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认知语言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彭建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7744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认知语言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1章 认知语言学的源与流1
1.1 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认知语言学2
1.1.1 语言、认知和现实的关系4
1.1.2 从通感看语言的生理和心理基础6
1.1.3 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比较10
1.1.4 认知语言学的信条和研究课题16
1.2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17
1.2.1 从认知看语法——认知语法17
1.2.2 认知语法的意义观18
1.2.3 从认知看语法和语用的关系20
1.3 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23
1.3.1 隐喻思维的普遍性23
1.3.2 意象图式和隐喻运作机制24
1.3.3 概念隐喻的分类25
1.3.4 隐喻与借代的比较29
1.4 Talmy的认知语义学34
1.4.1 图式系统35
1.4.2 运动事件38
1.4.3 认知文化系统39
1.4.4 研究方法39
1.5 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和概念合成理论40
1.5.1 心理空间理论41
1.5.2 合成空间理论44
1.6 认知连通论和认知语言学46
1.6.1 连通主义理论背景和主要思想47
1.6.2 连通主义的优势及其重要模型53
1.6.3 连通主义对传统研究的反思57
1.6.4 连通主义和认知语言学的合流59
1.6.5 连通主义和符号研究的互补性问题61
第2章 语境研究的新思路——认知语境64
2.1 语境研究的缘起和发展65
2.2 传统语境研究的局限性66
2.2.1 传统语境对词义的定位方式66
2.2.2 语境的动态性和传统研究的不足70
2.3 认知语境的操作方式71
2.3.1 知识草案73
2.3.2 心理图式74
第3章 隐喻的逻辑哲学研究77
3.1 动态概念语义学的基本内容78
3.2 从动态概念语义学看隐喻80
3.2.1 从Robert is a wolf的三种解释谈起81
3.2.2 传统隐喻研究的继承与发展83
3.2.3 喻性概念的建构模式85
3.2.4 隐喻:经验层面的多义生成87
3.3 隐喻的形式化问题90
第4章 语用推理的认知透视92
4.1 语言使用中逻辑推理的有效性93
4.1.1 语言使用中的概率推理95
4.1.2 逻辑在语言交际中的应用97
4.2 范畴知识在语用推理中的作用101
4.2.1 范畴知识的分类分析102
4.2.2 范畴知识对语言使用及理解的效用103
4.2.3 范畴知识协助推理的局限性106
第5章 转述语篇的认知分析112
5.1 对语言转述现象的再认识112
5.1.1 转述语的传统研究113
5.1.2 转述的重新界定和分类114
5.2 转述语篇的认知解析118
5.2.1 从语用规约化看转述现象119
5.2.2 转述人编码的经济原则121
5.2.3 转述话语的意识逻辑123
5.2.4 语言转述中的隐喻现象124
5.2.5 翻译——一种特殊的转述行为125
5.3 学术话语中的转述语篇128
5.3.1 学术话语中的转述形式129
5.3.2 学术交流中引语的功能132
第6章 草案研究的认知模型142
6.1 对认知草案解释力的反思142
6.1.1 不同草案的相互叠加146
6.1.2 事件序列的重新组合146
6.1.3 因果链中的断环现象147
6.1.4 草案协助推理的失误148
6.2 认知草案的连通主义模型149
6.2.1 关于网络的训练问题149
6.2.2 特定草案的表征150
6.2.3 等级特征映射153
6.2.4 等级特征映射对草案的解释力156
第7章 从认知角度看英汉对比与翻译159
7.1 表达细度和参照层面160
7.2 观察视角和方式不同162
7.3 隐喻和非隐喻表达的转换164
7.4 语义成分的突显问题165
7.5 语言编码中的概念借代167
第8章 心理空间理论对语篇视角的解读170
8.1 语篇视角传统研究的不足170
8.2 语篇视角的重新界定171
8.3 语篇视角的心理空间分析模式172
8.3.1 视角的嵌入力度172
8.3.2 话语视角的隐含性174
8.3.3 内嵌空间的可及性175
第9章 信息界域理论与礼貌178
9.1 日本学者对语言的认知研究178
9.2 信息界域理论简述179
9.3 从信息界域理论看礼貌182
9.3.1 礼貌研究的简要回顾182
9.3.2 传统礼貌研究的局限性183
9.3.3 礼貌和证据标记的关系184
9.3.4 礼貌分析应用实例185
第10章 认知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188
10.1 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作用和启示189
10.1.1 语言研究的发展概况189
10.1.2 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理论发展的贡献191
10.1.3 认知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193
10.2 连通主义的词汇教学策略195
10.2.1 有关词汇能力的几个方面196
10.2.2 认知连通论的词汇观197
10.2.3 连通论对词汇教学的启示201
10.2.4 固定用语的语用和交际功能209
10.3 外语语法教学中的语言意识216
10.3.1 语法和语义的对应关系217
10.3.2 语言意识和语法教学219
10.4 图式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224
10.4.1 翻译与理解225
10.4.2 认知图式与原文理解226
10.4.3 文化缺省与理解障碍227
10.4.4 样本示例与图式激活228
10.4.5 图式变化与译文重构229
10.5 赘言、信息和外语教学231
10.5.1 赘言的判定标准232
10.5.2 赘言与反复的界定234
10.5.3 用信息论指导外语教学235
10.6 结语237
第11章 应用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视野238
参考文献244
热门推荐
- 740294.html
- 945744.html
- 525086.html
- 3279146.html
- 1121777.html
- 3812827.html
- 3634664.html
- 2060879.html
- 2681644.html
- 3567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60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8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9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1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02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1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7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7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8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5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