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妙语“联”珠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魏义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3867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91页
- 文件大小:135MB
- 文件页数:501页
- 主题词:哲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妙语“联”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道论及道的统领作用1
一、无与道的存在、特征和别名1
二、道之无与“反者道之动”7
三、“道常无为”与“为道日损”12
四、“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与无为而治15
第二章 “巍巍乎!唯天为大”——孔子的天论及天命辨析21
一、“巍巍乎!唯天为大”与人命天定21
二、“巍巍乎!唯天为大”与畏命待命26
三、“巍巍乎!唯天为大”与天命情结31
第三章 “天欲义而恶不义”——墨子本体—道德—政治哲学的三位一体35
一、“天欲义而恶不义”与“天志”35
二、“天欲义而恶不义”与“贵义”41
三、“天欲义而恶不义”与“义政”48
四、“天欲义而恶不义”与墨子哲学的三位一体52
第四章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孟子政治哲学探究54
一、“不忍人之政”的政治理想和价值旨归55
二、“不忍人之政”的行政原则和政治路线56
三、由“不忍人之心”发“不忍人之政”61
四、由“不忍人之政”尽“不忍人之心”63
五、“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的多维呈现67
第五章 “言无言”——庄子语言哲学解读76
一、“道不可言”之言与道76
二、“口不能言”之言与知81
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言与德87
四、“心未尝言”之言与行89
五、“言无言”与庄子的语言哲学91
第六章 “人之性恶明矣”——荀子人性论的四重视界96
一、“人之性恶明矣”的判断论证96
二、“人之性恶明矣”的荀学风采101
三、“人之性恶明矣”的儒家神韵105
四、“人之性恶明矣”的先秦特质111
五、“人之性恶明矣”的中国印记116
第七章 “法者,事最适者也”——韩非的法治思想与行政举措122
一、功多、事半、废私的立法原则122
二、禁心、禁言、禁事的法治境界125
三、法、术、势三位一体的法治路线128
四、奉法、执法、守法的具体操作132
第八章 “必也正名乎”——儒家的语言哲学与社会理想139
一、正名与孔子的语言哲学139
二、正名与儒家的仕途情结143
三、正名与儒家的和谐理念148
四、正名与儒家的价值诉求153
第九章 “物之生也,莫不块然而自生”——郭象独化论发微156
一、“物之生也,莫不块然而自生”与独化的生成模式156
二、“物之生也,莫不块然而自生”与足性的存在状态161
三、“物之生也,莫不块然而自生”与人之生存168
四、“物之生也,莫不块然而自生”与人生实践174
第十章 “造物者岂有心哉”——张湛玄学的要义与诉求180
一、“造物者岂有心哉”与万物“忽而自生”180
二、“造物者岂有心哉”与人之无心肆情185
三、“造物者岂有心哉”与“我无心”之炼心顺性191
第十一章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二程对仁的创新与对宋明理学的奠基197
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与仁之地位的提高198
二、“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与仁之内涵的拓展202
三、“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与仁之境界的升华208
四、“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与宋明理学212
第十二章 “命有两种”——朱熹理学的逻辑构架与人生规划215
一、“命有两种”的形上框架215
二、“命有两种”的基本内容221
三、“命有两种”的人性支持228
四、“命有两种”的人生追求238
第十三章 “致良知”——王守仁哲学的全部秘密249
一、“致良知”的含义250
二、“致良知”与“去人欲,存天理”252
三、“致良知”与成贤入圣255
四、“致良知”与王学神韵257
第十四章 “夫童心者,真心也”——李贽启蒙思想的灵魂与主线263
一、“夫童心者,真心也”与异端、狂者263
二、“夫童心者,真心也”与个性、独立人格266
三、“夫童心者,真心也”与功利诉求275
四、“夫童心者,真心也”与李贽的启蒙思想和人生际遇281
第十五章 “诵说中度一日,便习行中错一日”——颜元读书观的多维透视287
一、理学之虚与世界之实287
二、诵读之虚与习行之实289
三、人生之实与习行为主、读书为辅291
四、习行之实与读书的目的和方法294
第十六章 “造命立命以成其安命”——魏源的造命说与心学取向304
一、“造命立命以成其安命”的哲学语境305
二、“造命立命以成其安命”的人本根基307
三、“造命立命以成其安命”的时代呼唤311
四、“造命立命以成其安命”的操作途径318
第十七章 “百家皆孔子之学”——康有为对诸子百家的整合及其矛盾327
一、“百家皆孔子之学”328
二、“百家皆孔子之学”中的诸子身份336
三、“百家皆孔子之学”中的孔子之学344
第十八章 “凡为仁学者……于中国书当通……”——谭嗣同的经典解读与中学观351
一、“凡为仁学者……于中国书当通……”中的经典352
二、“凡为仁学者……于中国书当通……”中的人物373
三、“中国书”与谭嗣同的中学观403
第十九章 “举其灼然不诬者以质天下”——严复的翻译宗旨与中西互释408
一、“举其灼然不诬者以质天下”408
二、以中学疏导西学414
三、以西学解读中学418
四、中西互释的结论422
第二十章 “研究国学有两条应走的大路”——梁启超的国学理念及意义432
一、国学与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传”433
二、文献学之路435
三、德性学之路446
第二十一章 “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章炳麟的国家观与救亡路线461
一、“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的救亡路线与缘起宗旨461
二、“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的具体途径与国学理念470
三、“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的宗教设想与佛教情结477
主要参考文献487
后记490
热门推荐
- 1628696.html
- 3627653.html
- 3660974.html
- 2642843.html
- 2772261.html
- 3725991.html
- 2036405.html
- 608700.html
- 3552493.html
- 3894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0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0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8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10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0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50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7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9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6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9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