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检验仪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临床检验仪器
  • 邹雄,李莉主编;王昌富,丛玉隆,许雯,孙桂荣等编;张义秘书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7591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医用分析仪器-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检验仪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技术和仪器在检验医学中的重要作用1

一、仪器是完成实验室工作的主要工具1

二、选择合适的项目和仪器是实验室重要工作3

三、选择合适仪器是实验室水平和质量的保证3

第二节 仪器引进的准备工作3

一、仪器引进的常用评估指标3

二、选择引进仪器的基本面考虑5

第三节 新仪器运行前必须做的工作6

一、科室在仪器的引进中的作用6

二、基本步骤6

三、仪器进入科室后要经过严格验收6

四、仪器验收后除建立档案外,必须就项目作方法学验证7

五、标准化操作程序(SOP)的撰写7

第四节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8

一、室内质量控制8

二、室间质量评价10

第二章 医用显微镜12

第一节 概述12

一、显微镜发展简史12

二、显微镜的分类13

第二节 普通光学显微镜13

一、原理和结构13

二、方法学评价16

三、应用注意事项19

第三节 组合式光学显微镜21

一、原理和结构21

二、方法学评价22

三、应用注意事项23

第四节 电子显微镜25

一、原理和结构25

二、方法学评价26

三、应用注意事项26

第三章 血细胞分析仪28

第一节 概述28

一、血细胞分析仪发展简史28

二、血细胞分析仪发展前景展望29

第二节 血细胞分析仪分析技术原理30

一、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30

二、流式法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33

三、血红蛋白测定原理43

四、血细胞分析流水线44

第三节 血细胞分析仪的管理要求及相关程序45

一、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评价45

二、血细胞分析仪的全面质量管理要求46

第四节 血细胞分析仪分类及技术要求48

一、血细胞分析仪分类48

二、技术要求49

三、可提供的测量参数50

四、数据显示形式51

第四章 血栓与止血分析仪54

第一节 概述54

一、血凝分析自动化的发展简史54

二、血小板聚集仪的发展简史55

三、血液流变学自动分析的发展简史56

第二节 血液凝固分析仪57

一、血凝分析仪的分类、结构及检测原理58

二、血凝分析仪的性能评价与临床应用66

三、自动血凝分析的全面质量管理68

第三节 血小板聚集仪70

一、血小板聚集仪的分类、结构与检测原理71

二、血小板聚集仪方法学评价75

三、血小板聚集仪的全面质量管理76

第四节 血液流变分析仪77

一、血液黏度仪的分类、结构及检测原理77

二、血液黏度仪的性能特点和应用评价78

三、血液黏度仪的质量管理78

第五章 流式细胞仪80

第一节 概述80

一、流式细胞仪发展简史80

二、流式细胞仪展望81

第二节 流式细胞仪的构成及原理82

一、液流系统82

二、光学系统83

三、电子系统87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90

五、细胞分选系统92

第三节 流式细胞仪的相关管理要求与程序94

一、样本管理要求94

二、仪器管理相关要求97

第四节 流式细胞仪分类与应用范围98

一、流式细胞仪的分类98

二、流式细胞仪临床应用范围99

第六章 尿液分析仪器105

第一节 概述105

第二节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106

一、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分类106

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工作原理107

三、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组成108

四、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应用意义与价值108

五、应用的局限性及注意事项109

第三节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110

一、仪器分类110

二、分析系统构成及检测原理110

三、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临床应用117

四、应用的局限性及注意事项117

第七章 生化分析仪120

第一节 概述120

一、生化分析仪的发展史120

二、生化分析仪的种类121

第二节 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23

一、普通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23

二、干式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28

第三节 生化分析仪的检测原理与性能评价130

一、生化分析的常用方法130

二、生化分析的光学原理132

三、生化分析的测定原理132

四、生化分析仪实验参数的设置133

五、生化分析仪的性能评价134

第四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的注意事项135

一、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校准135

二、自动生化分析仪器的使用和维护137

附:水处理机139

一、水中污染物的分类及实验室纯水的定义139

二、纯水机的一般结构及其制水原理140

三、纯水机的日常维护141

四、实验室整体供水系统141

第八章 血气和电解质分析仪142

第一节 血气分析仪142

一、概述142

二、血气分析仪的结构及原理143

三、血气分析仪的性能参数及校准维护147

四、血气分析仪应用注意事项149

第二节 电解质分析仪150

一、概述150

二、电解质分析仪分类及原理151

三、电解质分析仪性能评价153

四、电解质分析仪应用注意事项154

第九章 电泳分析仪156

第一节 概述156

第二节 电泳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157

一、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157

二、电泳条件及其对电泳迁移率的影响因素157

第三节 电泳分析仪的结构及性能特点157

一、手工电泳分析装置157

二、半自动电泳分析仪158

三、全自动电泳分析仪159

四、高效毛细管电泳仪160

第四节 电泳技术的临床应用162

一、血清蛋白电泳162

二、同工酶电泳163

三、等电聚焦电泳164

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64

五、免疫固定电泳166

六、高效毛细管电泳仪的临床应用166

第十章 色谱分析仪170

第一节 概述170

一、色谱技术的起源和发展170

二、色谱法基本概念及原理171

三、色谱法的分类及特点172

四、色谱分析仪的定性和定量输出参数172

第二节 气相色谱仪173

一、仪器构造与工作原理173

二、气相色谱仪性能参数及其评价176

三、气相色谱仪应用注意事项177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178

一、仪器构造与工作原理178

二、高效液相色谱仪性能参数及其评价181

三、高效液相色谱仪应用注意事项181

第四节 色谱-质谱联用仪182

一、质谱仪构造及其工作原理182

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183

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184

四、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186

第五节 超高效合相色谱仪188

一、仪器构造与工作原理189

二、超高效合相色谱仪性能参数及其评价190

三、超高效合相色谱仪应用注意事项190

第十一章 原子光谱分析仪191

第一节 原子发射光谱法192

一、发展历史192

二、基本原理192

三、原子发射光谱仪结构193

四、测定技术和质量控制194

第二节 原子吸收光谱仪196

一、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简史196

二、基本原理197

三、仪器结构197

四、定量分析方法200

五、检测注意事项202

第十二章 酶免疫分析仪205

第一节 概述205

一、历史205

二、酶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206

三、酶免疫分析技术的分类208

第二节 普通酶标仪208

一、工作原理、结构和分类208

二、主要性能指标210

第三节 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211

一、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机型211

二、仪器的性能、维护、保养和校正212

第四节 方法学评价214

一、ELISA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和判定214

二、ELISA测定的质量管理215

三、临床应用216

第五节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216

一、生物素和亲和素的生物学特性217

二、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检测的基本方法217

三、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检测的优势218

第十三章 化学发光和荧光免疫分析仪219

第一节 概述219

第二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220

一、基本原理与分类220

二、仪器的检测原理225

三、临床应用227

第三节 电化学发光仪227

一、基本原理227

二、仪器的检测原理229

三、临床应用229

第四节 时间分辨免疫分析仪229

一、基本原理与分类229

二、仪器的检测原理230

三、临床应用231

第五节 荧光偏振光免疫分析仪231

一、基本原理和分类231

二、仪器的检测原理232

三、临床应用232

第六节 流式点阵发光免疫分析仪233

一、基本原理233

二、仪器的检测原理234

三、临床应用234

第七节 仪器的使用234

一、仪器操作234

二、校准和质量管理234

三、仪器使用注意事项、保养及维修234

第十四章 免疫比浊分析仪236

第一节 免疫比浊分析仪发展概况236

一、概述236

二、免疫比浊分析仪临床应用状况237

三、免疫比浊分析仪展望237

第二节 免疫比浊分析仪分类及原理237

一、免疫检测的特点238

二、免疫比浊分析仪的光学基础238

三、免疫比浊技术分类及原理240

第三节 免疫比浊分析仪应用技术特征及影响因素242

一、速率散射比浊仪技术特征243

二、定时散射比浊仪技术特征245

第四节 免疫比浊分析仪的临床应用及校准245

一、免疫比浊分析仪的临床应用246

二、免疫比浊分析仪的校准246

第十五章 微生物培养与鉴定系统249

第一节 自动血培养系统249

一、概述249

二、结构原理250

三、性能特点251

四、仪器应用注意事项252

第二节 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252

一、概述252

二、结构原理253

三、功能特点254

四、仪器应用注意事项255

第三节 微生物质谱鉴定仪255

一、概述255

二、结构原理256

三、性能特点256

四、仪器应用注意事项257

第十六章 核酸检测分析仪258

第一节 概述258

第二节 聚合酶链反应仪259

一、PCR技术基本原理259

二、PCR仪分类260

三、PCR仪的使用与管理262

第三节 核酸分子杂交仪263

一、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原理263

二、核酸分子杂交模式264

三、核酸分子杂交仪的应用及展望267

第四节 基因测序仪267

一、基因测序仪的发展历史267

二、基因测序仪的技术原理268

三、基因测序仪的应用和展望269

第五节 基因芯片仪269

一、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269

二、基因芯片检测系统主要环节270

三、基因芯片仪的特点270

四、基因芯片仪的应用和展望270

第十七章 POCT分析仪272

第一节 概述272

一、POCT的定义272

二、POCT的发展272

第二节 POCT的检测技术与设备273

一、POCT常用检测技术273

二、POCT仪器概况与工作原理277

第三节 POCT的质量控制环节与展望279

一、POCT的质量控制环节279

二、POCT仪器的发展方向280

第十八章 实验室自动化与信息化系统282

第一节 概述282

第二节 分类与原理283

一、分类及特点283

二、构成和原理284

第三节 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与管理290

一、安装确认290

二、性能确认291

三、维护保养291

第四节 微生物检测自动化系统291

一、概述291

二、分类、特点及功能292

第五节 实验室信息系统294

英文索引297

中文索引299

参考文献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