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文丛 二编 第14册 精神与形式 诗性书写的民国资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文丛 二编 第14册 精神与形式 诗性书写的民国资源
  • 李怡主编;张桃洲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322317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文丛 二编 第14册 精神与形式 诗性书写的民国资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作为精神与形式之资源的「民国」1

卷一15

第一章 早期新诗中的宗教印痕17

一、宗教与新诗:关联的可能17

二、转化、过滤与融汇20

三、态度与主题的双重性24

四、形态与样式27

第二章 歌谣作为新诗自我建构的资源:谱系、形态与难题31

一、歌谣征集运动及其取向31

二、音韵的调试与别样风格35

三、从大众化到民歌体40

四、困境与难题46

第三章 音韵的探测:诗歌朗诵的功能与意义51

一、书斋里的朗诵:新诗语言的试验52

二、读诗会:探索新诗的节奏与韵律55

三、朗诵诗运动:「为朗诵而作诗」59

第四章 导引、偏移与形塑:理论的效应及其局限65

一、理论倡议的效应65

二、写作实践对理论的偏移69

三、错位:在历史与叙述之间73

第五章《少年中国》的形式诗学——以新诗「发生」为背景的考察79

一、音律:形式意识的凸显80

二、译介中的理论渗入85

三、早期新诗坛的杂语共生90

第六章 古典与现代之辨:新诗的第三条道路——以1940年代沦陷区诗人为中心97

一、「沈重的独语」的双重资源97

二、「古题新咏」与格律探索99

三、「晚唐诗风」与象征诗学103

四、「纯诗」:充满张力的知性108

卷二113

第七章 鲁迅与中国新诗的境遇115

一、小引:从鲁迅的评论出发115

二、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与鲁迅的诗观117

三、中国新诗的当前困境与鲁迅的精神传统121

四、简单结语:新诗重建的焦虑及其归宿124

第八章 冯至《十四行集》的存在之思127

一、《十四行集》的两个精神性前提127

二、《十四行集》的内在世界134

三、《十四行集》之后:中国现代主义诗的两条线索145

第九章 「散文性」:重解废名的新诗观153

一、「诗的内容」与「散文的文字」153

二、「乱写」的「诗情」156

三、探求「诗的思维术」158

四、「散文性」:新诗本质的再认识161

第十章 沈从文新诗中的苗文化因素165

第十一章 林庚自然诗理念的生成与意义175

一、从自由诗到格律诗176

二、自然诗:涵纳万物的形式179

三、语言诗化与诗的新原质183

四、「半逗律」和典型诗行的建立187

第十二章 穆旦「新的抒情」与「中国性」191

一、对「抒情」的「放逐」:一段问题史193

二、1940年代诗学场域中的「新的抒情」197

三、「新的抒情」的实践与「中国性」202

第十三章 从里尔克到德里达:郑敏诗学的两翼209

一、里尔克:雕塑品质的生成209

二、德里达:无意识与解构的踪迹214

三、西方资源与中国问题218

卷三221

第十四章 宗教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浪漫品态223

一、浪漫: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的精神遇合223

二、宗教与中国现代文学浪漫品态的历史特征225

三、宗教与中国现代文学浪漫趋向的复杂性228

四、宗教困境与宗教浪漫写作的衰微230

第十五章 1940年代文学对苦难的言说233

一、时代的苦难主题及其言说233

二、隐忍:冻土上的灵魂诉说236

三、沈潜:偏于一隅的生命忧思239

四、敞亮:阳光下的人性呼唤242

第十六章 「个人」的神话:《骆驼祥子》与《约伯记》的比较分析247

一、确立与否证:「个人」观念的分野248

二、「个人」观念和决定论251

三、「个人」观念的话语及其结构253

第十七章 「九叶诗派」的历史形象257

一、背景:命名的可能257

二、命名的美学基点261

三、对话的维度269

后记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