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向新社区 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彦辉著;齐康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9165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61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走向新社区 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2
1.1 问题的提出2
1.1.1 当今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
目录2
1.1.2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建设的社会背景及其局限6
1.2 国内外的居住空间理论与实践发展8
1.2.1 国外居住空间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及其启示8
1.2.2 国内居住空间理论与实践的局限11
1.3 本书的研究视角、内容与方法13
1.3.1 人文视域——本书研究视角的确立13
1.3.2 人文视域内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5
1.3.3 本书的研究框架18
2.1.1 “居住空间”再认识24
2 城市居住社区系统分析24
2.1 基本概念24
2.1.2 社区25
2.1.3 城市居住社区27
2.1.4 相关概念辨析30
2.2 城市居住社区的系统特征32
2.2.1 城市居住社区的系统结构32
2.2.2 城市居住社区的动态发展34
2.3 城市居住社区系统构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36
2.3.1 社会文化因素37
2.3.2 经济技术因素39
2.3.3 地域环境因素40
2.4 小结43
3.1 中国城市居住社区的历史特征与发展规律46
3.1.1 中国城市居住社区的历史演变46
3 中国城市居住社区的历史发展与整体营造观念的提出46
3.1.2 中国城市居住社区历史发展的一般特征与规律简析53
3.2 当今中国城市居住社区发展的宏观背景与趋势分析62
3.2.1 国际宏观背景62
3.2.2 国内背景、趋势简析65
3.3 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69
3.3.1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发展需要整体研究69
3.3.2 中国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的内涵与本质72
3.3.3 中国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研究的内容与范围界定75
3.4 小结76
4.1 生活世界、日常生活领域与主体间交往80
4 社区日常生活行为、主体间交往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80
4.2 行为心理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84
4.2.1 行为动机——需求理论85
4.2.2 知觉理论86
4.2.3 认知理论87
4.2.4 空间行为理论88
4.3 主体间交住理论95
4.3.1 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理论96
4.3.2 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98
4.3.3 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的特征比较99
4.3.4 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发展的历时分析100
4.3.5 价值思考101
4.4 基于社区主体间交往的社会——空间相互作用研究104
4.3.6 新的研究视角104
4.4.1 日常交往及其群体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106
4.4.2 非日常交往及其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110
4.5 小结116
5 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的策略建构120
5.1 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的基本原则120
5.1.1 整体性原则121
5.1.2 适居性原则122
5.1.3 公平与共享原则122
5.1.4 生态与持续发展原则123
5.2 几个背景议题124
5.2.1 社区功能纯化与功能空间混合124
5.2.2 居住空间分异与居住混合125
5.2.3 人口老龄化与社区养老模式129
5.3 城市居住社区的形态空间建构132
5.3.1 空间组织结构132
5.3.2 公共空间领域136
5.3.3 道路交通组织145
5.3.4 环境生态系统151
5.3.5 居住社区与城市系统152
5.3.6 形态空间建构的多种取向159
5.4 居住社区营造的相关社会组织体系167
5.4.1 居住社区内的组织机构169
5.4.2 居住社区营造的动力机制及政府的作用173
5.4.3 居住社区营造的参与机制176
5.4.4 建筑师在社区营造中的地位与作用181
5.5 小结185
6 城市居住社区营造的实证分析194
6.1 新城市主义的探索——相对系统的理论与方法194
6.1.1 新城市主义的主要开发、设计理念194
6.1.2 新城市主义的社区设计实践、策略与方法195
6.1.3 评价与启示198
6.2 哈利法克斯生态城——生态策略与社会参与200
6.2.1 生态开发原则与策略201
6.2.2 开发组织与开发程序202
6.2.3 规划设计要点概述203
6.3 台北的“社区规划师”制度——一种社区营造机制205
6.3.1 关于社区规划师制度205
6.2.4 评价与启示205
6.3.2 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实践208
6.3.3 评价与启示210
6.4 深圳万科四季花城——中国内地城市的探索211
6.4.1 社区概况211
6.4.2 形态空间建构212
6.4.3 社会空间组织216
6.4.4 评价与启示217
6.5 小结218
结语 走向新社区222
附录229
主要参考文献236
后记241
热门推荐
- 655345.html
- 3618024.html
- 3105691.html
- 2748343.html
- 2996462.html
- 186049.html
- 1778729.html
- 903151.html
- 2807448.html
- 423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5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68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18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98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7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00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5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78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5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