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商业银行审慎风险拨备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商业银行审慎风险拨备研究
  • 郭志芳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5770229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91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07页
  • 主题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商业银行审慎风险拨备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理论基础1

1.1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内涵1

1.1.1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及其相关概念1

1.1.2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意义2

1.1.3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目的和要求3

1.1.4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基本原则5

1.1.5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内容5

1.2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功能6

1.2.1 商业银行风险损失的构成及补偿6

1.2.2 《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功能定位7

1.2.3 风险拨备与巴塞尔预期损失模型10

1.2.4 风险拨备补偿预期损失的重要意义及产生的问题11

1.3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方法12

1.3.1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传统方法与国际比较12

1.3.2 美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发展历程16

1.3.3 日本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历史演变18

1.3.4 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拨备方法选择的因素分析20

1.4 有关风险拨备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21

1.4.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21

1.4.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24

1.4.3 国内外研究文献总结28

第2章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审慎性要求29

2.1 商业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的架构29

2.1.1 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形成29

2.1.2 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30

2.1.3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逆周期监管工具30

2.2 商业银行审慎风险拨备的界定31

2.2.1 商业银行审慎风险拨备的内涵31

2.2.2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与资本充足率监管32

2.2.3 商业银行审慎风险拨备的基本要求33

2.3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顺周期性34

2.3.1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与资本管理和盈余管理34

2.3.2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顺周期效应35

2.3.3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顺周期性的影响37

2.4 商业银行审慎风险拨备的有关规定40

2.4.1 《巴塞尔协议》有关风险拨备的监管要求40

2.4.2 《国际会计准则》有关风险拨备的要求42

2.4.3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税收待遇43

2.5 商业银行审慎风险拨备的衡量指标45

2.5.1 拨备覆盖率(拨备充足率)45

2.5.2 拨备率46

2.5.3 拨备覆盖率与拨备率的比较46

2.5.4 拨备覆盖率与拨备率双指标监管的重要意义47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制度变迁及评价49

3.1 我国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的建立与调整(1988—2000年)49

3.1.1 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的初步建立阶段(1988—1991年)49

3.1.2 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的正式建立阶段(1992—1997年)51

3.1.3 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的调整阶段阶段(1998—2000年)53

3.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形成(2001—2004年)55

3.2.1 风险拨备制度形成的背景55

3.2.2 风险拨备制度形成的轨迹55

3.2.3 风险拨备制度的特点58

3.2.4 风险拨备制度的局限性59

3.3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完善(2005年以来)60

3.3.1 风险拨备制度完善的背景60

3.3.2 风险拨备制度完善的内容60

3.3.3 现阶段风险拨备制度的特点63

3.3.4 现阶段风险拨备制度的局限性64

3.4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评价65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实践67

4.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现状67

4.1.1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风险拨备水平的变化67

4.1.2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指标的分析69

4.2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行为研究综述71

4.2.1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与资本监管关系的研究71

4.2.2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资本监管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72

4.2.3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顺周期性与信贷紧缩的关系研究73

4.2.4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行为研究总结74

4.3 样本描述74

4.4 模型和变量描述75

4.4.1 变量选择75

4.4.2 计量模型78

4.5 回归结果和解释78

4.5.1 回归结果78

4.4.2 回归结果的解释80

4.6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行为的审慎性评价81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影响因素分析83

5.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计提的制度差异83

5.1.1 现行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则中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计提的有关规定83

5.1.2 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则的差异分析84

5.1.3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计提规定的差异造成的影响85

5.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税收政策91

5.2.1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风险拨备税收政策91

5.2.2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风险拨备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92

5.3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计提依据93

5.3.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计提依据的变化93

5.3.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计提依据与预期损失的关系分析94

5.3.3 我国商业银行预期损失计量的合理性评价97

5.4 不同经营体制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审慎性98

5.4.1 银行体制商业化转轨初期的风险拨备98

5.4.2 市场化体制形成时期的风险拨备98

5.4.3 银行体制日益国际化时期的风险拨备99

5.4.4 结论100

5.5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计提与资本监管、盈余管理的关系分析100

5.5.1 统一损失补偿框架下的风险拨备与资本监管的关系101

5.5.2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的盈余管理功能分析102

第6章 审慎风险拨备的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则的协调105

6.1 审慎风险拨备的国际“游戏规则”105

6.1.1 风险拨备的国际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则105

6.1.2 风险拨备监管规则的调整108

6.1.3 风险拨备会计准则的立场变化109

6.2 预期损失模型的理论分析与评价110

6.2.1 预期损失模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比较110

6.2.2 预期损失模型下风险拨备计提的案例研究111

6.2.3 预期损失模型的理论评价115

6.3 实现我国风险拨备“游戏规则”与国际趋同的对策117

6.3.1 紧跟国际会计准则的改革进程,及早引入预期损失模型117

6.3.2 统一审慎风险拨备的会计和监管规定117

6.3.3 协助商业银行完善审慎风险拨备的计提方法118

6.3.4 实现风险拨备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和全面化118

第7章 审慎风险拨备的税收待遇分析119

7.1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税收待遇的理论分析119

7.1.1 税收中性原则及其在风险拨备中的运用119

7.1.2 风险拨备税收减免的基本方法及特点120

7.1.3 风险拨备税收待遇的例证121

7.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税收待遇的实证分析123

7.3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税收待遇的国际借鉴127

7.3.1 世界主要国家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税收减免情况127

7.3.2 风险拨备税收减免的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130

7.4 改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税收待遇的政策建议131

7.4.1 实行鼓励商业银行审慎拨备的税收政策,提高风险管理水平131

7.4.2 统一风险拨备的相关概念,明确税收优惠的政策范围131

7.4.3 调整风险拨备的税务处理方法,保证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131

7.4.4 建立风险拨备税收减免的配套措施,有效控制政策的滥用132

7.4.5 修正有关资产减值损失的认定条件,逐步下放核销审批权限132

7.4.6 加强与会计、监管部门的合作,保证国家的税收利益132

第8章 审慎风险拨备与预期损失的计量133

8.1 商业银行PD模型的建立和完善133

8.1.1 PD定量估计方法的发展历程133

8.1.2 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建立PD模型的有关要求136

8.1.3 我国商业银行建立PD模型的实践137

8.2 我国商业银行LGD模型的研发进程142

8.2.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测算LGD的基本要求142

8.2.2 LGD计量分析方法144

8.2.3 我国商业银行LGD测算的难点及对策建议146

8.3 我国商业银行EAD估值体系的设计149

8.3.1 新资本协议中有关商业银行计量EAD的规定149

8.3.2 银监会对商业银行EAD估计的要求150

8.3.3 我国商业银行建立EAD估值体系的关键151

第9章 商业银行构建审慎风险拨备体系的策略152

9.1 国际银行业审慎风险拨备计提的主要做法及启示152

9.1.1 动态准备金法152

9.1.2 未来现金流折现法153

9.1.3 压力测试法154

9.1.4 3种方法的启示155

9.2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建立审慎风险拨备体系的尝试156

9.2.1 中国工商银行的风险拨备制度157

9.2.2 中国建设银行的风险拨备制度161

9.2.3 中国农业银行的风险拨备制度164

9.2.4 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风险拨备计提体系的特点168

9.3 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审慎风险拨备体系的对策169

9.3.1 建立风险拨备计提的动态调整机制,克服风险拨备的顺周期性169

9.3.2 完善未来现金流折现模型,合理估计预期损失172

9.3.3 优化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体系,准确掌握资产质量变化趋势175

参考文献178

后记1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