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材料表面工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材料表面工程
  • 徐滨士,朱绍华,刘世参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32115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金属表面处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材料表面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概论1

1.1 表面工程的内涵及功能1

1.1.1 表面工程1

1.1.2 表面工程的功能2

1.2 表面工程技术的分类3

1.2.1 表面改性4

1.2.2 表面处理4

1.2.3 表面涂覆4

1.2.4 复合表面工程技术6

1.2.5 纳米表面工程技术6

1.3 表面工程的发展6

1.3.1 表面工程概念的提出6

1.3.2 表面工程发展的三个阶段7

1.4 发展表面工程的意义8

参考文献15

第2章 表面覆层的形成与结合机理16

2.1 表面与覆层界面结合概述16

2.1.1 表面与界面16

2.1.2 覆层界面结合的类型26

2.1.3 覆层界面的结合性能与影响因素29

2.2 堆焊层的形成与结合33

2.2.1 覆层与基体的冶金结合33

2.2.2 覆层成分的控制35

2.2.3 熔合区的特点40

2.2.4 基材的受热变质49

2.2.5 焊接缺陷的控制52

2.3 热熔融涂层的形成与结合59

2.3.1 热喷涂涂层的形成60

2.3.2 热喷涂层与基材的结合形式62

2.3.3 影响结合强度的主要因素64

2.3.4 提高涂层结合强度的措施66

2.3.5 熔结结合的特点68

2.4 镀层的形成与结合71

2.4.1 金属电沉积的反应步骤71

2.4.2 金属的电结晶过程76

2.4.3 镀层的结合及其影响因素78

2.5 气相沉积层的形成与结合83

2.5.1 气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83

2.5.2 薄膜的生长86

2.5.3 不同晶态的形成88

2.5.4 不同沉积方法的成膜及薄膜结构特点90

2.5.5 薄膜的附着力及其影响因素97

2.6 黏涂层的形成与结合100

2.6.1 黏结的基本条件100

2.6.2 黏结现象的各种理论解释105

2.6.3 黏涂层的形成机理109

2.6.4 黏结强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110

参考文献115

第3章 堆焊及热喷涂技术116

3.1 堆焊技术116

3.1.1 堆焊技术概述116

3.1.2 堆焊合金的分类、应用及选择117

3.1.3 堆焊合金的选择原则与过渡形式123

3.1.4 堆焊方法124

3.2 热喷涂技术132

3.2.1 概述132

3.2.2 氧-乙炔火焰喷涂与喷熔134

3.2.3 电弧喷涂136

3.2.4 等离子弧喷涂143

3.2.5 塑料粉末火焰喷涂150

3.2.6 特种喷涂154

3.2.7 热喷涂微/纳米结构涂层161

参考文献173

第4章 表面黏涂技术175

4.1 黏涂技术175

4.1.1 概述175

4.1.2 表面黏涂层的组成176

4.1.3 表面黏涂工艺178

4.1.4 表面黏涂层的质量保障180

4.1.5 表面黏涂质量的无损检测181

4.1.6 黏涂材料及黏涂工艺的新进展182

4.2 黏结固体润滑膜183

4.2.1 有机黏结固体润滑膜183

4.2.2 无机黏结固体润滑膜186

4.2.3 黏结固体润滑膜的应用188

4.3 纳米胶黏剂189

4.3.1 纳米有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189

4.3.2 纳米粒子对有机胶黏剂性能的影响190

4.3.3 纳米胶黏剂应用实例192

参考文献194

第5章 表面薄膜层技术195

5.1 电镀、电刷镀及复合镀技术195

5.1.1 电镀、复合电镀及化学镀195

5.1.2 电刷镀205

5.1.3 纳米复合镀213

5.2 气相沉积技术230

5.2.1 真空蒸发镀膜230

5.2.2 溅射镀膜234

5.2.3 离子镀膜240

5.2.4 化学气相沉积244

5.2.5 离子注入248

5.2.6 气相沉积技术的应用与进展251

5.3 摩擦化学边界膜技术254

5.3.1 摩擦化学的基本特征254

5.3.2 摩擦化学边界膜的形成和分析255

5.3.3 摩擦化学边界膜技术及应用256

参考文献262

第6章 表面热处理及高能量密度表面处理技术263

6.1 表面热处理技术263

6.1.1 传统表面热处理技术263

6.1.2 几种新型表面热处理技术266

6.2 表面化学热处理技术268

6.2.1 概述268

6.2.2 普通化学热处理269

6.2.3 真空化学热处理277

6.2.4 等离子体化学热处理278

6.3 高能量密度表面处理技术280

6.3.1 激光表面处理281

6.3.2 电子束表面处理292

参考文献293

7.1 概述295

第7章 表面工程技术设计295

7.2 表面技术的设计与选择297

7.2.1 表面技术设计与选择的一般原则297

7.2.2 表面涂敷技术的设计与选择302

7.2.3 表面强化工艺规程的编制312

7.3 复合表面技术的设计与选择316

7.3.1 复合表面技术设计与选择原则316

7.3.2 以增强耐磨性为主的复合表面技术319

7.3.3 以增强固体润滑性能为主的复合表面技术344

7.3.4 以增强耐蚀性为主的复合表面技术352

7.4 表面工程技术经济分析368

7.4.1 设备的磨损及其补偿368

7.4.2 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374

7.4.3 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381

7.4.4 设备修理、改造与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388

参考文献3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