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规模集成电路与微计算机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规模集成电路与微计算机 上
  • 黄敞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5031·680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规模集成电路与微计算机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 器件物理与基础技术1

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中载流子运动的基本规律1

第一节 能带理论1

1-1-1 原子中电子的能级1

1-1-2 晶体中电子的能带2

第二节 载流子运动规律4

1-2-1 半导体的导电机构4

1-2-2 电子和空穴的统计分布5

1-2-3 载流子的运动规律14

主要参考文献23

第二章 载流子总量分析方法24

第一节 晶体管与集成电路的工艺、生产及理论24

2-1-1 晶体管工艺与生产的发展概况24

2-1-2 晶体管理论的发展概况25

2-1-3 集成电路的理论分析27

2-2-2 平衡情况下的载流子密度分布28

第二节 “载流子总量”分析方法28

2-2-1 杂质分布的控制28

2-2-3 非平衡载流子密度分布29

2-2-4 “载流子总量”分析方法30

第三节 PN结特性的“少数载流子总量”分析方法32

2-3-1 平衡状态下的PN结32

2-3-2 PN结的电流-电压特性41

2-3-3 PN结电容及导纳49

参考文献56

第三章 双极型器件物理60

第一节 用“少数载流子总量”方法分析多个PN结之间的相互作用60

3-1-1 多个PN结之间的相互作用60

3-1-2 双极晶体管和注入型电路的“少数载流子总量”分析方法61

第二节 双极晶体管的“少数载流子总量”分析方法61

3-2-1 晶体管直流放大系数α062

3-2-2 晶体管的频率特性69

3-2-3 瞬态特性75

3-3-1 注入型电路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82

第三节 注入型电路的“少数载流子总量”分析方法(三个PN结的相互作用)82

3-3-2 注入型电路的“少数载流子总量”分析方法84

参考文献101

第四章 MOS器件物理103

第一节 MOS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03

第二节 栅下硅表面空间电荷区的基本特性105

第三节 MOS晶体管特性109

4-3-1 直流特性109

4-3-2 交流特性119

4-3-3 开关特性123

4-3-4 MOSFET的穿通特性126

4-3-5 MOSFET的短沟道特性130

第四节 影响MOS晶体管特性的几种效应137

4-4-1 温度效应137

4-4-2 老化效应139

4-4-3 辐照效应141

4-4-4 热电子效应142

参考文献144

第五章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础技术145

第一节 隔离技术145

5-1-1 集电极扩散隔离145

5-1-2 局部氧化隔离146

5-1-3 V形槽隔离技术148

第二节 微细加工148

5-2-1 电子束曝光148

5-2-2 离子注入技术152

5-2-3 干法腐蚀157

第三节 等平面硅栅工艺164

5-3-1 硅栅工艺165

5-3-2 自对准165

第四节 薄膜工艺168

5-4-1 氮化硅工艺168

5-4-2 三氧化二铝工艺173

5-4-3 多晶硅工艺176

主要参考文献177

6-1-1 十进制码179

第一节 常用代码179

第二篇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179

第六章 数字计算机的基本知识179

6-1-2 二-五码与五-二码180

6-1-3 原码、反码、补码与偏移码181

6-1-4 葛莱码(Gray Code)182

6-1-5 约翰逊码(Johnson Code或M?bius Code)183

6-1-6 奇偶数183

6-1-7 海明码(Hamming Code)184

6-1-9 多项式码186

6-1-8 余数码186

6-1-10 字符码187

第二节 组合逻辑188

6-2-1 基本逻辑运算及其运算规则188

6-2-2 混合逻辑符号189

6-2-3 逻辑功能的描述191

第三节 时序逻辑198

6-3-1 触发器199

6-3-2 计数器202

主要参考文献208

第七章 微型计算机的功能分析209

第一节 数的运算210

7-1-1 数的形式210

7-1-2 数的表征216

7-1-3 数的运算217

第二节 寄存器的结构221

7-2-1 Intel 8086的寄存器结构221

7-2-2 TMS 9900的工作寄存器结构223

7-2-3 寄存器结构的选择224

第三节 指令形式225

7-3-1 字节式指令形式225

7-3-2 整字式指令形式228

7-3-3 指令形式的选择232

第四节 地址方式234

7-4-1 地址形成方式234

7-4-2 地址方式的选择240

7-5-1 操作的种类241

第五节 操作的种类241

7-5-2 操作的选择246

7-5-3 机器语言247

参考文献248

第八章 微型计算机的逻辑结构249

第一节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249

8-1-1 总线结构250

8-1-2 通讯方式251

8-1-3 地址编号252

8-1-5 结构的选择253

8-1-4 总线驱动器的安排253

第二节 微处理机的设计255

8-2-1 微指令集合的选择255

8-2-2 微处理机的结构259

8-2-3 运算功能的实现260

8-2-4 控制功能的实现269

第三节 微程序设计276

参考文献283

第一节 中断控制接口电路284

第九章 微型计算机的接口284

9-1-1 中断转移的过程285

9-1-2 中断请求信号的举例287

9-1-3 中断控制接口电路289

第二节 并行传送接口电路293

9-2-1 并行传送接口电路的结构293

9-2-2 并行传送接口电路的应用294

第三节 串行传送接口电路297

9-3-1 寄存器及其作用297

9-3-2 信号线及其作用301

9-3-3 发送与接收的实现302

第四节 调制解调接口电路305

9-4-1 调制解调的方法306

9-4-2 发送与接收的过程307

第五节 直接传送接口电路312

9-5-1 DMA控制器的框图312

9-5-2 DMA传送技术的应用312

第六节 虚拟式输入/输出315

参考文献3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