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锅炉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之光,范柏樟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800639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1042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10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业锅炉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概述1
§1-1锅炉的定义与分类1
§1-2工业锅炉规格与型号2
§1-8锅炉的工作过程与基本构成6
第二章 水蒸气及其热力性质8
§2-1基本概念8
§2-2水和蒸汽的热力性质表9
§2-3水和蒸汽的其他物理性质12
§2-4锅炉中汽、水参数对吸热量的影响15
第三章 燃料16
§3-1工业锅炉用燃料16
§3-2燃料的元素成分16
§3-3煤的工业分析成分17
§3-4燃料的发热值17
§3-5折算成分19
§3-6煤的分类19
§3-7工业锅炉设计用煤21
§3-8灰的成分与灰熔点23
§3-9煤和灰的比热23
§3-10液体燃料24
§3-11气体燃料27
第四章 空气与烟气28
§4-1空气28
§4-2燃烧反应29
§4-3理论空气量31
§4-4过量空气系数与漏风系数32
§4-5燃烧产物33
§4-6代表性煤种的空气与烟气的体积和焓值40
第五章 锅炉内的物质平衡与热量平衡43
§5-1煤灰风烟物质平衡43
§5-2工质侧物质平衡44
§5-3燃料侧热量平衡45
§5-4工质侧热量平衡46
§5-5锅炉的热损失47
§5-6锅炉的效率49
§4-1传热基本方程式50
§5-7燃料消耗量53
§5-8受热面热量平衡54
主要参考文献56
第二篇 锅炉结构57
第一章 工业锅炉类型57
§1-1卧式锅壳锅炉57
§1-2立式锅壳锅炉61
§1-3卧式水火管锅炉67
§1-4横锅筒水管锅炉73
§1-5纵锅筒水管锅炉81
§1-6烟道式余热锅炉89
第二章 受热面及受压元件97
§2-1锅炉受热面的类型97
§2-2受热面的配置105
§2-3受压元件109
主要参考文献111
112
第一章 火床炉112
§1-1煤粒的燃烧112
第三篇 燃烧设备112
§1-2火床燃烧114
§1-3手烧炉118
§1-4链条炉122
§1-5往复炉排炉136
§1-6抛煤机炉144
§1-7振动炉排炉148
§1-8下饲式炉151
§2-1煤粉炉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154
第二章 煤粉炉154
§2-2煤粉的一般性质155
§2-3磨煤机157
§2-4制粉系统160
§2-5煤粉气流的燃烧163
§2-6煤粉炉炉膛165
§2-7煤粉燃烧器167
§2-8旋流式煤粉燃烧器169
§2-9直流式煤粉燃烧器171
第三章 沸腾炉174
§3-1沸腾炉的工作原理174
§3-2炉膛结构178
§3-3布风装置182
§3-4沸腾炉炉膛的热力特性185
§4-1油的燃烧190
第四章 燃油炉190
§4-2油喷嘴192
§4-3调风器204
主要参考文献209
第四篇 锅炉热力计算210
第一章 火床炉炉内传热计算210
§1-1炉膛几何特性210
§1-2炉内热量平衡214
§1-3炉内火焰黑度215
§1-4炉膛系统黑度218
§1-5炉内传热计算219
§1-6燃尽室传热计算222
第二章 火室炉炉内传热计算225
§2-1炉膛几何特性225
§2-2炉内热量平衡228
§2-3炉内火焰黑度228
§2-4炉膛黑度230
§2-5炉内传热计算232
第三章 沸腾炉炉内传热计算236
§3-1炉膛几何特性236
§3-2沸腾层的烟气侧热平衡239
§3-3沸腾速度241
§3-4沸腾层内埋管传热系数243
§3-5悬浮室的传热计算247
第四章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250
§4-2传热系数253
§4-3对流换热系数256
§4-4辐射换热系数270
§4-5平均温压272
§4-6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方法279
主要参考文献281
§1-1概述282
第五篇 锅炉的通风与烟气除尘282
第一章 锅炉的通风计算282
§1-2锅炉烟风阻力计算原理283
§1-3锅炉烟气通道的阻力计算316
§1-4锅炉空气通道的阻力计算325
§1-5锅炉送、引风机的选择328
§1-6自然通风烟囱的计算331
第二章 锅炉的烟气除尘335
§2-1概述335
§2-2除尘装置的选用339
§2-3重力沉降与惯性分离器343
§2-4旋风除尘器350
§2-5洗涤式除尘器382
§2-6小型静电除尘器387
§2-7袋式过滤除尘器391
主要参考文献393
第六篇 水动力计算及蒸汽净化394
第一章 自然循环锅炉的水动力学394
§1-1流动特性参数394
§1-2自然循环水动力计算原理397
§1-3流动压降的计算400
§1-4自然循环锅炉的水动力计算415
§1-5循环故障及循环可靠性的校验427
§1-6循环回路的设计与布置438
第二章 工业锅炉蒸汽的净化440
§2-1饱和蒸汽的质量标准440
§2-2影响蒸汽品质的因素和锅内装置的任务441
§2-3一次分离设备的设计与结构442
§2-4二次分离设备的设计与结构451
§2-5锅筒内部的其它设备462
§2-6常用的几种锅内设备的组合方案468
§2-7工业锅炉蒸汽空间容积负荷470
主要参考文献471
第七篇 热水锅炉474
第一章 热水锅炉结构与特点474
§1-1概述474
§1-2热水锅炉炉型475
§1-3热水锅炉设计特点488
第二章 热水供暖系统493
§2-1回水加热系统493
§2-2热水锅炉供热系统494
§2-3高温水系统定压方法497
§2-4热水锅炉房原则系统499
§2-5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501
第三章 热水锅炉水动力计算504
§3-1强制循环热水锅炉水动力计算504
§3-2自然循环热水锅炉水循环计算512
§3-3受热面的温度工况525
第四章 锅炉附件及辅属设备527
§4-1仪表527
§4-2辅属设备528
§4-3水质标准531
主要参考文献531
§1-1水中杂质和锅炉水532
第一章 水中杂质和水质指标532
第八篇 水质监督及水处理532
§1-2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533
第二章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537
§2-1锅壳型锅炉538
§2-2水管锅炉和水火管组合锅炉538
§2-3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540
§2-4热水锅炉540
§2-5余热锅炉541
第三章 锅炉结垢及其清除541
§3-1水垢的形成和种类541
§3-2水垢的清除543
§4-1混凝处理547
第四章 水的预处理547
§4-2沉淀、澄清与过滤549
§4-3沉淀软化551
第五章 水的离子交换处理558
§5-1离子交换剂558
§5-2阳离子交换软化法565
§5-3阳离子交换和阴、阳离子交换除碱和除盐573
第六章 固定床离子交换设备575
§6-1离子交换器的结构577
§6-2离子交换器的再生系统581
§6-3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的运行583
§6-4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的运行590
§6-5离子交换器的选型计算594
§6-6浮动床离子交换器597
第七章 移动床和流动床603
§7-1概述603
§7-2移动床603
§7-3流动床606
第八章 炉内水处理612
§8-1炉内加碱处理612
§8-2炉内磷酸盐处理616
§8-3综合防垢剂处理619
§8-4有机软水剂622
第九章 锅内腐蚀及其防止624
§9-1概述624
§9-2锅炉运行中的金属腐蚀626
§9-3锅炉停用期间的腐蚀和停炉保护方法631
第十章 锅炉给水除氧635
§10-1热力除氧635
§10-2解吸除氧639
§10-3化学除氧641
主要参考文献644
§1-1锅炉炉墙的作用及其性能要求645
第九篇 锅炉炉墙和锅炉构架645
第一章 锅炉炉墙645
§1-2锅炉炉墙结构646
§1-3锅炉炉墙结构实例650
§1-4锅炉炉墙材料652
§1-5炉墙热力计算664
第二章 锅炉构架673
§2-1锅炉构架的型式673
§2-2锅炉构架的作用和要求673
§2-3锅炉构架的设计与计算675
§2-4材料和容许应力713
§2-5地震区的锅炉构架717
主要参考文献719
第十篇 锅炉钢材及焊接720
第一章 金属学及热处理基础720
§1-1金属的机械性能720
§1-2金属及合金的组织结构722
§1-3钢铁的基本组织及其性质726
§1-4钢的热处理729
§1-5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731
第二章 锅炉钢材在高温长期运行中的强度性能特点及组织变化732
§2-1金属的蠕变及应力松弛732
§2-2钢材在高温运行中的组织变化735
§2-3钢材的氧化及腐蚀742
第三章 锅炉用钢743
§3-1锅炉用钢的分类及钢号表示方法743
§3-2锅炉用钢751
第四章 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761
§4-1锅炉制造中常用焊接方法761
§4-2焊接材料766
第五章 焊接接头性能及设计771
§5-1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及性能771
§5-2焊接应力与变形774
§5-3焊接接头设计777
§6-1焊缝缺陷792
第六章 焊接质量检验792
§6-2焊接质量检验793
附录一800
附录二802
附录三805
主要参考文献806
第十一篇 锅炉受压元件强度807
第一章 锅炉受压元件的计算压力、计算壁温和许用应力807
§1-1锅炉元件计算压力807
§1-2受压元件计算壁温808
§1-3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813
§2-1薄膜应力理论822
第二章 受内压薄壁回转壳体的应力分析822
§2-2回转壳体应力方程的应用825
§2-3弯头及环形集箱的应力分析827
第三章 受内压圆筒形元件强度829
§3-1受内压无孔圆筒形元件强度计算公式829
§3-2有孔排和焊缝减弱时受内压圆筒形元件强度计算836
§3-3受内压圆筒形元件的结构要求841
§3-4圆筒形元件弯曲应力校验844
第四章 受内压凸形封头的强度847
§4-1受内压椭球形封头的强度847
§4-2受内外压扁球形封头的强度851
§5-1平端盖、平堵头应力分析852
第五章 平端盖强度852
§5-2平堵头、人孔盖强度计算公式854
§5-3有拉撑(加固)平板和管板强度858
第六章 拉撑件强度864
§6-1呼吸空位864
§6-2拉撑件强度及结构要求865
第七章 承受外压力的炉胆、冲天管和普通烟管的强度870
§7-1承外压的炉胆强度870
§7-2受外压圆筒形元件强度计算公式及有关规定872
§8-1立式锅炉下脚圈受力状态876
第八章 下脚圈强度876
§8-2下脚圈强度计算公式877
第九章 孔的加强878
§9-1孔边应力集中的基本概念878
§9-2最大允许开孔直径和孔间互不影响间距881
§9-3孔的加强计算884
第十章 三通强度891
§10-1无加强元件焊制三通的强度891
§10-2有加强元件焊制三通的强度895
§10-3等径叉形管强度896
§11-1工艺性水压试验897
第十一章 锅炉受压元件水压试验897
§11-2验证性水压试验899
第十二章 锅炉爆炸与元件损坏原因的判别903
§12-1锅炉爆炸分析903
§12-2锅炉元件损坏原因的判别907
主要参考文献914
第十二篇 工业锅炉热工试验915
第一章 稳定工况下的锅炉热工试验915
§1-1工业锅炉热效率的试验方法915
§1-2试验准备工作915
§1-3试验要求916
§1-5热效率计算公式917
§1-4试验的持续时间917
§1-6测量项目919
第二章 测试方法及仪表920
§2-1燃料的取样及计量920
§2-2蒸发量测量921
§2-3烟气成分的测量926
§2-4灰的取样及灰平衡928
§2-5温度测量929
§2-6压力的测量956
§2-7空气量及烟气量测量956
§2-8蒸汽湿度的测量966
§2-9烟气含尘浓度测量968
§2-10锅炉的散热损失971
第三章 试验报告的编写971
主要参考文献988
第十三篇 工业锅炉自动控制989
第一章 概述989
§1-1锅炉自动化的内容989
§1-2锅炉自动化的意义990
第二章 锅炉自动调节 的基本概念993
§2-1人工调节 和自动调节993
§2-2自动调节 和方框图993
§2-3自动调节 的基本术语994
§2-4自动调节 的类型995
§2-5过渡过程及其品质指标996
§2-6调节 对象的特性997
§27基本调节 规律999
第三章 锅筒锅炉给水自动调节1008
§3-1水位调节 对象的特性1008
§3-2双位浮子式给水自动调节 器1009
§3-3双位电极式给水自动调节 器1011
§3-4单冲量给水自动调节 系统1012
§3-5双冲量给水自动调节 系统1013
§5-1燃烧过程自动调节 的任务1013
§3-6三冲量给水自动调节 系统1014
第四章 锅筒锅炉过热蒸汽温度的自动调节 系统1015
§4-1汽温调节 对象的特性1015
§4-2单冲量汽温调节 系统1017
§4-3双冲量汽温调节 系统1018
第五章 燃烧过程自动调节1018
§5-2汽压调节 对象的动态特性1019
§5-3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燃烧调节1020
§5-4燃煤锅炉的燃烧调节1021
第六章 锅炉高、低水位自动保护1023
§6-1浮子式高、低水位自动保护装置1023
§6-3电感式高、低水位自动保护装置1024
§6-2电极式高、低水位自动保护装置1024
第七章 锅炉熄火和超温、超压自动保护1025
§7-1锅炉熄火自动保护1025
§7-2超温、超压自动保护1026
第八章 工业锅炉成套控制装置1027
§8-1RTG-4型工业锅炉控制装置1027
§8-2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组成的锅炉成套自动控制装置1031
§83自动化仪表成套供应范围1034
主要参考文献1040
附录单位换算表1041
热门推荐
- 3496146.html
- 3164536.html
- 69448.html
- 74102.html
- 642498.html
- 3782171.html
- 3793792.html
- 1168447.html
- 572231.html
- 1704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5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0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4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8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2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61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3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51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3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