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根本理论问题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董德刚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205400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根本理论问题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一个理解十分混乱的重大问题2
二、一个具有根本性的理论课题9
三、本书的基本思路和内容提要11
上篇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含义2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多种含义辨析2
一、马克思主义的三种不同含义2
二、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列主义的内涵4
三、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列主义的外延7
四、有关的几个问题辨析12
第二章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16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新释1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纲要33
三、马克思主义其他基本原理42
第三章 全面辩证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46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47
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49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54
四、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57
第四章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标准和意义60
一、马克思主义三个层次的主题60
二、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或根本62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标准68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70
中篇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新时期的发展78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8
一、邓小平理论研究78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103
三、科学发展观研究112
第六章 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视野126
一、从注重经济社会形态到注重技术社会形态126
二、从只重表层特征到更重深层本质127
三、从“社”“资”绝对对立到互相取长补短132
四、开拓认识新视野的主要经验137
第七章 研究所有制问题的新观念140
一、所有制及所有权概念需要深化和拓展140
二、从过分关注“姓公姓私”到首先关注“是好是坏”142
三、从公私对立论到平等竞争、相互促进论145
四、从狭隘二分法到多维视角146
五、当代所有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149
第八章 把握商品价值的新思路153
一、既要肯定劳动的作用,又要承认资产的作用153
二、既要考虑客体因素(劳动和资产),又要考虑主体因素(商品效用)156
三、既要尊重劳动和劳动者,也要重视资产和所有者,还要关注社会需求和消费者158
四、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问题161
第九章 分析阶级和阶层的新角度164
一、划分阶级和阶层的标准具有多样性164
二、评价阶级和阶层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167
三、从只讲对立、激化矛盾到承认差异、促进和谐168
四、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新认识171
第十章 指导执政党建设的新理念178
一、“两个转变”论178
二、“两个先锋队”统一论180
三、“两个建设”论184
下篇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188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188
一、应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列学说中的普遍真理188
二、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包含普适价值189
三、普遍真理和普适价值不限于马列学说198
四、实行当代世界普遍真理和普适价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98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微观机制200
一、结合的构成:“一主两翼”的“三维”结构200
二、结合的前导: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主体素养201
三、结合的起点:运用马克思主义搞清具体实际203
四、结合的过程:实践理念→具体方案→实际行动204
第十三章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宏观实现路径208
一、立足群众实践208
二、遵循分工规律211
三、汇聚集体智慧218
四、广汲文化营养220
第十四章 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的命名、定位和宣传问题221
一、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的命名问题221
二、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的定位问题223
三、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的宣传问题225
第十五章 从人类文明新成果高度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230
一、基本概念释义230
二、以“新”解“马”的必然性232
三、以“新”解“马”的价值235
四、以“新”解“马”的实现路径236
后记239
一、作者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240
二、本书的若干创新之处245
三、主要参考文献247
四、鸣谢249
热门推荐
- 725795.html
- 1581101.html
- 3243074.html
- 678085.html
- 3702022.html
- 1388589.html
- 2586386.html
- 342158.html
- 573480.html
- 3101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42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4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3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3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2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9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95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53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7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2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