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7年会论文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7年会论文集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21271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45页
  • 文件大小:160MB
  • 文件页数:655页
  • 主题词:园林设计-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7年会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3

“城市双修”背景下旧城区绿色网络更新研究——以北京地坛片区为例&蒋鑫 李倞 王向荣3

“底限控制”到“精细化”规划方法——美国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的发展演变与借鉴&杜伊 金云峰8

“第三只眼”看城市空间中的自行车交通——基于2000~2015年北京媒体报道案例的数据分析和对策研究&赵茹玥 赵晓龙 张波13

《园综》清代园记的清代园林评论要素研究&高银 高翅18

2010~2016年美国景观绩效研究综述&徐亚如 傅稚青23

北京市石景山区街旁绿地植物景观多样性分析比较研究&李彬 彭历30

边缘城市化动态发展中的公共开放空间微更新景观模式&万亿 金云峰37

滨水绿道的社会价值——基于LPS的青山湖绿道一期社会绩效研究&唐慧超 徐斌 洪泉41

不同的时代,同一片桃源——比论绍兴东湖与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孟凡玉 翟薇薇48

城市更新视角下北京德胜门城垣改造策略研究&许少聪55

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步行空间影响分析及模型构建&杨洋 赵晓龙60

城市河流消落带植物景观营造&周雯 杜家烨 包志毅65

城市街道路权调适策略探索——以广州新河浦历史街区慢行空间规划设计为例&王中德 肖玉敬69

城市绿道慢行系统空间规划模式探讨——以北京西直门至北二环区域为例&李 爽76

城市双修背景下的立体公园绿地空间研究&樊嘉雯81

城市线性绿地“修补”的连通功能研究&蒋祎 金云峰85

城市游憩型绿道网络规划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张若菎90

城市展园设计中地域性文化的提取与表达方法研究&夏雨 李雄 胡楠96

城—园二元论的反思与探究——基于拉维莱特公园的分析研究&谭敏洁 郭巍104

存量规划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中的公众参与模式研究&李宣谕 金云峰109

单位社区外部空间适老性更新策略研究——以重棉厂社区为例&陈曦 毛华松114

弹性集中与动态散布:共享单车校内停车管理模式优化&王俊祺 金云峰120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城中村生态修复研究&卢 喆 金云峰124

海淀区京张高铁绿廊中生境设计策略初探&刘录艺 刘志成127

寒地公园典型植物群落单元微气候效应模拟研究——以哈尔滨市斯大林公园为例&赵冬琪 赵晓龙 吕佳骏132

虹桥滨河带景观要素对审美偏好评价的影响研究&张颖倩 袁春雷139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对北京市通州区绿地空间格局构建的研究&成超男 胡凯富 赵鸣145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绿地系统研究热点及脉络演进分析&朱秋敏 张晓佳150

基于PSPL方法的滨水体育中心外环境与健康行为相关性研究&位一凡 余洋 刘美倩156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体系探讨&袁春雷162

基于低成本理念的城市棕地再利用策略研究——以柏林滕博尔霍夫机场公园为例&孙巍 周向频166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缺水地区海绵城市雨洪管理探析——以河南省汤阴县为例&孙力 王敏172

基于老年人活动特征的老旧社区户外公共空间景观化改造研究——以武汉市汽发社区为例&马圣心 戴菲178

基于历史文化景观保护的城市绿道体系规划研究&商楠 李雄 李方正187

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北京浅山区乡村景观发展研究——以密云史长峪村为例&金兰兰 何伟 王向荣193

基于人群行为分析的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游憩“共处”空间研究&李 晶 胡一可200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城市边缘区乡村弹性规划研究——以奉化雷山村规划实践为例&王鑫 李亮209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济南市南部山区土地利用冲突研究&刘 嘉 肖华斌 盛硕214

基于雨洪管理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整合设计&杨 莹 刘 颂220

绿地服务范围均衡模型研究——紧凑型城区的绿地布局结构修补&范炜 金云峰227

内生活力激发下的城市滨水区内涵式更新模式探究——以上海徐汇滨水区更新为例&陈栋菲 金云峰234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湿地城市盘锦“城-景”空间结构优化设计探析&孙婷 胡一可 杨柳239

人性场所与生态系统的连通与融合——以深圳凤凰城光明绿环城市生态景观规划为例&颜佳 郑峥 郑红霞245

沙丘城市——海牙的城市发展研究&韩炜杰 郭巍250

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殷鲁秦256

乡村旅游视角下的巴渝村落风貌设计研究——以重庆市城口县亢谷兴田村为例&邓宏 梁钰262

消减颗粒物空气污染的城市街区尺度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研究——以武汉主城区为例&戴菲 陈 明 朱晟伟267

用地减量化背景下郊野公园的多地类用地性质功能叠合策略研究——以上海郊野控规单元试点为例&梁骏 金云峰272

园博会中企业展园的景观表达方式探析&王美琳 李雄277

运动绩效视角下的公园步道空间特征研究&吕佳骏 赵晓龙 赵冬琪283

中国城市绿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及成因分析——基于289个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李方正 王瑞琦 李雄 张云璐289

风景园林生态与修复297

城市公园绿地对周围城市环境的降温效应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晏海 董丽297

城市修补视角下街头涂鸦的设计与管理方法初探——以武汉市2012~2017年涂鸦墙变迁为例&周劲草 熊和平305

城镇化进程中城郊型乡村景观多样性演变模式初探&乔丹 任震 胡素梅 孙晓舒 杨杰309

从公园和林荫道到绿地系统——南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变迁研究(1920s~2000s)&赵纪军 张昪314

风景林四季景观色彩优化方法探究——以紫金山为例&王 子 李明阳318

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城市双修”模式探讨与思考——以三亚实践为例&刘朔 周曦 郭汉322

高原地区城市水文系统修补途径&任君为 邱忠莉 陆慕秋327

高原湖泊城市生态廊道网络构建——以昆明市西山区为例&黄贞珍 魏雯333

华南地区公园绿地鸟栖植物初步调查研究&孙延军 林石狮 蒋永萍 郭微341

基于RS和GIS的北京市通州区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及相关性研究&郑晓莹 王向荣 罗朕 谭立347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策略——以上海钢雕公园为例&怀松垚 刘 颂352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边缘区河道场地生态修复——以北京市温榆河北沙河段为例&张雨生 满媛 李雯358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城市新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以济南市西部新城为例&盛硕 肖华斌 刘嘉362

基于径流调控的山地农业园区坡面水系景观设计途径研究&沙田 毛华松370

近十年我国生态保护与修复相关政策回顾与评述&杨小奇374

垃圾填埋场垃圾循环利用在风景园林中应用的研究&李鑫380

山地特征的蓝绿生态网络系统修复——LID雨景单元设计方法研究&周艳 金云峰384

上海地区佛甲草模块屋面绿化的隔热保温效能研究&周婷慧 骆天庆392

生态修复目标下的山地城市公园改造设计研究——以重庆市金山公园为例&马媛 杜春兰396

生态修复下城区内外绿地系统演化动力机制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上海市域绿地分析评价&杨玉鹏 金云峰403

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研究及发展思考——以北京市昌平区平原造林工程为例&董彦君411

生态修复指引下基于熵值分析的上海城乡绿地系统时空演化研究&李涛 金云峰417

新加坡的ABC水计划及其启示&林梦楠 刘颂422

风景园林资源与文化遗产429

北京“三山五园”地区文化景观多样性初探&朱强 李雄429

多元文化对北京都城空间形态的影响&郭轩佑 李雄437

分形理论视野下南京玄武湖公园的变迁研究&袁子韵 赵怡 聂旖婷 易姝芬 赵奕 张清海442

杭州灵隐飞来峰冷泉亭景区空间实测与遗产价值初探&鲍丽霞 梅丹英 宋恬恬 鲍沁星450

基于“历史层积”与“价值关联”的明清至近代武汉市汉正街价值识别探究&郭书毓 高翅455

基于活态保护的三峡库区迁建文物古迹空间干预研究&陈琪玲 毛华松460

基于我国传统陂湖体系的乡土景观特征探究&王晞月 张希 王向荣467

基于整体性视角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以重庆悦来历史街区为例&张帅杰 邓 宏471

论燕坊古村水景空间特色与保护&王吉伟478

浅析“触媒效应”下的建筑遗产保护对乡村发展的影响&万雅欣484

浅析近代河南城市公共园林的发展历程&尹 赛489

生物多样性视角下的世界自然遗产分类体系构建研究&张德顺 胡立辉493

泰山关帝庙建筑空间环境分析与保护研究&朱钢 王洪涛499

西涯八景之景观特征浅析&刘 丹 于水常 张 丽509

扬州史公祠造园艺术手法探析&董莎莎 刘晓明513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女性活动空间——以台湾板桥林家花园为例&汪耀龙520

中国园林叠山做法与传统山水画图式耦合研究&张志强 谭益民 许程524

风景园林植物531

北京清代皇家园林匾额楹联文化意蕴与植物景观研究&石 渠 李雄531

茶梅品种抗高温干旱性研究&章丹峰 于炜 张鹏翀 洪亮537

国内城市绿地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展望&王旭东 杨秋生 张庆费539

杭州市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余金良 俞青青 章银柯 郭 帅544

基于植物需水量计算的节水型郊野公园植物景观规划研究&王宇泓 李方正 王思杰 李雄548

群落光环境特征对于游人行为偏好的影响研究——以上海辰山植物园为例&章丽耀 张德顺554

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561

破损山体中植被修复的技术与应用——以“建大花园山体公园”为例&尹沛卓 李端杰561

山地道路雨水生态处理措施初探——以济南锦绣川水库坝下环境整治项目为例&孙海燕 刘志成 宋凤 许佳琪567

基于坑塘体系的雨洪管理传统生态智慧与现代适应性应用&王敏 王云航 卫丽亚574

风景园林教育581

基于竹构的生态营造:对风景园林设计基础课程改进的探索和思考&林轶南 冯璐581

摘要选登589

“城市双修”建设思路背景下的乡土景观保护策略探索——日本里山乡土景观案例研究&苏畅 郭诗怡589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U形街道空间整治探索&王剑589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旧工业区改造设计策略——以哈尔滨市江北船厂片区为例&王馨笛 余洋590

“城市双修”视角下西宁市城市开放空间规划设计——以西宁市通海桥铁路文化公园规划设计为例&孙乔昀591

“城市修补”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发展之路——以良渚文化村为例&景雪瑶591

“关中八景”多感官景观体验研究&宋霖 赵纪军592

“山水城市”已有研究历程与展望——基于文献综述的总结&罗评 毛华松593

20世纪80年代生态园林理念与实践研究&刘方馨 赵纪军593

柏林施普雷河博物馆岛河段的复兴——以柏林“Fussbad”项目为例&赵 阳594

北京地区夏季不同植物群落对人体舒适度影响比较研究&王憬帆 彭历594

常德市区城市修补对策思考&张夏瑶 居阅时595

城市“双修”导向下新型城镇化项目开发的分析与研究——以北京香山小镇项目为例&许佳琪 李扬 孙翔 刘婧琦 孙海燕 刘志成596

城市滨河区域更新方法研究——以北京沿转河区域为例&杨宇翀 林箐 岳晓蕾596

城市公园环境熟悉度对景观偏好的影响研究——以梦清园为例&徐弘婧 丁 茜597

城市河流在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中作用初探——以太原市汾河公园为例&孙佳琪 冯君明598

城市生态修复与城市转型的发展策略——以抚顺市为例&胡凯富 成超男 郑 曦598

城市水生态与水文化的保障线——昆明市河岸带景观斑块的生态性研究&李哲惠 魏雯 黄珍贞599

城市修补视角下的高架桥下空间利用研究——以台湾地区为例&刘志慧 戴菲 殷利华599

城市修补语境下的景观触媒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翁旋荧 李敏稚600

城市综合性公园中的植物情感化造景设计——以山东省泰安市东湖公园为例&漆媛媛600

城市棕地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王犇 刘志成 席茹阳601

刍议《园冶》中的动物景观&洪泉 唐慧超 肖媛媛602

当代儿童公共空间的调查与研究——以北京西四胡同片区为例&周超602

德国生态网络规划与实施策略研究&张阁 张晋石603

低影响开发模式对城市生态的修复作用研究&牛 帅603

东营城市绿地中石油作业点景观环境设计初探——以胜安小区绿地为例&冯若男 于东明604

非历史街区的传统老街保护性更新研究 ——以重庆下浩老街为例&周恒宇 杜春兰604

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墨西哥当代景观建筑师设计解析&梁斐斐 罗毅 秦江605

关于城市“双修”理念下微绿地精细化设计的探讨&于伟巍 李艳丽606

关于特色小镇生态建设的探索与反思&陈朝霞 李鹏吉606

桂湖公园地域性植物资源与植物文化初探&孙泽晨 余孟骁 龙月 潘远智607

国内外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初探&阎姝伊607

国外乡村景观保护与更新对中国的启示&王长悦 林箐608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老旧区域景观更新中的应用——以济南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为例&王海涛 宋佳民608

杭州西湖四季花木景观历史沿革及其文化内涵探讨&俞青青609

荷兰景观设计师高伊策的“后达尔文主义”思想解析&宋尧佳 任荣志610

后申遗时代杭州段运河滨水区可持续保护利用思路探讨&章银柯 俞青青610

基于SWMM模型的居住区海绵化改造水文效应评估——以济南市兴隆小区为例&董晶 肖华斌 王梦颖611

基于城市更新存量规划的景观适应性及实施性设计策略研究——以德国德绍城市景观带为例&方凌波 金云峰611

基于城市交通系统的绿色网络构建模式研究——以北京通州绿廊路网规划为例&何伟 李 倞612

基于城市双修理论的开放性社区建设——以北京市西城区安德里北街道社区为例&刘 峥613

基于地脉文脉的黟县宏村水景构成要素研究&高曈曦 高翅613

基于计算机软件场地微气候模拟的景观设计研究&李佳毅 李文教 杨扬614

基于精神家园培育的巴渝城乡传统文化空间重构分析&彭浪 秦江 樊崇玲614

基于课程实践的生命科学与风景园林学交叉教学探索——以同济大学和夏威夷大学为例&陈静 李文敏615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公共空间人群聚集风险评估及管理应用——以重庆动物园为例&黎宇梦 廖聪全 罗 毅616

基于两宋山水画看两宋园林的艺术特征&王春华 周婷慧616

基于内在关联性认知的农业遗产保护研究&沈凯 高 翅617

基于全域视角的绿色空间规划探索——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例&俞为妍617

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河道治理更新与生物栖息地恢复研究——以长沙巴溪洲中央公园为例&宋美仪 金云峰618

基于生态修复方法的平原地区河流景观生态治理研究——以河南汤阴县汤河为例&王琼萱618

基于盐碱地修复的台田形态的同胚演化&杨杰 任震 孙晓舒 乔丹619

基于异质性主体行为和权益视野下的城市生态空间实施和管理研究&陈长虹 刘颂 刘秀云619

济南市古城区公共空间变迁&孙晓舒 任震 杨杰 乔丹620

济南市南部山区农业景观土地利用冲突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王梦颖 肖华斌 董晶621

济南市山体修复中的植物应用与技术——以济南市卧虎山山体公园为例&杨康宁 张吉祥621

郊野型滨河景观营建策略初探&蔺靖远 姚朋622

京张铁路西直门至箭亭桥段铁路遗址改造更新模式的研究&李海祯 刘志成623

景观挡土墙的结构受力分析&袁丽梅623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铁路遗产景观化再生研究——以哈尔滨香坊火车站为例&张陆琛 邵龙 李慧宝624

空间活化导向下旧城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以贵州省长顺县天灯坡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为例&刘智阳 邓宏624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的新思路&宋雪韵 刘 磊625

历史街区文化流失问题研究——以宽厚里为例&李文静625

量与质的蜕变——“双修”理念下的城市“微空间”营造&章婷婷 李沛626

论“双修”大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发展策略&于雪晶 李雄627

论古代绿色基础设施的“兴造逻辑”及其对当代生态修复的启示&梁仕然627

明清江南园林与城市隙地的耦合机制研究&李 晓 阴帅可628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影响下的地域景观研究——以河北蔚县地区为例&岳晓蕾 林箐 杨宇翀628

浅谈被遗忘的避风港——防空洞景观再利用&覃满青 康紫薇629

秦皇岛七里海潟湖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徐姗姗629

青秀山风景区科普教育系统优化建议&何家琪 杨舒敏 韦杰琼 范泽源 郭松630

权力视角下的北京汉传佛寺空间演变再审视&李源 李险峰631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理想城市视角下未来山水城市营建之刍议&刘国正631

生态管控前置下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理论研究&傅稚青 徐亚如632

生态文化视角下中国古典园林生命力探讨——以无锡惠山祠堂建筑群为例&曹磊 张彧632

世界宜居城市绿地规划经验——以墨尔本、多伦多和温哥华为例&蔡丽敏 殷柏慧633

台湾“智慧城市”理念、经验及启示&杨紫薇 赵纪军634

台湾眷村更新与活化再利用研究&孙晨 赵纪军634

藤本植物在济南破损山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高俊美 张吉祥635

田园惠水 多彩蒙江——贵州省惠水县蒙江流域发展规划&张蕾 黄君635

皖南佘溪村传统建筑环境适宜性解读&张丽 于水常 刘 丹636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历史街区外部空间探析&刘立坤 张吉祥636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风景园林“设计—建造”课程介绍与评析&陈崇贤 夏宇637

校企互补教学对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意义&夏宇 陈崇贤637

校园绿化规划问题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刘羽波63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风景名胜区中文化景观价值研究&张杨63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市域用地的动态演变与规划转型——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陶一舟 刘 颂639

以生态修复为导向的平原城市聚集区河流景观规划——以淄博市范阳河水系生态规划项目为例&辛泊雨640

英国绿色基础设施廊道规划策略探究——以南泰恩赛德区为例&剧楚凝 姚朋640

园林建筑中地源热泵适用案例分析及对周边植物的影响&李文斌 苏建鑫641

园艺疗法型屋顶绿化的发展潜力与挑战&皮雪阳 史琰642

源于自然丰富自然的山体修复技术——以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的山体损毁现状修复为例&杨顺斌642

植物情感空间营造与植物特质的关联性研究&熊东禹 高 翅643

中国棕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综述&李 纯 王智勇643

中美绿道规划设计比较研究——以厦门铁路公园与纽约高线公园为例&冯姿霖 张吉祥 王铭铭644

紫竹院景名文化内涵在植物景观营造中的体现及与现代公园设计结合的探讨&赵人镜 李雄645

最佳雨水管理单元设计策略&姜佳怡 戴菲6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