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侯振江,郭桂平主编;刘观昌,刘雪梅,刘军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5463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162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生物化学-医学检验-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史1
二、生物化学检验现代化4
三、生物化学检验的学习内容与方法6
第1章 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8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8
一、检验申请单8
二、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9
三、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10
四、其他体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10
第二节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11
一、生理因素11
二、饮食和药物的影响12
三、溶血的影响与预防13
第三节 分析仪器的质量保证13
一、分析仪器的性能检查13
二、分析仪器日常工作状态的监测14
三、分析仪器的质量管理15
第四节 生化试剂盒的选择与评价16
一、试剂盒的分类和特点16
二、生化试剂盒的选择16
三、试剂盒性能的评价方法17
第五节 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18
一、基本概念及名词解释18
二、全过程质量控制20
三、室内质量控制21
四、室间质量评价29
第2章 生物化学实验的方法和性能评价32
第一节 实验方法的选择与评价32
一、实验方法的选择33
二、实验方法的评价36
第二节 实验的诊断性能评价51
一、参考区间与医学决定水平51
二、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预测值和似然比56
三、ROC曲线60
第3章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62
第一节 光谱分析技术62
一、吸收光谱分析技术62
二、发射光谱分析技术67
三、散射光谱分析技术67
第二节 电泳分析技术68
一、电泳的原理及分型68
二、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70
三、常用电泳分析技术71
四、自动电泳仪分析技术72
五、电泳分析技术的临床应用72
第三节 电化学分析技术77
一、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基本原理77
二、离子选择电极分类77
三、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及影响因素78
四、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的临床应用78
第四节 色谱技术79
一、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79
二、常用色谱技术及临床应用80
第五节 离心技术82
一、离心技术的基本原理83
二、离心技术的分类84
三、离心机的种类及应用85
第六节 常用免疫分析技术86
一、免疫比浊分析86
二、酶免疫分析技术87
三、放射免疫测定87
四、化学发光免疫测定88
五、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89
第七节 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89
一、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类型结构90
二、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析方法91
三、生化分析仪的参数设置与校准92
四、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评价96
第八节 其他生化检验技术99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99
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99
三、生物传感器100
四、生物芯片技术101
五、蛋白质组学技术102
第4章 酶学分析技术104
第一节 酶活性测定的基础知识104
一、酶活性单位104
二、酶的催化活性105
三、酶蛋白的质量分析105
四、酶促反应进程106
五、酶促反应动力学106
六、酶学分析类型108
七、酶活性测定方法110
第二节 同工酶分析113
一、同工酶产生的机制113
二、同工酶分析技术114
第三节 酶活性测定影响因素与最适条件下的确定114
一、酶浓度114
二、底物的种类和浓度114
三、缓冲液的种类、离子强度和pH115
四、温度115
五、激活剂与抑制剂115
六、其他因素116
第四节 诊断酶学的临床应用116
一、血液及其他体液中酶的来源及变化机制116
二、临床常用血液及其他体液中的酶学分析118
第5章 葡萄糖及其代谢物质检查121
第一节 概述121
一、血糖及血糖浓度的调节121
二、糖代谢紊乱125
第二节 血浆(清)葡萄糖测定131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131
二、测定方法132
第三节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38
第四节 糖化蛋白测定140
一、糖化血红蛋白测定140
二、糖化血清蛋白测定142
第五节 胰岛素及代谢产物测定143
一、胰岛素及释放试验143
二、C-肽及C-肽释放试验144
第六节 尿液葡萄糖测定145
第七节 脑脊液葡萄糖测定146
第八节 葡萄糖及代谢产物测定方法选择及应用评价146
一、糖尿病的诊断指标146
二、糖尿病病程和疗效的实验室监控147
第6章 蛋白质检查148
第一节 概述148
一、蛋白质功能与分类148
二、血浆中的主要蛋白质149
三、疾病时血浆蛋白质的变化154
第二节 血浆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与评价156
一、双缩脲法156
二、染料结合法158
三、电泳法160
四、酚试剂法160
五、凯氏定氮法162
六、紫外分光光度法162
七、比浊法162
八、免疫化学法162
第三节 脑脊液蛋白质测定163
第四节 尿液总蛋白测定164
第7章 血脂检查165
第一节 概述165
一、血脂及血浆脂蛋白165
二、脂蛋白代谢紊乱170
第二节 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测定174
一、血清静置试验174
二、血清总胆固醇测定175
三、血清三酰甘油测定177
四、血清脂蛋白测定180
五、血清载脂蛋白测定189
六、血脂和脂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189
第8章 肝功能检查192
第一节 肝组织结构特点及生物化学功能192
一、肝组织结构特点192
二、肝的生物化学功能193
第二节 肝疾病的生物化学变化193
一、物质代谢变化193
二、生物转化作用196
三、胆红素代谢障碍196
四、胆汁酸代谢障碍199
五、血浆酶代谢障碍201
第三节 肝胆疾病生物化学检验202
一、血清(浆)蛋白测定202
二、血清酶测定204
三、血清胆红素测定213
四、血清总胆汁酸测定217
五、血氨测定220
第四节 常用肝功能试验选择及应用评价220
一、肝功能试验选择221
二、肝功能试验评价221
三、肝功能试验综合分析222
第9章 肾功能检查224
第一节 概述224
一、肾的结构224
二、肾的功能225
第二节 常用肾功能检验228
一、血清尿素测定228
二、血清肌酐测定231
三、血清尿酸测定233
第三节 早期肾损伤检验235
一、尿微量清蛋白测定235
二、β2-微球蛋白测定235
三、α1-微球蛋白测定235
第四节 肾功能特殊检验236
一、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236
二、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试验239
第五节 常见肾疾病肾功能指标临床应用240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240
二、肾病综合征241
三、肾小管酸中毒242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242
五、慢性肾衰竭243
第10章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245
第一节 概述245
一、心脏的结构与功能245
二、心脏疾病的诊断246
第二节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247
一、酶类标志物247
二、蛋白类标志物255
三、心力衰竭生化标志物259
第三节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选择与应用评价260
一、心肌损伤标志物选择原则261
二、心肌损伤标志物应用评价261
第11章 胰腺疾病检验263
第一节 概述263
一、胰腺外分泌功能264
二、胰腺疾病的生化改变266
第二节 胰腺疾病检验268
一、血、尿淀粉酶及其同工酶测定268
二、血清脂肪酶活性测定273
三、血清、尿胰蛋白酶活性测定275
第三节 胰腺疾病实验评价276
一、血清胰腺酶测定276
二、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276
第12章 内分泌疾病检查279
第一节 概述279
一、激素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机制279
二、激素分泌的调节280
三、内分泌疾病分类281
四、内分泌疾病诊断281
五、激素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282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检验283
一、甲状腺激素的代谢与分泌调节283
二、甲状腺激素测定285
三、其他指标288
四、甲状腺分泌调节功能测定289
五、甲状腺功能紊乱实验室检查289
第三节 肾上腺功能检验290
一、肾上腺激素的代谢与分泌调节290
二、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294
三、肾上腺髓质功能检查296
第四节 性激素检查297
一、性激素的代谢与分泌调节297
二、性激素紊乱性疾病298
三、性激素测定298
第五节 垂体功能检查299
一、生长激素代谢与调节299
二、生长激素测定300
三、泌乳素代谢与调节301
四、泌乳素测定301
第13章 钠、钾、氯与酸碱平衡检验303
第一节 钠、钾、氯代谢与检验303
一、体液电解质分布与生理功能303
二、钾代谢及其紊乱305
三、钠、氯代谢及其紊乱306
四、钠、钾测定306
五、氯测定311
第二节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检验315
一、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15
二、血气分析的原理与方法319
三、血气分析常用参数323
四、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326
第14章 钙、磷、镁与微量元素检查331
第一节 钙、磷、镁代谢与检验331
一、钙、磷、镁代谢与调节331
二、钙、磷、镁的生理功能334
三、钙、磷、镁测定335
第二节 微量元素代谢与检验341
一、微量元素的生物学作用341
二、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345
三、微量元素与健康346
四、微量元素测定347
第15章 肿瘤标志物检查351
第一节 概述351
一、肿瘤标志物的发展史与概念351
二、肿瘤标志物的分类352
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与质量控制354
四、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355
五、肿瘤标志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356
第二节 常见肿瘤标志物357
一、胚胎性抗原357
二、糖蛋白抗原357
三、酶类肿瘤标志物359
四、激素类肿瘤标志物361
五、基因类肿瘤标志物363
六、蛋白类及其他肿瘤标志物364
第16章 妊娠和新生儿生物化学检查366
第一节 妊娠母体的生物化学366
一、妊娠期生物化学特征366
二、妊娠期内分泌特点371
三、妊娠期生物化学检验373
第二节 新生儿代谢性疾病及检验377
一、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的概念377
二、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的筛选377
第17章 治疗药物监测380
第一节 概述380
一、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380
二、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382
第二节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383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常用范围383
二、治疗药物监测与药代动力学384
第三节 治疗药物监测标本及处理385
一、标本类型385
二、标本采集时间386
三、样品储存387
第四节 药物浓度监测的常用方法388
一、光谱法388
二、包谱法388
三、免疫化学法389
参考文献391
热门推荐
- 1616552.html
- 1560720.html
- 1494302.html
- 896379.html
- 2440343.html
- 3213612.html
- 3861939.html
- 2755719.html
- 2653174.html
- 1935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71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0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88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6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6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85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1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4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5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8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