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代追梦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任仲文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558466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时代追梦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执政为民篇3
廖俊波:“樵夫”的魔力3
创业的魔力: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大变样4
凝聚人心的魔力:他总能让人变“要我干”为“我要干”5
爱民的魔力:他像群众的亲人,处处为群众着想6
扶贫的魔力:赚钱的事让群众干,不赚钱的事让党委政府干8
“亲”“清”的魔力:他为企业家排忧解难,却始终严守廉洁底线9
快乐的魔力:他始终笑对人生,给人们带来正能量10
王传喜:乡村振兴的带头人12
大刀阔斧解难题12
产业兴旺蹚新路13
带好班子为乡亲14
黄大发:36年,绝壁凿出万米渠15
修渠:问渠哪得清如许,青山不负凌云志15
致富: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6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始终以焦裕禄为榜样18
一篇报道引发了兰考之行18
艰苦奋斗中牢记焦裕禄精神19
学习焦裕禄必须薪火相传20
李培斌:最高荣誉叫“党员”21
群众:“李司法”的最后一案21
妻子:嫁给他不后悔22
同事:最高荣誉叫“党员”23
燕振昌:44载铸就为民丰碑24
“在农村照样能干出名堂”24
“不能让群众为难”25
“这烟以后不抽了”26
尕布龙:身居高位爱民深27
三十年如一日,“牧民店”里故事多27
为百姓办事,尕布龙办法多28
心里有群众,尕布龙下乡多29
汪勇:用担当诠释忠诚30
信念是这样炼成的30
把好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31
永远做百姓的贴心人31
廉福章:写在药盒上的遗嘱33
要让农牧民过上好日子33
铁打的书记“没瞌睡”35
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35
毛丰美:“我就是为农民说话的”37
把“体面”的建议带到北京去37
最敢为农民说话的全国人大代表38
不爱惜自己身子的倔强代表39
文朝荣:搬动贫困大山的新愚公41
以身作则:“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41
爱民情深:“我入党是为了多为群众办点好事”42
高德荣:“长”在群众中的“老县长”43
公路,连接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未来43
草果,独龙人民的“绿色银行”44
吴亚琴:“居民就是我亲人”48
汤庆福:守住公与私的底线51
对家人:公车公权,不能私用51
对孩子:不给压岁钱,只给“压岁言”52
对自己:事业看得重,金钱看得轻52
柴生芳:血管里流淌着“责任”54
重症劳累致离世54
洮河含悲祭英魂55
平淡日子真切爱56
刘伦堂:飞了25年的“老鹳鸟”58
为群众致富丢“铁饭碗”58
为公家利益不徇私情59
为解决问题带病工作60
苏和:让生命绽放绿色61
始终如一日的十载坚守:“黑城不能在我们这辈人手上消失”61
像一棵梭梭在播撒种子:他能让牧民自愿加入种植队伍中62
每一棵植物都是他的孩子:保证成活率付出的辛苦比种下它要多得多63
朱彦夫:从重残军人到村支书65
没手没脚的朱书记总走在大伙儿前头65
“群众是我的老少爷们儿、我的服务对象”66
王家元:石头上开出幸福花68
“飞票”当选的村主任68
“修不通路就喊我直接‘下课’”69
寻找一条“致富路”70
强军兴军篇75
郝井文:驾战鹰,守护祖国天际线75
用实际行动,诠释报国之志——“这么好的训练平台,这么好的装备,必须练好打赢本领”76
捕捉先机,勇闯新路——“精忠报国,要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不敢做的”77
以上率下,刻苦练兵备战——“我第一个上,大家跟我来”78
因材施教,大批“空中尖刀”脱颖而出——“为国仗剑,需要培养大批能打胜仗的飞行员”79
海军海口舰:“中华神盾”劈波斩浪81
维护核心 听党指挥 舰行万里不迷航81
敢战胜战 勇为人先 向战而行谋打赢82
比肩一流 维护和平 牢记使命有担当83
王锐:青春逐梦,锐不可当奔强军85
读书读出“五种味”——励志铸魂明担当86
本领过硬的全能战士——精武练兵勇担当87
较真一颗螺母的车长——严实精细敢担当88
李浩:从零开始到人机合一90
“组织需要在哪里,我就战斗在哪里”90
“敢于自我革命,才能持续为强军事业发光发热”91
“我们不当先锋打头阵,这个重担还要留给谁?”92
“能够为梦想拼尽全力,也是一种幸福”93
陆军某部“大功三连”:以理论之“钙”铸魂强军95
“学习是一种精神享受”95
“这才是真正的党味儿”96
“一生都不能忘记的连队”97
张超:化作海天一“飞鲨”98
生命最后的4.4秒,折射其一生的报国梦想98
从零追赶,敢做不畏挑战的“飞鲨”英雄100
既是一座精神丰碑,更是一块前进路标101
张楠:一个维和士兵的家国情怀103
“保卫祖国利益是我最大的光荣”103
“我就是一颗上膛的子弹”104
“军人的字典里没有‘怕’字”105
阎肃:“只愿香甜满人间”106
心永远在军营106
一盘饺子足矣107
甘当新人之梯108
郭峰:能打胜仗的“坦克兵王”110
远近闻名的“金牌教头”110
全军少有的全能助教111
人人精才算精111
广西军区某边防团十连:这里的风气清又纯113
心中有祖国 脚下有定力113
人按职责干 事按规矩办114
工作越务实 做事越较真115
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壮哉,“东风第一枝”116
浴火飞天,锻造大国神剑116
一剑封喉,练就重器精兵118
着眼前沿,号准世界脉搏119
张国春:命为志存一“棋兵”121
他为之痴迷若狂甚至以命相许的“兵棋梦”121
虽被癌魔吞噬记忆残缺,但始终忘不了那道“棋盘”123
无论清晰还是朦胧,眼睛都紧盯着那一颗颗“棋子”125
海军372潜艇:“深海铁拳”力道何来127
勇于担当的忠诚艇队 铸牢打仗思想127
敢打必胜的精武艇队 练就打仗本领128
英勇无畏的铁血艇队 培树打仗作风129
满广志:信息化强军的探路者131
梦想带兵打仗131
“不能用牛车拉坦克”132
瞄着战斗力倍增的目标132
科教兴国篇137
黄大年:心有大我,山一样的巍峨137
一粒中国梦的种子发了芽138
一颗赤子心,时刻准备着139
不愿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141
一人力量小,“千人”力量大143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144
李保国:百姓心中的“科技财神”150
扎根山区,让荒山秃岭变成“绿色聚宝盆”150
“技术把式”,让山沟沟里的农民有了“摇钱树”151
言传身教,让千千万万个农民变成“专家”152
邹碧华: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154
“这伢子仗义”156
邹式笑容157
“捡到一棵好苗子”159
种下试验田161
司改奋楫者162
南仁东:把目光投向外太空165
中国航天员群体:筑梦九天写忠诚167
“每一次对太空的叩问,都是下一次探索的开始”167
“你们飞多高,中国人的头就能昂多高”169
跨越“上天的阶梯”,创造了训练零淘汰率纪录,在世界航天界绝无仅有170
“哪有运气和奇迹!”面对任务,航天员永远在备战171
“无论‘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172
“飞天就是使命,太空就是战场,困难再大、危险再大,都动摇不了我们征战太空的决心”173
追梦新时代,“心愿只有一个,就是再次飞向太空”175
王逸平:研发新药,是他生命的支撑176
十年攻关,造福2000多万名患者176
精益求精,科研上从未停步177
抵抗病魔,科研是他最好的“药”178
徐立平: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180
钟扬:做一颗扎根大地的种子182
“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做!”——为了把西藏“生物家底”摸清楚,16年里在高原奔走50万公里183
“我想为祖国每个民族都培养一个植物学博士!”——坚守和梦想,成就了西藏高等教育许多个“第一”184
“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不忘初心、拼搏追梦的共产党员,点亮了人们心里的灯185
曲建武:一团熊熊燃烧的火188
一种热爱:辞去厅官做辅导员188
一种热心:为学生做事心里踏实189
一种热忱:只为学生成长成才190
赵志全:用生命书写追求和担当191
“你不在鲁南制药,就不知道赵志全有多么好”191
“这笔精神财富倒逼着我们只能把企业做好不能做坏”192
骆抗先:85岁高龄的科普博客“新网红”193
为病人省时省钱省心的“骆爷爷”193
肝胆相照为患者的“网红专家”194
“把剩下的生命留给病人”195
李守江:叩开生命禁区“宝藏”之门196
贾立群:大医精诚 品牌人生199
精准:让人放心的“贾立群牌B超”199
坚守:几十载如一日的24小时待命201
辐射:从贾立群到“贾立群式”团队202
段江华:“最美的画卷”204
舍己救人——“我只是做了很多人都会做的事”204
资助学子——“我不想看到因为贫困让他没有未来”205
艺术追求——“每一幅作品都要表达我的想法”205
万少华:与时间赛跑,慰历史伤痛207
黄志强:用一生德行托起医学高峰210
“你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优秀的外科医生”210
他不甘心当一个只会开刀的平庸医生211
“医学领域里应该有中国人自己的东西”212
李超:一名工人发明家的发明之路214
从维修钳工到技术总监214
从工人到“当代发明家”215
孙波:“做一名纯粹的法官”217
不敢忘却的叮嘱217
鹤岗法院的“孙教授”218
病魔面前的“硬汉子”219
徐克成:雷锋式好院长221
“创业院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221
“严苛院长”:三条“红线”杜绝灰色收入222
“爱心院长”:救助近300名贫困病人223
赵亚夫:把论文写在大地上224
农民的需要,就是研究方向224
让农民理解,先要了解农民225
带领更多人才投身农业226
上柏住院部医疗队:山坳人生,照样出彩227
一个高素质的群体坚守在这里,涌现出国内和国际上有影响的专家和模范227
他们愧对家人,但他们无愧于患者,无愧于人生229
麻风村不见“红包”,医患之间水乳交融230
崔根良:挺起中国通信行业的脊梁233
“这不是利益问题,关系到我们如何在世界上立足!”233
“其他方面可以省,但科研投入一分也不能省”234
“1亿元!这不是投入,是信任”235
李登海:攀登玉米育种的科技巅峰237
一个充满梦想的农民,在山东海南拱了30多年玉米地237
一个苦苦探索的农民科学家,在十二万分之一的成功概率中觅奇迹239
一个奋斗不懈的农民企业家,“争取再为国家增产1000亿公斤玉米”240
岗位建功篇245
王继才、王仕花:守岛卫国,32年向海生245
长期与世隔绝,孤独煎熬却不忘播撒希望——“树木、花朵都代表希望,后来人再上岛,就不会这么孤单了”246
尝尽穷困苦涩,面对各种诱惑仍不为所动——“别人有车有房,我守岛卫国,别人传万贯家财,我传精神财富”247
收起离合悲欢,把忠诚担当献给祖国海防——“守岛不仅守的是我们一个家,守的是身后千家万户”249
平凡但不平庸,普通人也能书写壮丽篇章——“做了应该做的事,得到这么多荣誉,以后只能再踏踏实实多做点事情”25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六○研究所黄群、宋月才、姜开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253
勇往直前253
许党报国254
初心不改255
塞罕坝机械林场:从一棵树到百万亩人工绿海257
艰苦奋斗,扎根苦寒荒漠257
甘于奉献,种下百万亩林海258
传承接力,打造新时代的功勋树259
卓嘎、央宗姐妹:扎根雪域边陲的格桑花261
“守护好祖先留下来的这片牧场,就是守卫了国家”261
“让五星红旗永远在我们祖祖辈辈放牧的土地上飘扬”262
“通过旅游等产业,让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明年稳定脱贫”263
马善祥:在重庆带出一批“小马”265
160本笔记520多万字,老马有套工作法265
“老马工作室”的“小马”,遍布20个社区266
“背包书记”,把办公室装包里上门入户267
修路时,这个干部带着“两把尺子”268
北京榜样:平凡中的力量270
把小我融入大我,用行动诠释爱国家、爱北京270
捧不了鲜花也要微笑,用奋斗筑梦大美京华271
把小善积成大善,用点滴善举绘就最美风景272
其美多吉:“雪线邮路,我一生的路”274
一辆邮车开拓青春梦想275
一条邮路承载艰辛历程275
一个信念指引敬业人生276
张玉滚:坚守乡村小学17载278
坚守大山:“老师都走了,孩子们咋办”278
肩负重任:“给学生一瓢水,老师要有一桶水”279
舍家为校:“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280
杨雪峰:“让我来,看我的,跟我上”282
他说——“在哪工作不重要,把工作干好才重要”282
妻子说——“遇到事情,他总是挺身而出”283
群众说——“杨警官是真心为我们好”284
张黎明: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286
扎根基层 传承担当铸就工匠精神286
勇于创新 展现新时代产业工人新面貌288
甘愿奉献 有黎明的地方就有光明289
吕建江:一心为民 一直在线291
“老百姓的事都是分内事”291
“为人民服务,就得永远保持在线”292
“人民警察最大的财富就是群众信任咱”293
黄志丽:“把我当你们的亲人,把你们的困难交给我”295
不查清事实,决不轻易下判295
“人民法官就应该跟人民群众站在一起”296
“做一名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297
张劼:唱出生命的倔强299
只在梦里才喊疼299
一对父子,两代英雄300
被火烧过才能出现凤凰301
陈清州:一心为民的“亮灯警察”303
魏德友:用脚步筑起移动界碑306
高宝来:繁星中,你是最温暖的那一颗308
“警察爷爷”是学生们的安全守护者309
千纸鹤寄托孩子们的祝福310
他希望再站最后一班岗311
许帅:救助别人到“最后一站”313
高思杰:播无疆大爱的新闻人317
有一种感情叫歉疚317
有一种大爱叫无疆318
崔光日:打心里珍惜这个职业320
“那黑脸就是块黑铁”320
“是警察,就得往上冲”321
“只求对得起警服和警徽”322
刘芳:“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323
从光明到黑暗324
在黑暗中抓住光明325
那些穷孩子,那点滴的爱326
一条河流奔腾不息327
贠恩凤:永远为人民歌唱,永远歌唱人民329
几十年来,厂矿、企业、学校、农村,都留下了她的身影330
艺术家的良知,体现在对社会的责任与自觉担当上330
郑福来:抗战记忆的传承者332
金春燮: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334
改变教育方法 成立国防教育基地334
组建英烈班 传扬英烈精神335
关爱下一代 亲身做榜样335
“158”雷锋服务站:47年,坚守旅客最温暖的家337
“‘158’给了我光和热”337
“旅客就是家里人”338
“大爱传向全世界”339
吕榕麟:爱如榕树 庇荫学子340
为孩子们的梦想打好底色340
心存敬畏打磨教师“梦之队”341
工作就是他的生活342
长江救援志愿队:湍急江流中的生命守望344
寒风中,江水卷走年过六旬的志愿者344
长江边,“善义”传播守望生命的正能量345
传递中,草根英雄感动一座城346
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雷锋故里的消防兵348
锦旗背后的故事348
特殊的点名仪式349
不成文的内部规定349
“金凤”乘务组:蓝天上的雷锋班组351
“我们和国家连在一起”351
变与不变的金凤服务352
金凤的爱向社会传递352
“编外雷锋团”:一生无愧为雷锋的战友354
脱下的是军装 脱不掉的是本色354
变迁的是时代 不变的是追求355
变换的是境遇 不变的是信念356
老去的是容颜 沸腾的是热血356
李文祥:放弃商品粮下乡支农,一干就是一辈子358
后福:这个冬天“老军人”更温暖358
省委书记盛赞“三平精神”359
入伍:扛着炸药包炸城门,他为7个纵队的解放军开路359
经历战斗数十次,惨烈时一个排只剩下3人360
转业:1962年脱离干部身份下乡支农360
2006年头回申领退伍军人工资361
编辑后记363
热门推荐
- 97756.html
- 916879.html
- 31027.html
- 2352023.html
- 2627774.html
- 2183818.html
- 261710.html
- 2748572.html
- 1236635.html
- 3434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71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0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1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1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78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5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12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1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0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