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刑事卷宗制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长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9971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刑法-司法档案-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刑事卷宗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刑事卷宗的含义1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5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0
第一章 历史视野中的我国刑事卷宗制度13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刑事卷宗制度13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刑事诉讼和证据制度14
二、上级官员对于刑事卷宗的书面复查17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刑事卷宗运行考察——以晚清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例21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刑事卷宗制度34
一、民国时期的自由心证制度和刑事卷宗34
二、民国时期刑事卷宗制度的运行——以重庆档案为例42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刑事司法和卷宗制度50
一、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刑事司法51
二、革命根据地的证据和卷宗制度55
第二章 域外刑事卷宗制度研究61
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刑事卷宗制度62
一、大陆法系国家刑事卷宗的形成过程63
二、法庭审判对卷宗的限制性使用70
第二节 日本的起诉一本状制度74
一、从阅览卷宗到证据开示的转变74
二、起诉一本状下的“笔录审理”79
三、裁判员新制下的证人证言82
第三节 台湾地区和澳门特区的刑事卷宗制度90
一、台湾地区刑事卷宗的运行特点91
二、澳门特区刑事卷宗制度的运行状况100
第三章 当代中国刑事卷宗制度运行实务109
第一节 当代中国卷宗制度的变迁109
一、新中国司法传统中的全卷移送109
二、1996年《刑事诉讼法》确立移送主要证据制度112
三、2012年《刑事诉讼法》回归全卷移送制度114
第二节 侦查卷宗实务115
一、侦查卷宗的构成116
二、侦查卷宗的质量控制128
三、命案侦查卷宗存在的常见问题130
第三节 检察卷宗实务139
一、第一审检察卷宗139
二、第二审检察卷宗143
三、公诉审查与文书制作144
四、电子卷宗159
第四节 辩护卷宗实务163
一、辩护卷宗的构成163
二、律师阅卷与辩护思路167
第五节 刑事审判卷宗实务171
一、第一审刑事卷宗171
二、第二审刑事卷宗177
三、再审卷宗183
四、减刑、假释卷宗186
第四章 我国刑事卷宗制度存在问题的探讨——以典型错案为例的展开194
第一节 侦查人员证据造假难以杜绝194
一、证据造假的主要形式195
二、侦查阶段证据造假难以杜绝的原因202
第二节 检察人员未能坚守客观公正204
一、客观公正义务:理论与实务的悖离204
二、检察人员偏离客观公正的原因211
第三节 被告方很难影响卷宗信息的构成214
一、辩护律师存在“三难”215
二、被告人及其家属的知情权难获保障220
第四节 法官对卷宗的使用存在缺陷223
一、庭审对书面证言有较大的依赖性223
二、被告方申请调查有利证据的权利未获保障226
三、法官丧失公正立场228
第五章 中国刑事卷宗制度的完善231
第一节 保障侦查卷宗材料的真实性231
一、正确对待破案的压力231
二、保障嫌犯口供的自愿性233
三、加强侦查程序的制约235
第二节 加强检察官在审查卷宗信息中的客观公正义务237
一、回归“准司法官”的角色237
二、加强侦查卷宗的审查239
三、高度重视辩护性意见242
四、严格起诉标准,防止“带病入审”244
第三节 保障被告方卷宗权利的实现247
一、保障辩护律师卷宗权利的实现247
二、保障被告人的阅卷权253
第四节 逐步实现实质化庭审260
一、强化证人出庭260
二、强化我国法官的证据调查义务264
三、逐步实现实质化庭审267
第五节 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273
一、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273
二、完善刑事案件的纠正机制276
三、设置相关的证据管理规范283
四、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286
参考文献290
后记302
热门推荐
- 3567818.html
- 427589.html
- 811574.html
- 647957.html
- 1893659.html
- 1531716.html
- 521261.html
- 235968.html
- 555349.html
- 809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59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84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0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5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7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2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8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4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6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2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