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少年的手机使用与家庭代际传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秀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0807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青少年-应用-移动电话机-调查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青少年的手机使用与家庭代际传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手机、青少年与家庭代际传播1
第一节 研究缘起1
一 时代背景:手机已经深深嵌入当代家庭生活之中3
二 现实困惑:手机是促进亲子亲合,还是引发亲子冲突?3
第二节 理论与现实价值4
一 理论价值4
二 现实意义5
第三节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7
一 理论基础之一: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Modernity Theory)7
二 理论基础之二: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Media Situation Theory)11
三 概念界定13
第四节 青少年·手机·家庭代际传播研究镜像16
一 手机与青少年研究16
二 家庭代际传播研究27
第五节 问题框架与方法论33
一 问题框架33
二 研究方法35
第一章 权威消解:代际传播角色的重构41
第一节 代际“数字鸿沟”:手机—新技术与代际差异41
一 代际差异:两代人手机使用行为的比较42
二 手机使用:代与代之间的“数字鸿沟”55
第二节 权威消解:手机—新技术与文化反哺65
一 角色转换:青少年对信息的主动接触66
二 文化反哺:亲子互动与参与式学习67
第三节 关系重构:手机—新技术与话语权力91
一 话语表达:家庭事务的即时参与92
二 关系重构:单向权威—双向权威94
第二章 时空分离:代际传播时空的重塑97
第一节 “在场”与“缺场”:后现代社会的时空分化97
一 “在场”与“缺场”的对立并存98
二 手机传播中“在场”与“缺场”的互动100
第二节 “缺场的在场”与“在场的缺场”:代际传播中时空的分离103
一 “缺场的在场”:亲子情感的联结103
二 “在场的缺场”:亲子关系的疏离109
第三节 控制与反控制:青少年“私人空间”的入侵与协商113
一 流动的藏私:青少年“私人空间”的构建114
二 控制与协商:亲子之间的边界管理118
第三章 人机互动:代际传播渠道的变迁135
第一节 身体·主体:代际传播中媒介技术的历史演变136
一 口语媒介:“身体在场”的实时互动136
二 书信媒介:“身体缺场”的延时互动138
三 电子媒介:“身体缺场”的人机互动139
第二节 即时互动:手机在代际传播中的运用143
一 语音通话:面对面沟通方式的延伸143
二 手机短信:言语传播方式的补充149
三 手机QQ:思想动态的瞭望窗口154
四 微信:丰富多样的亲情表达157
五 手机微博:亲子互动平台的新拓展163
第三节 人性化、技术化:代际传播中手机媒介的发展特性169
一 人性化:媒介演化的趋势169
二 技术化:人与技术的博弈171
三 理性化:媒介规范与控制173
第四章 微内容:代际传播内容的表征175
第一节 手机微内容:碎片化的代际传播语境176
一 手机微内容的自我建构176
二 手机微内容对家庭代际传播的影响178
第二节 协调、沟通:手机信息与亲子互动180
一 协调型信息:日常生活的协调180
二 安全型信息:不确定性的减少183
三 情感型信息:经验情感的分享186
第三节 媒介化、碎片化:代际传播的内容表征190
一 媒介化190
二 碎片化190
第五章 开放融合:代际传播效果的趋向197
第一节 亲子亲合:亲子关系的黏合剂198
一 手机:亲密关系的“黏合剂”198
二 手机:家庭民主化的“推进器”201
第二节 亲子冲突:亲子关系的不谐音203
一 显性冲突:亲子交流的减少204
二 隐性冲突:编码—解码的偏差205
第三节 冲突调适:亲子关系的和谐构建210
一 信任机制的调整和完善211
二 手机新技术的利用调适216
第六章 高度现代性:代际传播嬗变的新语境227
第一节 技术:手机媒介的生产和消费227
一 作为新生产力的征象228
二 媒介消费的社会驯化229
第二节 社会:风险社会的存在性焦虑231
一 社会场景的不确定性231
二 焦虑与自我认同危机233
第三节 文化:文化传承的断裂与重组236
一 代际文化传承的断裂237
二 代际文化的震荡与整合239
结语242
参考文献245
附录274
后记292
热门推荐
- 2549311.html
- 348286.html
- 2410695.html
- 2978252.html
- 2349864.html
- 433826.html
- 363862.html
- 1528369.html
- 2634589.html
- 6531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1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60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1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5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9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16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8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59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