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学名师讲堂 法律方法阶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永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4207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法律-方法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学名师讲堂 法律方法阶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图表1-1 “收缴”的含义18
图表1-2 法律方法与应用法律21
图表1-3 法律方法的分类22
图表1-4 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方法的比较25
图表1-5 法学的范围31
图表2-1 法律判断的思维步骤40
图表2-2 法源金字塔44
图表2-3 主要国际公法文件44
图表2-4 中国法源金字塔45
图表2-5 规则的结构53
图表2-6 法律冲突解决规则55
图表3-1 基础方法体系65
图表3-2 演绎、归纳与设证的范例67
图表3-3 演绎67
图表3-4 硫酸案演绎69
图表3-5 归纳69
图表3-6 设证71
图表3-7 演绎、归纳和设证的思维路径对比72
图表3-8 演绎、归纳和设证的风险度72
图表3-9 类比的路径73
图表3-10 解释学和诠释学立场的比较80
图表4-1 建构小前提的过程86
图表4-2 诠释循环89
图表4-3 要查明的事实的内容“七何”92
图表4-4 侦查观察的内容93
图表4-5 鉴定分类97
图表4-6 推定与推理、拟制、无罪推定的比较100
图表4-7 法律推定109
图表4-8 事实推定110
图表5-1 法律行为的不同含义120
图表5-2 意思表示解释的标准122
图表5-3 意思表示解释的方法126
图表5-4 法律解释与合同解释129
图表5-5 合同漏洞填补程序131
图表5-6 法律、合同、遗嘱解释立场与方法的比较135
图表6-1 有法律规定的情形的具体方法141
图表6-2 法律文本采用的语言146
图表6-3 同位阶法律的效力规则158
图表6-4 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160
图表6-5 异位阶法律的效力规则160
图表6-6 解释方法的位阶170
图表6-7 “本法目的”条款172
图表7-1 反向推论的条件215
图表7-2 寻找和建构规范的具体方法和过程217
图表8-1 原则与规则的比较227
图表8-2 社会公德具体化的五步法238
图表9-1 等置模式A:描述事实与规范相互关照过程249
图表9-2 等置模式B:描述事实与规范拉拢过程250
图表9-3 泸州遗产继承案演绎过程255
图表9-4 法律方法的分类、适用领域和条件255
导言 法律方法与法律人3
何谓法律人?3
法律人为定纷止争而生4
法律方法与判断者的价值立场6
法律方法与法治7
本书体系体例与使用建议8
第一章 认识法律方法13
法律方法的发生13
法律方法及其体系20
法律方法的功能22
各部门法有自己的方法吗?23
法律方法是法定的吗?26
法律方法论26
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29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32
第二章 法律判断形成的过程39
判断力对法律人的意义39
处理事实和提出案件问题40
寻找规范43
分析事实构成51
建构大前提56
涵摄58
作出结论61
第三章 法律判断形成的基础方法65
何谓基础方法65
演绎67
归纳69
设证70
小结72
类比73
论证76
诠释79
第四章 小前提的建构及方法85
冤假错案源于事实不清85
建构小前提的过程86
生活事实归入法律事实的方法:解释/诠释方法87
求物质性之真的方法89
求言辞之真的方法110
第五章 理解法律行为的方法117
法律行为的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双重性117
法律行为的不同含义117
民法中的法律行为的解释120
合同解释的特别问题129
具体行政行为解释134
第六章 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一)——有法律规定的情形141
法律规定不明确——法律解释141
字义解释142
体系解释154
历史解释166
解释方法的位阶关系169
客观目的探究171
法律修正及方法176
正当违背法律178
第七章 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二)——无法律规定的情形186
何谓法律漏洞186
法律漏洞的类型191
有类似的规范参照——类比194
无类似的规范参照——法律补充202
事项列举穷尽——反向推论213
填补法律漏洞方法的选择和总结216
第八章 法律原则、一般条款和不确定概念的适用方法221
法律原则221
原则的类型225
原则与规则比较及关系227
原则的适用227
原则之间的冲突及解决233
一般条款240
不确定概念242
第九章 作出法律结论的方法249
演绎前的等置249
法律结论由演绎得出250
法律方法体系大观255
结语257
后记259
导言 法律方法与法律人3
何谓法律人?3
法律人为定纷止争而生4
法律方法与判断者的价值立场6
法律方法与法治7
本书体系体例与使用建议8
第一章 认识法律方法13
法律方法的发生13
事实与规范不对称13
事实与规范不对称的原因16
法律方法及其体系20
法律方法是法律应用中的方法20
法律方法的体系21
法律方法的功能22
方法改变前提,前提改变结论,结论改变行为22
功能发生的机理23
各部门法有自己的方法吗?23
同中存异23
法律方法是法定的吗?26
中国合同法的解释条款26
奥地利、意大利、德国民法典的解释条款26
法律方法论26
法律方法的性质26
法律方法的范围27
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29
称谓29
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的关系30
统合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31
法律方法论与法学31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32
思维32
法律思维32
法律思维的要义32
第二章 法律判断形成的过程39
判断力对法律人的意义39
处理事实和提出案件问题40
自然事实40
证明事实41
法律事实41
小结41
提出案件问题42
寻找规范43
法源43
法源的顺序50
分析事实构成51
规范51
法律规则及结构52
法律原则及类型56
规则与原则比较及关系56
建构大前提56
涵摄58
含义58
涵摄的过程58
作出结论61
第三章 法律判断形成的基础方法65
何谓基础方法65
推论与亚推论65
推论——引出必然性结论65
亚推论——引出或然性结论66
“实质推理”非推理而是权衡66
演绎67
演绎的过程:从一般到特殊67
演绎结论的确定性68
演绎发生的时间68
演绎的类型68
归纳69
归纳的过程:从特殊到一般69
归纳的功用:一般规则的获取70
归纳的局限性:归纳不完全70
设证70
设证的过程:从特殊经由一般到特殊70
设证的功用:确定思考方向71
假设原因71
小结72
演绎为推论,归纳和设证是亚推论72
演绎、归纳和设证的风险度72
类比73
类比不是推论而是彼此比较73
类比的造法性74
类比与比喻、归纳74
类比与归纳、设证、演绎协同作用75
论证76
论证的含义与法律论证的目的76
法律论证的对象76
法律论证的类型76
论证与其他方法78
诠释79
诠释非方法79
诠释与解释79
诠释与论证、推论81
第四章 小前提的建构及方法85
1冤假错案源于事实不清85
2建构小前提的过程86
“评价”86
“求真”87
建构小前提的方法的类型87
生活事实归入法律事实的方法:解释/诠释方法87
前理解87
诠释循环与等置88
对生活事实进行法律评价89
求物质性之真的方法89
查明90
证明98
推定99
求言辞之真的方法110
认定言辞证据的工作方法111
认定言辞证据的逻辑方法113
第五章 理解法律行为的方法117
法律行为的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双重性117
法律行为的不同含义117
法理学上的含义117
民法上的含义118
行政法上的含义118
民法中的法律行为的解释120
意思表示解释的标准122
意思表示解释的对象122
民事行为和商事行为的意思认定124
意思表示解释的方法125
合同解释的特别问题129
法律解释与合同解释129
格式条款和格式合同的解释129
合同漏洞填补131
遗嘱的解释132
具体行政行为解释134
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立场与方法134
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举例135
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举例136
第六章 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一)——有法律规定的情形141
法律规定不明确——法律解释141
法律解释的对象——法律文本141
法律解释的目的——确定立法者的原意142
确定立法者原意的方法——法律解释及体系构成142
字义解释142
平义解释143
扩张解释150
限制解释151
体系解释154
体系解释的根据154
体系解释的效力等级标准157
历史解释166
主观解释和客观解释166
历史解释使用的资料166
解释方法的位阶关系169
法院的意见169
立法解释与立法、司法解释之间的位阶关系170
客观目的探究171
客观目的探究的发生条件171
何谓客观目的171
客观目的探究的结果173
7法律修正及方法176
明显的内容错误176
条文编排疏忽176
8正当违背法律178
第七章 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二)——无法律规定的情形186
1何谓法律漏洞186
含义186
为何有法律漏洞188
2法律漏洞的类型191
原初漏洞与继发漏洞191
明知的漏洞与不明知的漏洞191
明显漏洞与隐藏漏洞193
私法漏洞与公法漏洞194
3有类似的规范参照——类比194
制定法的类比194
法的类比196
轻重相举198
扩张解释与类比202
4无类似的规范参照——法律补充202
习惯法补充202
法官法补充207
法理、学说补充209
政策补充211
5事项列举穷尽——反向推论213
反向推论的原理213
法律对反向推论的规定214
反向推论的结果不是原命题的逆命题214
反向推论的结果不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214
反向推论适用的条件214
6填补法律漏洞方法的选择和总结216
第八章 法律原则、一般条款和不确定概念的适用方法221
1法律原则221
法律原则的特征222
法律原则之功用222
纠正规则之错224
2原则的类型225
制定法外原则225
制定法内原则226
3原则与规则比较及关系227
4原则的适用227
适用条件227
制定法外原则的适用228
制定法内原则的适用230
5原则之间的冲突及解决233
原则冲突及冲突类型233
冲突的解决方法234
6一般条款240
含义240
区别241
一般条款的适用242
7不确定概念242
不确定概念实例242
不确定概念与法律漏洞243
不确定概念的适用方式243
第九章 作出法律结论的方法249
1演绎前的等置249
2法律结论由演绎得出250
在载人汽车中盗窃案250
泸州遗产继承案252
3法律方法体系大观255
4结语257
后记259
热门推荐
- 2232120.html
- 988339.html
- 1206171.html
- 3125328.html
- 155766.html
- 2906143.html
- 149931.html
- 169535.html
- 1686607.html
- 2853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06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9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5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69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76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9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62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9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9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