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利益主体组织化、利益组织政治化趋势与政府能力建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汪永成,陈文等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978722900608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政治集团-研究-中国;国家机构-行政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利益主体组织化、利益组织政治化趋势与政府能力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黄卫平1
第一章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当前中国社会的利益主体组织化趋势3
三、当前中国社会的利益组织政治化趋势14
四、研究“两种趋势”的意义与方法22
五、本书的主要内容与逻辑框架23
第二章 利益主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的政治学分析25
第一节 政治学界研究利益主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的理论综述26
第二节 利益主体组织化的政治学分析35
一、利益主体组织化的动因与影响因素35
二、利益组织的形态与特点44
三、利益主体组织化的作用与影响50
第三节 利益组织政治化的政治学分析54
一、利益组织影响政治过程的原因54
二、利益组织影响政治过程的方式59
三、利益组织政治化的影响63
第三章 利益主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的经济学分析69
第一节 经济学界研究利益主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的理论综述69
第二节 利益主体组织化的经济学分析81
一、利益主体组织化的动因81
二、影响利益主体组织化的因素83
三、利益组织的形态特点与功能作用87
第三节 利益组织政治化的经济学分析93
一、利益组织影响政治过程的原因93
二、利益组织影响政治过程的模型分析101
三、利益组织政治化的影响106
第四章 利益主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的社会学分析110
第一节 社会学界研究利益主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的理论综述110
第二节 利益主体组织化的社会学分析115
一、利益主体组织化的动因115
二、利益组织的形态与功能118
第三节 利益组织政治化的社会学分析123
一、利益组织的运作机制和方式123
二、利益组织政治化的影响127
第五章 利益主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趋势下的民间商会发展131
第一节 当前中国商会的主要类型132
一、官办商会132
二、半官方商会134
三、民间商会134
第二节 民营企业家组织化进程中商会的兴起与发展137
一、民营企业家的组织化与行业协会的兴起137
二、民营企业家的组织化与民间商会的发展139
第三节 民间商会的政治影响与参政方式143
一、企业家对民间商会的参与度144
二、商会的活动范围和政治参与147
三、民间商会对政府的影响150
四、民营企业家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关系模式”154
第六章 利益主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趋势下的工会发展163
第一节 当前中国工会组织概述163
一、工会组织的性质和特点163
二、工会组织变迁的历史背景165
第二节 当前中国工会组织发展的困境、阻力与动力166
一、困境:工会的行政化与工会维权职能的弱化166
二、阻力:组织的非独立性与职工参与意识淡薄169
三、动力:利益多元化和利益意识的觉醒172
第七章 利益主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趋势下的业主有组织维权现象175
第一节 城市社区业主维权的现状概述、背景原因与发展趋向176
一、城市社区业主维权现状概述与组织化和政治化趋向176
二、城市社区业主组织化维权发生的宏观背景178
三、城市社区业主组织化维权发生的微观原因181
第二节 现阶段城市社区业主维权的类型、特点与影响184
一、维权动机与目的分类185
二、维权方式和方法分类188
三、维权主体组织化程度分类192
四、城市社区业主组织化维权的政治影响194
第八章 利益主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趋势下的志愿组织发展199
第一节 志愿组织的基本特点、角色功能与形成原因199
一、志愿组织的基本特点199
二、志愿组织的角色功能200
三、志愿组织的形成原因201
第二节 当前中国志愿组织的现状简介203
一、数量状况与活动领域203
二、组织规模与经费来源206
第三节 志愿组织影响政治过程的动机、途径与后果207
一、志愿组织影响政治过程的动机207
二、志愿组织影响政治过程的途径208
三、志愿组织影响政治过程的后果211
四、应对志愿组织现实挑战的举措214
第九章 利益主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趋势下的网络结社现象219
第一节 当前中国利益主体网络结社的原因、特点与类型220
一、当前中国利益主体网络结社的原因220
二、当前中国利益主体网络结社的特点225
三、当前中国利益主体网络结社的类型232
第二节 当前中国利益主体网络结社的政治影响与应对举措237
一、当前中国利益主体网络结社的政治影响237
二、应对利益主体网络结社挑战的举措238
第十章 中国历史上的利益主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及其启示241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利益主体组织化的背景、原因与特征242
一、中国历史上利益主体组织化的背景242
二、中国历史上利益主体组织化的原因244
三、中国历史上利益组织的形态类别和特征247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利益组织政治化的影响252
一、利益组织影响国家和社会的方式252
二、利益组织政治化对国家的影响254
三、利益组织政治化对社会的影响255
第三节 对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257
一、转变执政理念和制定公共政策的指导思想257
二、分而治之地区别对待不同利益组织260
三、提高国家的社会控制能力和利益整合能力261
第十一章 应对利益主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趋势的创新案例:人大代表工作站264
第一节 发生背景:城市社区业主组织化过程中的集体行动265
第二节 组织形态: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出现及其政治影响269
一、官方精英的推动269
二、社区活动精英的参与271
三、人大制度的发展空间273
第三节 组织(机构)吸纳:公共权力系统的应对策略275
一、政治上的一定宽容275
二、人员上的有效整合276
三、体制上的积极吸纳276
四、资源上的适当支持277
五、建立协商民主与竞争民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机制277
第十二章 应对利益主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趋势的政策建议280
第一节 利益组织政治化对执政党与政府的挑战280
一、利益组织政治化的后果评价及对执政党的挑战280
二、利益主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对执政党建设的影响282
第二节 应对利益主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趋势的政策建议284
一、树立新环境下执政施政的正确指导思想285
二、对不同类型的利益组织采用区别对待的政策方针287
三、理顺利益组织与政府的关系289
四、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291
五、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施政能力293
参考文献297
后记306
热门推荐
- 2409852.html
- 2349810.html
- 2905520.html
- 420628.html
- 1884376.html
- 317703.html
- 2430659.html
- 2056485.html
- 1440979.html
- 647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3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6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51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7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31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9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92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8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