与必要性30

第二章 新医学模式下的内科疾病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刍议32

第一节 新医学模式下的内科疾病诊断方法32

一、躯体的诊断33

二、精神的检查与诊察33

三、系统客观的实验室检查及必要的特殊检查41

四、进行心理测验性诊断41

五、心理生理学检查46

六、初步诊断与验证诊断48

第二节 新医学模式下的病历书写刍议49

一、门诊病历书写格式50

二、住院病历书写格式50

第二篇 总论55

第一章 现代心理疗法55

一、简易精神疗法55

二、行为疗法56

三、自我训练法与渐进性放松疗法59

四、认知疗法62

五、辩证行为疗法64

六、存在-人本主义疗法66

七、森田疗法与内观疗法68

八、瑜伽疗法与超觉静思法70

九、艺术疗法(音乐、绘画、雕塑等)70

十、催眠疗法93

十一、行为调节药物与安慰剂的应用95

十二、信念疗法97

十三、关爱疗法99

十四、集体心理疗法与家庭治疗100

十五、愉悦疗法102

十六、运动疗法103

十七、精神分析疗法105

十八、积极心理疗法107

第二章 中医心理疗法109

一、中医疏导疗法——心理疏泄法109

二、中医暗示疗法110

三、中医行为疗法111

四、中医松弛疗法——默坐澄心法112

五、中医娱乐疗法113

六、中医圆梦疗法121

七、中医情志相胜疗法122

八、中医易地疗法123

九、中医自然疗法123

十、中医解除心因疗法125

十一、气功吐纳疗法125

十二、激情刺激法126

十三、点穴催眠术疗法127

十四、调欲疗法127

第三篇 各论133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心理疗法133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34

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与阻塞性肺气肿135

一、发作期心理疗法136

二、缓解期心理疗法(包括行为疗法)136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137

第四节 过度换气综合征145

第五节 肺结核148

第六节 肺炎151

第七节 肺脓肿152

第八节 肺性脑病(肺脑综合征)153

第九节 原发性支气管癌154

第十节 结核性胸膜炎156

第十一节 呼吸衰竭156

第二章 循环系统疾病的心理疗法159

第一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62

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172

第三节 原发性低血压183

第四节 心律失常184

第五节 心血管神经症187

第六节 原发性高动力循环189

第七节 β-受体高敏症190

第八节 白大衣综合征191

第九节 风湿性心瓣膜病192

第十节 先天性心脏病193

第十一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194

第十二节 心肌病194

第十三节 病毒性心肌炎195

第十四节 心包炎195

第十五节 心力衰竭196

第十六节 心脏性猝死197

第十七节 雷诺病198

第十八节 梅毒性心血管病200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心理疗法203

第一节 反流性食管炎204

第二节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205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205

第四节 胃炎211

一、急性胃炎212

二、慢性胃炎213

第五节 胃黏膜脱垂症214

第六节 溃疡性结肠炎215

第七节 胃肠道动力性疾病218

第八节 消化道恶性肿瘤225

第九节 肝硬化228

第十节 肝性脑病229

第十一节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230

第十二节 慢性胰腺炎230

第十三节 胆石症与胆囊炎232

第十四节 应激性溃疡233

第十五节 克罗恩病235

第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的心理治疗237

第一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237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239

第三节 慢性肾盂肾炎240

第四节 慢性肾衰竭242

第五节 排尿性晕厥243

第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心理治疗245

第一节 贫血245

第二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47

第三节 白血病248

第四节 淋巴瘤249

第五节 多发性骨髓瘤250

第六节 出血性疾病251

一、特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1

二、过敏性紫癜251

第七节 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252

第六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心理治疗253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54

第二节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57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57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258

第五节 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259

第六节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260

第七节 尿崩症261

第八节 更年期综合征262

第九节 垂体性侏儒症264

第十节 肢端肥大症265

第十一节 嗜铬细胞瘤266

第十二节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267

第十三节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268

第七章 代谢疾病的心理治疗269

第一节 糖尿病270

第二节 低血糖症274

第三节 肥胖症276

第四节 痛风280

第五节 高脂蛋白血症282

第六节 黄色瘤283

第七节 血色病284

第八节 淀粉样变性286

第九节 维生素缺乏症287

一、维生素A缺乏病287

二、脚气病287

三、糙皮病288

第十节 微量元素缺乏症与中毒症290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的心理治疗293

第一节 类风湿关节炎296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299

第三节 血管炎301

一、大动脉炎301

二、白塞病302

第四节 系统性硬化病303

第九章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305

第一节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06

第二节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07

第三节 镇静催眠药中毒308

第四节 酒精中毒310

第五节 精神活性物质中毒312

第六节 晕动病315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心理治疗317

第一节 偏头痛318

第二节 紧张性头痛320

第三节 三叉神经痛322

第四节 面神经炎324

第五节 臂丛神经痛325

第六节 梅尼埃病326

第七节 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327

第八节 脑血管疾病327

第九节 癫痫331

第十节 锥体外系疾病333

一、小舞蹈病333

二、痉挛性斜颈334

三、帕金森病335

第十一节 阿尔茨海默病336

第十二节 重症肌无力338

第十三节 纤维肌痛症339

第十四节 神经功能性低热339

第十五节 周期性瘫痪340

第十六节 肝豆状核变性341

第十一章 精神障碍的心理治疗344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345

第二节 神经症347

一、焦虑症348

二、抑郁症350

三、神经衰弱353

四、癔症357

五、强迫症359

六、恐怖症362

七、疑病症363

第三节 心境障碍365

第四节 进食障碍与睡眠障碍367

一、进食障碍368

二、睡眠障碍369

第五节 性功能障碍与性心理障碍372

一、性功能障碍372

二、性心理障碍380

第六节 人格障碍391

第七节 自杀行为397

第十二章 传染病的心理治疗404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405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407

第三节 伤寒409

第四节 流行性出血热411

第五节 性传播疾病413

一、艾滋病414

二、梅毒417

三、淋病419

第六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20

第七节 人禽流感422

第十三章 遗传病的心理治疗426

第一节 马方综合征429

第二节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430

第三节 血友病431

第四节 先天性血卟啉病432

第五节 范科尼综合征434

第六节 苯丙酮尿症434

第七节 强直性脊柱炎435

第八节 亨廷顿舞蹈病436

第九节 白化病437

第十四章 老年病的心理治疗439

第一节 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441

第二节 老年高血压442

第三节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46

第四节 老年脂肪肝449

第五节 高脂血症452

第六节 慢性缺血性肾病453

第七节 骨质疏松症453

第八节 骨性关节炎456

第九节 老年期痴呆457

第十节 老年人跌倒459

第十一节 老年睡眠障碍462

第十二节 老年脑卒中463

第十三节 老年空巢综合征467

第十五章 内科临床综合征的心理治疗470

第一节 呼吸系统综合征470

一、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70

二、咳嗽-晕厥综合征471

三、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综合征(PIE综合征)472

四、肺泡换气低下-肥胖综合征474

五、肺出血-肾炎综合征475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综合征476

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76

二、二尖瓣脱垂综合征(MVP)477

三、长Q-T间期综合征477

四、直背综合征478

五、颈动脉窦综合征479

六、小心脏综合征480

七、下肢不宁综合征481

八、Gower综合征481

九、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与心肌梗死前综合征482

十、心脏综合征482

十一、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486

十二、早期复极综合征487

十三、Brugada综合征488

第三节 消化系统综合征489

一、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489

二、肝炎后综合征490

三、脾曲综合征492

四、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493

五、倾倒综合征494

六、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495

七、Zieve综合征495

第四节 泌尿系统综合征496

一、肝肾综合征496

二、滥用止痛药综合征497

三、尿道综合征498

第五节 血液系统综合征499

一、班替综合征499

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500

第六节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综合征500

一、多内分泌腺功能低下综合征500

二、经前期紧张综合征(PMS)501

三、盆腔充血综合征502

四、代谢综合征503

第七节 免疫系统综合征504

一、Wissler-Fanconi综合征504

二、CRST综合征505

三、Felty综合征505

四、Reiter综合征506

五、Poncet综合征506

六、自体红细胞过敏综合征507

第八节 神经系统综合征508

一、Costen综合征508

二、鳄泪综合征509

三、Barre-Lieou综合征510

四、Horton综合征510

五、Sluder综合征511

六、Lambert-Eaton综合征512

七、Moore综合征513

第九节 精神障碍综合征514

一、遗忘综合征514

二、轻度认知损伤综合征514

三、Munchhausen综合征515

四、Kleine-Levin综合征516

五、边缘综合征517

六、Koro综合征518

第十节 其他内科综合征520

一、不定陈诉综合征520

二、精疲力竭综合征522

三、胸痛综合征524

参考文献528

附录531

附录1 典型病例531

附录2 常用心理测量表538

附录3 生物反馈治疗记录单548

附录4 内科疾病心理治疗门诊病历5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