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专利权的保护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专利权的保护 第2版
  • 尹新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780198179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11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629页
  • 主题词:专利权法-研究-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专利权的保护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知识产权的性质1

目录1

二、专利保护与商标、著作权保护的不同特点3

三、有关国际动向及其启示7

(一)日本的《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和《知识产权基本法》7

1.知识产权的创造8

2.知识产权的保护8

3.知识产权的应用9

4.人才基础的充实9

(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报告10

5.组织保障10

(三)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的报告13

(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14

(五)有关启示15

第一章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21

第一节 专利权的效力23

第二节 不同时间阶段中的专利保护30

一、先用权30

(一)概述30

(二)产生先用权的条件32

1.先用技术的来源32

3.实施和为实施作好必要准备的含义35

2.先用行为的地域和时间限制35

4.公开进行的先用行为对先用权成立与否的影响37

(1)新颖性宽限期与现有技术38

(2)先用权抗辩与公知技术抗辩之间的关系39

(三)先用权的适用范围41

1.实施行为的范围41

2.实施行为的类型43

3.先用权的转让和继承45

(四)新颖性宽限期的国际协调趋势45

1.各国对新颖性宽限期的做法46

2.新颖性宽限期的国际协调49

(1)主张新颖性宽限期的程序要求52

3.协调带来的问题52

(2)对先用权的影响54

二、对发明专利申请的临时保护55

(一)在临时保护期内实施发明行为的性质56

(二)临时保护纠纷的诉讼时效56

(三)临时保护的保护范围57

三、其他时间段中的专利保护58

第三节 经专利权人许可的含义61

一、概述61

二、专利权用尽原则的基本概念62

三、专利权的国内用尽65

(一)专利权用尽原则的理论65

1.首次出售穷尽68

(1)美国最高法院提出的首次出售穷尽理论68

(二)美国的做法68

(2)专利权人首次出售时附加的限制性条件69

(3)首次出售穷尽理论的法律基础71

2.默认许可72

(1)认定默认许可的条件和举证责任73

(2)如何判断一种产品具有非专利用途73

(3)默认许可理论的法律基础76

(4)默认许可的实例77

3.指使制造权82

4.“翻制”行为与专利权用尽原则83

(1)美国的早期判例84

(2)英特尔公司与Cyrix公司之间的专利诉讼86

(3)评述90

(三)对我国专利法有关规定的理解和讨论91

四、专利权的国际用尽95

(一)背景95

1.产生平行进口的原因95

2.TRIPS协议制定前后98

(二)反对和赞成专利权国际用尽的主要理由101

1.从国际法出发的依据和理由101

(1)关于《巴黎公约》第4条之二的规定101

(2)关于TRIPS协议第28条的规定106

2.从其他因素出发的依据和理由107

(1)关于是否损害专利权人利益的问题107

(2)关于是否影响公众利益的问题109

(3)关于是否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的问题110

(三)欧共体对专利权国际用尽的立场111

1.欧共体的知识产权权利用尽原则111

2.欧洲法院112

3.欧洲法院关于专利权用尽原则的重要判例113

(1)Centrafarm v.Sterling案113

(2)Merck v.Stephar案115

(3)Pharmon v.Hoechst案117

(4)Merck v.Primecrown案118

4.评述119

(四)日本对专利权国际用尽原则的立场119

1.关于产品的进口121

(五)我国应当采取的立场121

2.关于产品的出口124

第四节 为生产经营目的126

一、“为生产经营目的”的含义126

二、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行为127

(一)“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专利”的含义127

(二)与“为生产经营目的”之间的关系129

(三)允许的行为类型130

第五节 实施专利的行为133

一、实施专利行为的类型133

二、对产品专利权的保护134

(一)对制造行为提供的绝对保护134

1.基本概念136

(二)专利产品的“修理”与“再造”136

(1)美国最高法院的立场137

2.美国的案例发展137

(2)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有关判决140

3.对我国立场的探讨145

(三)产品的许诺销售146

1.“许诺销售”的含义146

2.许诺销售行为的范围和条件152

(1)许诺销售行为的范围152

(2)许诺销售行为与实际销售行为之间的关系153

(3)许诺销售的必须是专利产品154

3.针对许诺销售行为的法律救济155

1.销售的含义159

(四)产品的销售和使用159

2.使用专利产品的含义163

(1)拥有、储备或者保存专利产品的行为164

(2)专利产品的使用方式165

3.善意第三人的行为166

(1)2000年对《专利法》的修改166

(2)许诺销售行为人的免责问题167

(3)行为人的主观过错168

(4)举证责任170

三、制造方法专利权的延伸保护171

(一)提供延伸保护的必要性171

(二)依照方法专利所获得的产品的含义172

(三)“直接”的含义175

1.欧洲的两种观点175

2.美国的立场177

3.我国应当采取的立场181

(四)延伸保护的特点182

(五)关于制造方法专利权的举证责任183

四、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行为188

(一)法律规定的发展过程188

1.1984年制定的《专利法》的有关规定188

2.1992年修改的《专利法》的有关规定189

4.2000年修改的《专利法》的有关规定190

3.修改后的《刑法》的有关规定190

(二)侵犯专利权行为与假冒他人专利行为的区别195

第六节 药品的专利保护199

一、药品专利与公共健康问题199

(一)制药工业对专利保护的依赖性199

(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202

二、《多哈宣言》的产生与落实205

(一)南非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一场斗争205

(二)《多哈宣言》206

1.《多哈宣言》的产生过程206

2.《多哈宣言》的内容208

3.对《多哈宣言》的理解209

(1)TRIPS协议所有条款的解释原则210

(2)成员授予强制许可的权利211

(3)成员建立其权利用尽体系的自由213

(三)《多哈宣言》的落实214

1.落实《多哈宣言》第6段的可选方案214

(1)基于TRIPS协议第31条(f)的解决方案214

(2)基于TRIPS协议第30条的解决方案216

2.TRIPS理事会达成的解决方案217

三、药品专利权的例外情况221

(一)按处方为特定病人临时配制药品221

(二)药品专利保护期限的例外223

1.药品专利权期限的延长224

2.Bolar例外225

(一)《欧洲专利公约》的规定229

四、医药用途发明的专利保护229

(二)对第二医药用途发明的专利保护方式231

(三)我国的立场237

第二章 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239

第一节 欧洲的有关历史沿革241

一、概述241

二、英国的发展过程242

三、德国的发展过程248

四、欧洲的协调统一进程256

第二节 以权利要求为准的基本条件260

一、专利审批与侵权判断的关系260

(一)明确权利要求的作用和撰写机制263

二、以权利要求为准的基本条件263

(二)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268

(三)总结271

第三节 以权利要求为准的含义273

一、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基本规则273

二、如何确定专利权的类型278

三、用方法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280

(一)用方法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的撰写方式280

(二)保护范围的确定281

1.欧洲专利局的做法281

2.美国的做法282

3.《实体专利法条约》(SPLT)草案的规定284

1.对有关国家立场的评论285

(三)评述意见285

2.对我国应当采取立场的探讨288

四、产品的用途292

(一)权利要求的类型292

(二)保护范围的确定296

1.已知产品的新用途296

2.对产品应用领域的限定299

3.新产品及其用途300

五、权利要求中的用语和符号302

(一)“开放”和“封闭”式用语302

(二)附图标记304

(一)对权利要求进行解释的必要性307

第四节 对权利要求的解释307

一、概述307

(二)对权利要求进行解释的性质308

二、说明书、附图及其他权利要求的解释作用311

(一)对权利要求中措辞含义的理解311

(二)发明的目的和效果312

1.总体分析312

2.发明目的314

3.有益效果319

(三)功能性限定特征321

1.功能性限定特征的可允许性及表达方式321

(2)专利审查与侵权判断立场的协调统一325

2.美国对功能性限定特征的立场325

(1)美国专利法第112条第6款的产生由来325

(3)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的解释方式331

(4)多个功能性限定特征的累积效果334

3.评述和探讨336

(1)对美国立场的评述336

(2)对我国立场的探讨339

三、对权利要求进行解释的实例342

(一)对商业方法权利要求的解释实例342

1.案情介绍343

(1)关于作出临时禁令的条件345

2.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判决345

(2)对权利要求的解释346

(3)专利权的有效性348

3.评述349

(1)关于商业方法获得专利保护的趋势349

(2)对“亚马逊一次点击”专利侵权案件的点评352

(二)对化学术语的解释实例354

1.案情介绍354

2.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权利要求的解释356

(三)产品权利要求与配方权利要求的区别358

1.案情介绍358

2.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权利要求的解释360

3.评述362

(四)专利审批记录对权利要求的解释作用362

1.案情介绍363

2.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权利要求的解释364

第三章 专利侵权行为的认定369

第一节 相同侵权的判断371

第二节 等同侵权的判断374

一、等同原则的必要性374

二、等同原则在美国的发展376

(一)美国最高法院建立等同原则376

1.Winan案376

2.Graver Tank案377

1.成立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背景379

(二)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等同原则的立场379

2.整体等同理论的提出381

3.美国的舆论反响385

4.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其立场的调整387

(1)相同侵权的判断388

(2)等同侵权的判断389

(3)反对意见390

(4)美国公众的反应391

5.对Warner-Jenkinson案的判决392

(三)美国最高法院澄清等同原则395

1.等同原则存在的必要性395

3.关于禁止反悔原则397

2.“全部技术特征”准则397

4.等同原则的适用条件399

5.等同原则的判据400

6.等同原则的判断是事实问题还是法律问题400

7.等同原则的时间基准400

8.结论401

(四)Warner-Jenkinson判决之后的发展402

1.Maxwell案402

(1)案情介绍402

(2)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判决405

2.YBM案408

(1)案情介绍408

(2)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判决409

3.Johnson Johnston案410

(1)案情介绍410

(2)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判决411

(3)法官的支持和反对意见412

4.评述416

三、德国与日本的做法419

(一)德国的理论与实践419

(二)日本的理论与实践424

四、我国适用等同原则的有关问题427

(一)能否忽略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427

1.“部分侵权”和“次组合”理论427

2.“非必要技术特征”理论和“多余指定”原则429

3.“整体等同”理论433

4.结论434

(二)等同原则的其他问题435

1.“全部技术特征规则”的应用435

(1)权利要求中技术特征的划分436

(2)技术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438

2.等同范围的宽窄问题439

(1)开创性发明439

(2)“变劣发明”445

3.等同的判断标准446

4.等同的时间点448

一、禁止反悔原则的含义449

(一)禁止反悔原则的基本概念449

第三节 禁止反悔原则449

(二)修改导致的禁止反悔450

(三)陈述意见导致的禁止反悔452

二、禁止反悔原则在美国的发展452

(一)禁止反悔的理论基础和性质452

(二)禁止反悔原则的两个关键问题456

1.何种修改、陈述会导致适用禁止反悔原则457

2.适用禁止反悔原则对等同原则产生的影响459

(三)对Festo一案的判决461

1.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判决461

(1)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462

(3)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463

(2)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463

(4)对第四个问题的回答466

(5)对第五个问题的回答467

(6)反对派的意见467

2.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469

(1)对等同原则作用的确认469

(2)关于禁止反悔原则的论述471

3.美国专利律师界对其最高法院判决的反响475

4.评论478

(1)美国对专利权人和公众利益的重新平衡478

(2)对申请人申请获得专利策略的影响481

三、禁止反悔原则的实例483

一、公知技术抗辩的法律依据486

第四节 公知技术抗辩486

二、专利技术、公知技术、被控侵权技术之间的关系488

(一)理想情况489

(二)可以适用公知技术抗辩原则的情况之一492

(三)可以适用公知技术抗辩原则的情况之二497

1.宣告专利权无效的两种不同模式499

2.相同侵权成立时能否进行公知技术抗辩502

(1)允许公知技术抗辩的现实必要性502

(2)允许公知技术抗辩的合法性505

(3)允许公知技术抗辩的可行性507

三、公知技术抗辩与禁止反悔原则的比较507

一、问题的提出509

第五节 间接侵权509

二、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做法510

(一)美国的做法510

1.间接侵权原则在美国的发展过程510

2.间接侵权的判断标准517

(1)与直接侵权行为之间的关系517

(2)行为人的知晓与主观意图519

(3)具有非侵权用途的常用商品的含义520

(二)日本的做法522

(三)欧洲的做法524

三、对我国做法的建议528

(一)间接侵权行为与直接侵权行为的关系528

(二)间接侵权行为的行为类型529

(三)间接侵权行为客体与专利技术的关联531

(四)间接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532

第四章 对滥用专利权行为的控制535

第一节 竞争与专利保护机制的协调537

一、概述537

二、美国对其专利政策的审视542

(一)美国在专利与竞争制度之间关系的演变过程543

1.从1890年到1930年期间543

2.从1930年到1980年期间543

3.从1980到2000年期间545

(2)通过《专利权滥用修正案》546

(1)成立专门的上诉法院546

(3)扩大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主题范围547

(4)放松对专利权的反垄断控制547

(二)美国现行专利制度存在的问题548

(三)委员会对改进美国专利法律政策的建议552

1.提高授予专利权的实体标准553

2.改善宣告专利权无效的程序性标准558

(四)评述564

第二节 各国反垄断体制简介568

一、美国的反垄断体制568

(一)Sherman法案568

1.Sherman法案第1条569

2.Sherman法案第2条571

(二)Clayton法案574

(三)美国反托拉斯法的施行方式575

(四)专利权滥用原则与反托拉斯法之间的关系577

(五)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的反托拉斯指南579

1.知识产权保护与反托拉斯之间的关系579

2.对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的反托拉斯分析方法580

三、欧共体的反垄断体系583

(一)欧共体的反垄断法583

1.《罗马条约》第85条583

2.《罗马条约》第86条585

(二)欧共体的豁免方式586

1.条例的适用范围587

2.可以获得批豁免的限制性条款589

3.白色清单590

4.黑色清单592

5.灰色清单593

6.豁免的撤销594

四、日本的反垄断体系594

(一)黑色清单595

(二)黑色和灰色清单595

(三)灰色清单596

(四)白色清单596

五、TRIPS协议的有关规定及其特点597

六、评述602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6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