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佛教史 中韩佛教交流史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季羡林,汤一介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05935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中朝关系-文化交流-佛教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佛教史 中韩佛教交流史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韩文化交流概说1
第一节 古朝鲜、箕子朝鲜及汉武帝设郡1
第二节 半岛三国与汉唐文化4
第三节 高丽王朝与宋元文化14
第四节 朝鲜王朝与明清文化23
第二章 东晋时期中国佛教初传海东35
第一节 前秦佛教东传高句丽35
第二节 难陀自东晋赴百济传法37
第三节 阿道奠基新罗佛教39
第三章 南北朝、隋时期海东三国僧人入华请益43
第一节 义渊北齐问道44
第二节 高句丽僧朗齐梁学道弘法46
第三节 高句丽僧波若等陈隋学法传道48
第四节 百济僧玄光入陈学法(附:发正、谦益)51
第五节 新罗圆光西学入陈(附:觉德、明观、智明、昙育、缘光、安含、安弘)55
第四章 唐朝与新罗的佛教交流63
第一节 新罗慈藏入唐学法(附:圆胜)64
第二节 净土教之传入新罗71
第三节 密教之传入新罗75
第四节 赤山新罗法华院79
第五节 地藏与九华山82
第五章 新罗在唐名僧圆测的唯识学85
第一节 圆测生平事迹85
第二节 圆测现存著述及其唯识学特点92
第三节 圆测与新罗的唯识学101
第六章 新罗名僧元晓与中国佛教105
第一节 元晓生平事迹105
第二节 元晓的“和诤”思想与中国佛教108
第三节《起信论》慧远疏、元晓疏、法藏疏的比较113
第四节 元晓佛学在韩国、中国及日本的影响123
第七章 新罗名僧义湘入唐学华严129
第一节 义湘入唐经过129
第二节 义湘回国后的传教创宗活动132
第三节 法藏与义湘的通信134
第四节 义湘的华严学137
第五节 义湘的弟子140
第八章 唐五代禅宗与新罗禅门143
第一节 新罗王子无相来唐求法弘禅144
第二节 法朗、慎行入唐与新罗禅宗曦阳山派的创立148
第三节 西堂智藏与新罗禅门迦智山派、实相山派、桐里山派的创立153
第四节 沧州神鉴与新罗慧昭159
第五节 麻谷宝彻与无染之圣住山派160
第六节 章敬怀晖与新罗禅门凤林山派166
第七节 南泉普愿与新罗禅门师子山派169
第八节 盐官齐安与新罗禅门阇崛山派171
第九节 仰山慧寂与新罗瑞云顺之176
第十节 曹洞宗东传与新罗禅门须弥山派181
第十一节 石霜庆诸禅法在海东的传承185
第十二节 投子大同与海东璨幽189
第十三节 永明延寿与法眼宗东传190
第九章 义天入宋求法与高丽教宗的振兴192
第一节 义天入宋前后经历193
第二节 义天的“圆融”佛学观196
第三节 义天与中韩华严学的复兴(附:均如、坦文、决凝、乐真、澄俨、宗璘、教雄)200
第四节 义天与海东天台宗的创立(附:谛观、义通、教雄、义璇)206
第五节 义天与高丽唯识学的传习(附:鼎贤、海麟、韶显、惠永、海圆)214
第六节 义天的编藏事业218
第十章 高丽知讷对中国禅的继承与发展221
第一节 李资玄、坦然的禅学221
第二节 知讷的生平222
第三节 知讷对中国禅的传承创新224
第四节 知讷法嗣慧谌的禅学(附:冲止)234
第五节 知讷著作在中国的流通与影响237
第十一章 元代临济禅与高丽求法僧240
第一节 绍琼赴高丽弘法240
第二节 普愚入元参清珙241
第三节 普愚的禅学思想244
第四节 慧勤入元谒指空、处林245
第五节 慧勤的禅学思想248
第六节 自超、智泉入元师事指空、慧勤250
第七节 千熙入元参万峰时蔚252
第八节 元朝喇嘛教之入高丽253
第十二章 临济宗在朝鲜王朝的传演255
第一节 临济法裔休静的事迹256
第二节 休静的思想和宗风258
第三节 休静的门人261
第四节 临济法裔浮休善修、碧岩觉性266
参考文献269
后记&魏常海272
《中华佛教史》后记&汤一介274
热门推荐
- 381069.html
- 2321464.html
- 91370.html
- 2508734.html
- 918495.html
- 3094193.html
- 2513001.html
- 1046700.html
- 2927397.html
- 963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6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89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8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57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6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3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6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4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