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西北屯田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清代西北屯田研究
  • 王希隆编译 著
  • 出版社: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815824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屯田-农业史-西北地区-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代西北屯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一、清代西北兴屯的历史背景1

二、清代西北屯田发展的条件8

三、军屯、民屯的划分和清代西北五种屯田的性质11

四、史料和研究状况16

1.史料16

2.研究状况24

第二章 兵屯27

一、清代以前的西北军屯27

二、兵屯建置31

1.北路、西路兵屯31

2.新疆兵屯40

三、兵屯的组织形式45

1.屯田大臣45

2.总理屯田提督、屯镇总兵46

3.屯48

四、换班屯兵和携眷屯兵52

五、生产资料的使用和管理56

1.屯地56

2.耕畜58

3.农具59

4.籽种61

六、租制和定额纳租奖惩制度62

七、屯粮的管理和使用66

八、兵屯的衰落及其原因68

第三章 旗屯74

一、新疆驻防八旗的建立74

二、驻防八旗的生计问题与伊犁旗屯的兴办77

三、旗屯制度及其演变80

四、清末旗屯的再建及其制度83

五、伊犁锡伯、索伦、察哈尔、额鲁特四营屯田87

1.锡伯等四营旗制的建立及官兵待遇87

2.锡伯等四营的屯田制度89

第四章 犯屯96

一、犯屯溯源96

二、清代遣罪的构成99

1.原例遣罪100

2.流刑改遣102

3.军罪改遣103

4.免死改遣104

三、清代西北犯屯的发展和分布105

1.北路、西路犯屯105

2.新疆犯屯108

四、隶属于兵屯的遣犯屯田制度113

1.隶属于兵屯的屯田遣犯分为给屯兵为奴和承种份地两种类型113

2.组织形式115

3.屯地牛具籽种的使用管理116

4.租制、定额纳租奖惩制和生活待遇117

五、屯田遣犯的反抗斗争和清廷的防范、镇压措施120

1.起事和逃亡120

2.刺字、正法及对疏纵官役的惩治123

六、屯田遣犯的出路126

1.当兵126

2.返籍为民127

3.落户边地129

七、按民屯例对待的安插户130

1.安插户的来源131

2.安插户的组织管理132

3.安插户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待遇133

八、清末犯屯制度的演变135

1.清末犯屯的恢复及其制度135

2.犯屯制度演变的原因137

第五章 民屯138

一、河西分成制民屯138

1.溯源138

2.创办和分布140

3.组织形式、屯地籽种牛具及租制143

4.衰落及其原因147

二、河西募役民屯148

三、河西实边民屯150

1.实边民屯源于秦汉徙民实边151

2.屯户来源152

3.卫所管理制154

4.屯地牛具籽种和升科157

四、天山北路的实边民屯157

1.屯户的构成和来源157

2.民屯的分布与规模162

3.屯地牛具籽种和升科164

五、天山南路的实边民屯166

1.西四城的招垦166

2.林则徐南路勘垦169

六、清末新疆实边民屯制度的变化173

第六章 回屯176

一、准噶尔割据时期伊犁的维吾尔人农奴制经济176

二、哈密回屯178

三、吐鲁番维吾尔人的屯垦活动183

四、伊犁回屯188

1.屯户的迁徙188

2.伯克管理制191

3.籽种屯地农具耕畜195

4.租制、租率、屯粮的使用及隶属关系196

5.废弛199

五、附考:回屯和兵屯计算单位“分”的区别和各自的含义200

1.回屯与兵屯收获量计算单位“分”并不相同200

2.回屯计算收获量的方法和“分”的含义204

3.兵屯使用的四种“分”的各自含义209

第七章 牧厂 附铁厂211

一、牧厂的设置和发展211

二、牧厂马牛的来源213

1.采买213

2.清哈贸易214

3.孳生分牧215

4.租马牛216

5.伯勒克马216

三、牧厂的组织管理217

1.绿营牧厂217

2.八旗牧厂218

四、均齐赏罚制度219

五、出厂马、牛的用途221

1.拨补屯田221

2.拨补营缺222

3.拨补征军223

4.拨补军台223

5.拨补铜、铅、铁厂224

6.赈恤224

7.变价224

六、牧场衰落的原因225

第八章 清代西北屯田的作用230

一、供给平准大军,节省转输劳费230

二、巩固和加强清廷对西北边地的统治232

1.加强对边地的军事控制232

2.充实边地,推行州县制度235

3.巩固边防,抵御外来侵略237

三、开发边地,促进边地社会经济的发展238

1.水利事业的发展238

2.先进生产技术和农具的推广运用241

3.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经济的兴起242

附录一245

准噶尔统治时期天山北路农业生产的发展、分布与规模245

准噶尔统治时期天山北路农业劳动者的来源和族属253

掳获的战俘和掠取的人口254

维吾尔人254

布哈尔人256

布鲁特人257

哈萨克人257

汉人258

东蒙古人259

强行迁徙的人口259

自愿投奔的人口260

准噶尔本部人口261

清代伊犁回屯研究中的几个问题263

伊犁回屯兴办顺利的原因263

伊犁回屯的性质266

伊犁回屯制度的形成267

租制和租率的形成268

强制隶属制度的形成270

伯克管理制度的形成271

附录二273

清代西北屯田记事273

附录三293

参考引用文献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