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主的学生 学校教学生活中的现实建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晓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4888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90页
- 主题词:中小学-教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自主的学生 学校教学生活中的现实建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2
一、缘起: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2
二、背景:教育内外两方的聚焦5
三、问题:三个基本设问的展开7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0
一、研究的基本旨向:面向“自主”的个体学生10
二、研究的依循范式:方法论意义上的“学生个体”11
三、研究的展开方式:理论建构与实践解读12
第二章 “自主的学生”:历史向往与当代要求17
第一节 回顾与反思:“学生”理想的历史变迁18
一、西方近代“学生”理想的主要线索及其意义18
二、中国“学生”理想的发展线索及其现实更迭37
三、必要的回眸:从教育的原典意义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49
第二节 挑战与应对:当代“学子”的自我命名55
一、背景:“后喻文化”时代的来临及其教育意义55
二、挑战:学生“自我命名”的两种方式57
三、必要的前瞻:从时代的发展趋向拓展学生的理想设定63
第三章 “‘自主’的学生”:理论的确证及其构想65
第一节 多学科视野中有关“自主”的相关研究及其启示66
一、马克思哲学有关“自主”的研究及其启示66
二、社会学领域对“自主”的相关研究及其启示71
三、心理学有关“自主”的研究及其启示76
第二节 教育学语境中学生“自主”的已有研究及其启示80
一、主体教育对学生自主性的研究80
二、教育心理学有关自主学习的研究及其启示82
第三节 “学生自主”的理解方式及其理论构想86
一、“学生自主”的理解方式86
二、“学生自主”的内涵要义88
三、“学生自主”的实践形式90
四、“学生自主”的限度分析93
第四章 “自主”的学生:学校教学生活中的建构与呈现97
第一节 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分类系统99
一、学校培养目标与校训校风99
二、“心照不宣”的学生分类系统101
第二节 学生个体自我设定及其学校生活体验103
一、学生的自我期待及理想设定103
二、学校生活的个人体验及其意义104
三、学生个体成长及其自我体验106
四、关于“我”、“青春”、“飞”的自我宣言111
五、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及教育期待113
第三节 课堂教学生活与教学关系115
一、学生对“学生”的理解115
二、“你”与“我”:师生之间的相互期待116
三、“虚饰”与“表演”:师生“共谋”的公开课122
四、“违规”与“惩罚”:课堂制度与师生冲突128
五、“作业”与“考试”:学习中“不能承受之重”131
六、对学习经验的自我认识与评价135
第四节 班级社会生活与同伴关系138
一、班级文化与学生心态138
二、班级地位与同伴关系140
第五节 几个基本的判断146
一、“学生自主”是存在的,但其表现却是有限的146
二、“学生自主”存在差异147
三、“学生自主”的实现不能脱离具体的教学活动以及师生关系,教师对于学生自主的形成和实现具有直接作用148
四、就当前而言,实现学生精神上的自主比权利上的自主更为重要149
第五章 “自主”的学生:建构方式与现实问题151
第一节 “自主的学生”的两种建构方式152
一、学校教学生活的外在建构152
二、学生个体自我的建构方式158
第二节 可能与现实之间:“自主的学生”的制约因素162
一、教学观念的分歧及其束缚163
二、权利赋予的难为及其阻碍164
三、课程知识的择定及其限制165
四、教学习俗的惯性及其影响166
五、教研制度的趋同及其控制167
第三节 必要的澄清:关于“学生自主”的性质问题168
一、“学生自主”的价值性168
二、“学生自主”的文化性169
第六章 “自主的学生”:作为“一种变革的力量”及其期待171
一、需要转变对“学生”的认识172
二、建构合理的学习哲学172
三、营造现代教学文化173
四、整体优化学校教学生活174
参考文献175
后记180
热门推荐
- 1895621.html
- 2771647.html
- 3574363.html
- 1032963.html
- 3285778.html
- 694771.html
- 2781789.html
- 3702337.html
- 948950.html
- 3828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6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2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9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0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5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1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8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50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0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5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