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迈克尔·A.力伯曼(Michael A.Lieberman)著;蒲以康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8022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566页
- 主题词:等离子体-放电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工艺原理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材料处理1
1.2等离子体和鞘层5
1.2.1等离子体5
1.2.2鞘层9
1.3放电11
1.3.1射频二极放电系统11
1.3.2高密度等离子体源14
1.4符号和单位16
第2章 等离子体的基本方程和平衡态性质18
2.1引言18
2.2场方程、电流和电压18
2.2.1麦克斯韦方程组18
2.3守恒方程21
2.3.1玻尔兹曼方程21
2.3.2宏观量22
2.3.3粒子数守恒方程23
2.3.4动量守恒方程23
2.3.5能量守恒方程25
2.3.6小结25
2.4平衡态性质26
2.4.1玻尔兹曼关系式27
2.4.2德拜长度28
2.4.3准电中性29
2.5习题30
第3章 原子碰撞32
3.1基本概念32
3.1.1弹性和非弹性碰撞32
3.1.2碰撞参数32
3.1.3微分散射截面33
3.2碰撞动力学35
3.2.1质心坐标系35
3.2.2能量转移37
3.2.3小角度散射38
3.3弹性散射39
3.3.1库仑碰撞39
3.3.2极化散射41
3.4非弹性碰撞44
3.4.1原子能级44
3.4.2电偶极辐射和亚稳态原子46
3.4.3电子碰撞电离截面49
3.4.4电子碰撞激发截面50
3.4.5离子-原子电荷转移51
3.4.6离子-原子碰撞电离54
3.5分布函数下的平均值和表面效应54
3.5.1麦克斯韦分布下的平均值54
3.5.2每产生一个电子-离子对所造成的能量损失56
3.5.3表面效应57
3.6习题57
第4章 等离子体动力学60
4.1基本运动60
4.1.1在均匀稳定场中的运动60
4.1.2 E×B漂移62
4.1.3能量守恒63
4.2非磁化等离子体动力学64
4.2.1等离子体振荡64
4.2.2介电常数和电导率65
4.2.3欧姆加热67
4.2.4电磁波68
4.2.5静电波69
4.3导向中心运动70
4.3.1平行力71
4.3.2磁矩的绝热不变性71
4.3.3沿磁力线运动产生的漂移(曲率漂移)72
4.3.4由回旋运动产生的漂移(梯度漂移)73
4.3.5极化漂移73
4.4磁化等离子体动力学75
4.4.1介电张量75
4.4.2波的色散关系77
4.5磁化等离子体中的波77
4.5.1基本电子波79
4.5.2包含离子运动的基本波81
4.5.3 CMA图82
4.6波诊断84
4.6.1干涉仪84
4.6.2谐振腔微扰法86
4.6.3波传播法88
4.7习题89
第5章 扩散和输运92
5.1基本关系式92
5.1.1扩散和迁移率92
5.1.2自由扩散92
5.1.3双极性扩散93
5.2扩散方程的解94
5.2.1边界条件94
5.2.2随时间变化的解95
5.2.3稳态平行板解96
5.2.4稳态圆柱形解98
5.3低气压解99
5.3.1变迁移率模型99
5.3.2朗缪尔解101
5.3.3经验归纳解102
5.4在磁场中的扩散过程103
5.4.1双极性扩散104
5.5磁多极约束106
5.5.1磁场结构分析107
5.5.2等离子体约束108
5.5.3泄漏宽度w109
5.6习题110
第6章 直流鞘层113
6.1基本概念和方程113
6.1.1无碰撞鞘层114
6.2玻姆鞘层判据115
6.2.1对等离子体的要求115
6.2.2预鞘层116
6.2.3悬浮器壁的鞘层电位117
6.2.4碰撞鞘层118
6.2.5模拟结果118
6.3高电压鞘层119
6.3.1板形鞘层(Matrix Sheath)119
6.3.2满足蔡尔德定律的鞘层120
6.4鞘层形成的广义判据122
6.4.1电负性气体122
6.4.2具有多种正离子的等离子体124
6.5高电压碰撞鞘层125
6.6静电探针诊断126
6.6.1无碰撞鞘层中的平面探针128
6.6.2具有非麦克斯韦分布电子时的情况129
6.6.3无碰撞鞘层中的圆柱形探针131
6.6.4双探针和发射探针133
6.6.5碰撞和直流磁场效应135
6.6.6探针制作和探针电路136
6.6.7随时间变化电场中的探针137
6.7习题139
第7章 化学反应和平衡141
7.1引言141
7.2能量和焓142
7.3熵和吉布斯自由能147
7.3.1吉布斯自由能149
7.4化学平衡151
7.4.1气压和温度的影响153
7.5异相平衡154
7.5.1不同相之间的平衡154
7.5.2在表面上的平衡157
7.6习题158
第8章 分子碰撞161
8.1引言161
8.2分子结构161
8.2.1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162
8.2.2光学辐射163
8.2.3负离子166
8.3电子-分子碰撞反应166
8.3.1分解166
8.3.2分解电离168
8.3.3分解复合168
8.3.4氢分子的例子169
8.3.5分解电子吸附169
8.3.6极化分解171
8.3.7亚稳态负离子171
8.3.8电子碰撞解离172
8.3.9振动和转动激发172
8.3.10弹性散射173
8.4重粒子之间的碰撞173
8.4.1共振电荷转移和非共振电荷转移174
8.4.2正负离子复合175
8.4.3复合解离177
8.4.4激发转移178
8.4.5化学键重排179
8.4.6离子-中性粒子弹性散射180
8.4.7三体过程180
8.5反应速率和细致平衡181
8.5.1温度的影响181
8.5.2细致平衡原理182
8.5.3氧的一组数据184
8.6发射光谱法和光学借标测定189
8.6.1发射光谱法189
8.6.2光学借标测定190
8.6.3氧原子的光学借标测定191
8.7习题192
第9章 化学动力学与表面过程196
9.1基元反应196
9.1.1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197
9.2气相动力学198
9.2.1一级连串反应199
9.2.2可逆反应201
9.2.3有光子发射的双分子化合反应201
9.2.4三体化合反应202
9.2.5三体正负离子复合反应204
9.2.6三体电子-离子复合反应205
9.3表面过程205
9.3.1正离子中和反应和二次电子发射205
9.3.2吸附和解吸附208
9.3.3裂解211
9.3.4溅射过程212
9.4表面动力学214
9.4.1中性粒子的扩散214
9.4.2扩散损失率215
9.4.3吸附和解吸附216
9.4.4分解吸附和复合解吸附217
9.4.5物理吸附217
9.4.6与表面的反应218
9.4.7在表面上的反应218
9.4.8表面动力学和损失概率219
9.5习题220
第10章 放电过程中的粒子平衡和能量平衡224
10.1引言224
10.2电正性等离子体平衡态分析226
10.2.1基本性质226
10.2.2均匀密度的放电模型228
10.2.3非均匀放电模型230
10.2.4中性自由基的产生和损失232
10.3电负性等离子体平衡态分析233
10.3.1微分方程234
10.3.2负离子的玻尔兹曼平衡236
10.3.3守恒方程238
10.3.4简化方程的有效性239
10.4电负性等离子体的近似平衡分析240
10.4.1整体模型240
10.4.2低气压下的抛物线分布近似243
10.4.3高气压下的平顶模型246
10.5电负性等离子体放电实验和数值模拟247
10.5.1氧气放电247
10.5.2氯气放电252
10.6脉冲放电255
10.6.1电正性气体的脉冲放电255
10.6.2电负性气体的脉冲放电259
10.6.3中性基团动力学过程262
10.7习题264
第11章 容性放电268
11.1均匀放电模型269
11.1.1主等离子体区导纳270
11.1.2鞘层导纳270
11.1.3粒子平衡与能量平衡274
11.1.4放电参数275
11.2非均匀放电模型276
11.2.1无碰撞鞘层动力学277
11.2.2蔡尔德定律278
11.2.3鞘层电容279
11.2.4欧姆加热280
11.2.5随机加热280
11.2.6自洽模型方程281
11.2.7标度关系284
11.2.8碰撞鞘层285
11.2.9低电压和中等电压鞘层情况286
11.2.10鞘层中的欧姆加热286
11.2.11自洽的无碰撞加热模型287
11.2.12双频和高频放电289
11.2.13电负性等离子体290
11.3实验与数值模拟290
11.3.1实验结果291
11.3.2 PIC数值模拟294
11.3.3二次电子的作用298
11.3.4模型的意义299
11.4非对称放电299
11.4.1电容分压器模型299
11.4.2球壳模型301
11.5低频时的射频鞘层303
11.6电极处的离子轰击能量307
11.7磁增强的气体放电311
11.8匹配网络和功率测量316
11.8.1匹配网络316
11.8.2功率测量318
11.9习题319
第12章 感性放电322
12.1高密度、低气压等离子体322
12.1.1感性等离子体源的结构323
12.1.2功率吸收与工作参数状态324
12.1.3放电工作状态与耦合325
12.1.4匹配网络328
12.2其他工作状态328
12.2.1低密度下的工作状态328
12.2.2容性耦合329
12.2.3滞回现象和不稳定性330
12.2.4功率转移效率333
12.2.5精确解333
12.3盘香形线圈等离子体源334
12.4螺旋共振器放电338
12.5习题342
第13章 波加热的气体放电344
13.1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344
13.1.1特性和结构344
13.1.2电子加热349
13.1.3波的共振吸收352
13.1.4模型和数值模拟356
13.1.5等离子体膨胀358
13.1.6测量359
13.2螺旋波放电360
13.2.1螺旋波模式361
13.2.2天线耦合363
13.2.3螺旋波吸收模式365
13.2.4中性气体贫化369
13.3表面波放电370
13.3.1平面型表面波371
13.3.2圆柱形表面波372
13.3.3功率平衡373
13.4习题374
第14章 直流放电376
14.1辉光放电的定性描述376
14.1.1正柱区377
14.1.2阴极鞘层377
14.1.3负辉光区和法拉第暗区377
14.1.4阳极位降377
14.1.5其他的放电特征378
14.1.6溅射和其他放电构形378
14.2正柱区分析379
14.2.1电子温度Te的计算379
14.2.2 E和n0的计算380
14.2.3动理学效应381
14.3阴极鞘层分析381
14.3.1真空击穿382
14.3.2阴极鞘层384
14.3.3负辉区和法拉第暗区386
14.4中空阴极管放电387
14.4.1简单放电模型388
14.4.2在中空阴极管放电中的金属气化产物390
14.5平面磁控放电393
14.5.1辉光放电溅射源的缺陷393
14.5.2磁控放电结构394
14.5.3放电模型395
14.6电离物理气相沉积397
14.7习题400
第15章 刻蚀402
15.1刻蚀的工艺指标和工艺过程402
15.1.1等离子体刻蚀的工艺指标402
15.1.2刻蚀工艺过程405
15.2刻蚀反应动力学408
15.2.1表面动力学过程408
15.2.2放电动力学和负载效应411
15.2.3化学反应框架412
15.3用卤素原子刻蚀硅413
15.3.1氟原子产生的纯化学刻蚀414
15.3.2离子能量驱动的氟原子刻蚀416
15.3.3 CF4放电417
15.3.4在原料气体中添加O2和H2421
15.3.5氯原子刻蚀422
15.4其他刻蚀系统423
15.4.1用F和CFx刻蚀二氧化硅423
15.4.2 Si3N4的刻蚀425
15.4.3铝的刻蚀425
15.4.4铜的刻蚀426
15.4.5光刻胶的刻蚀427
15.5基片上的电荷积累428
15.5.1门氧化层的损坏428
15.5.2接地的基片429
15.5.3不均匀的等离子体430
15.5.4刻蚀中的瞬时损伤432
15.5.5电子阴影效应432
15.5.6射频偏压433
15.5.7刻蚀轮廓的畸变434
15.6习题435
第16章 沉积与注入437
16.1引言437
16.2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438
16.2.1非晶硅的沉积439
16.2.2二氧化硅的沉积441
16.2.3氮化硅的沉积444
16.3溅射沉积444
16.3.1物理溅射沉积444
16.3.2反应溅射沉积446
16.4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PIII)448
16.4.1无碰撞鞘层模型449
16.4.2碰撞鞘层模型453
16.4.3 PIII方法在材料工艺中的应用455
16.5习题457
第17章 尘埃等离子体459
17.1物理现象的定性描述459
17.2颗粒充电和放电平衡460
17.2.1平衡电位和电荷460
17.2.2放电平衡464
17.3颗粒平衡465
17.4尘埃颗粒的形成和生长468
17.5物理现象及其诊断472
17.5.1强耦合等离子体472
17.5.2尘埃声波473
17.5.3颗粒的受迫振动474
17.5.4激光散射474
17.6颗粒的清除或产生475
17.7习题477
第18章 气体放电的动理论479
18.1基本概念479
18.1.1两项近似法479
18.1.2克鲁克碰撞算符480
18.1.3有碰撞时的两项动理论方程480
18.1.4扩散和迁移率482
18.1.5 Druyvesteyn分布483
18.1.6射频电场中的电子分布函数484
18.1.7等效电导率485
18.2局域动理论486
18.3非局域动理论490
18.4准线性扩散和随机加热494
18.4.1准线性扩散系数495
18.4.2随机加热497
18.4.3扩散张量与速度场随机扩散模型的关系498
18.4.4两项动理论方程498
18.5在趋肤层中的能量扩散500
18.5.1随机加热500
18.5.2等效碰撞频率502
18.5.3能量分布502
18.6放电的动理论模型503
18.6.1非麦克斯韦分布时的整体模型503
18.6.2感性耦合等离子体505
18.6.3容性耦合等离子体507
18.7习题510
附录A 碰撞动力学512
附录B 碰撞积分515
附录C 变迁移率模型中的扩散方程的解517
参考文献520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532
热门推荐
- 3576075.html
- 3389414.html
- 3354620.html
- 2554265.html
- 1080914.html
- 2411288.html
- 2020815.html
- 1951667.html
- 1071833.html
- 954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6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9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2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2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3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9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4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72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4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