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学类高职高专系列教材 分析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冯务群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93683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药学类高职高专系列教材 分析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1
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2
一、依据测定原理和操作方法不同分类2
二、根据试样用量的多少分类3
三、根据被测组分的含量高低分类4
第三节 分析化学发展趋势5
第二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6
第一节 误差7
一、误差的分类7
二、准确度和精密度8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1
第二节 有效数字及其应用12
一、有效数字13
二、有效数字的记录、修约与运算规则13
三、有效数字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15
第三节 分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16
一、可疑值的取舍16
二、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17
三、显著性检验19
第三章 滴定分析方法概论22
第一节 概述22
一、滴定分析法的特点22
二、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23
三、主要滴定分析方法23
四、主要滴定方式24
第二节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24
一、基准物质24
二、标准溶液25
第三节 滴定分析计算28
一、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29
二、滴定分析计算的基本公式29
三、滴定分析计算实例31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34
第一节 酸碱指示剂34
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34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35
三、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37
四、混合指示剂37
第二节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38
一、强酸(碱)的滴定38
二、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40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44
第三节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47
一、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47
二、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48
第四节 应用示例48
一、直接滴定法48
二、间接滴定法50
第五章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53
第一节 基本原理53
一、溶剂的分类53
二、溶剂的性质55
三、溶剂的选择58
第二节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与应用58
一、酸的滴定58
二、碱的滴定60
三、应用示例62
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65
第一节 铬酸钾指示剂法66
一、基本原理及滴定条件66
二、标准溶液67
三、应用示例67
第二节 铁铵矾指示剂法68
一、基本原理及滴定条件68
二、标准溶液69
三、应用示例69
第三节 吸附指示剂法70
一、基本原理及滴定条件70
二、标准溶液71
三、应用示例71
第七章 配位滴定法73
第一节 基本原理75
一、配位平衡75
二、配位滴定曲线79
三、金属指示剂81
第二节 配位滴定条件的选择84
一、酸度的选择84
二、干扰离子的排除——掩蔽法85
三、配位滴定方式86
第三节 标准溶液88
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89
二、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89
第四节 应用示例90
一、水的硬度及钙、镁含量测定90
二、铝盐的测定90
三、EDTA在其他方面的应用91
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93
第一节 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94
一、条件电位94
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95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96
四、滴定曲线97
五、指示剂99
六、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100
第二节 碘量法101
一、基本原理101
二、指示剂102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02
四、应用示例103
第三节 高锰酸钾法104
一、基本原理104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05
三、应用示例106
第四节 亚硝酸钠法106
一、基本原理106
二、指示剂107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07
四、应用示例108
第九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10
第一节 概述110
一、光谱分析法的基本概念110
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114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115
第二节 基本原理115
一、透光率与吸光度115
二、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116
三、吸光系数117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17
五、偏离光吸收定律的主要因素118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19
一、主要部件119
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122
三、分光光度计的光学性能124
第四节 分析条件的选择125
一、仪器测量条件的选择125
二、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125
三、参比溶液的选择126
第五节 定性与定量分析127
一、定性分析127
二、定量分析129
第六节 紫外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133
一、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33
二、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分析研究中的应用137
第十章 液相色谱法140
第一节 色谱法概述140
一、色谱法的产生140
二、色谱法的分类140
三、色谱法的基本原理141
第二节 柱色谱法142
一、液-固吸附柱色谱法142
二、液-液分配柱色谱法145
三、离子交换柱色谱法146
四、凝胶柱色谱法148
第三节 薄层色谱法149
一、基本原理149
二、吸附剂的选择150
三、展开剂的选择150
四、操作方法150
五、定性和定量分析152
六、应用示例153
第四节 纸色谱法154
一、基本原理154
二、影响Rf值的因素154
三、操作方法155
第十一章 气相色谱法157
第一节 概述157
一、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和分类157
二、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158
三、气相色谱的一般流程159
第二节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59
一、气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159
二、气相色谱图的基本术语160
三、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163
第三节 色谱柱167
一、气-固填充色谱柱167
二、气-液填充色谱柱168
三、毛细管色谱柱171
第四节 检测器171
一、热导池检测器171
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173
三、其他检测器174
四、检测器的性能指标174
第五节 分离条件的选择175
一、分离度175
二、分离条件的选择177
第六节 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179
一、定性分析179
二、定量分析181
第七节 应用示例184
一、药物制剂中乙醇含量的测定184
二、中成药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184
第十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187
第一节 概述187
一、高效液相色谱与经典液相色谱的比较187
二、高效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的比较188
第二节 基本原理188
一、柱内展宽188
二、柱外展宽190
第三节 主要类型190
一、液-液分配色谱法190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191
三、液-固吸附色谱法193
四、流动相的要求和洗脱方式194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196
第五节 应用示例199
一、分离方法的选择199
二、应用示例199
第十三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203
第一节 概述203
一、红外线及红外吸收光谱203
二、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的区别204
三、红外光谱的主要用途205
第二节 基本原理205
一、分子的振动与红外吸收205
二、振动形式206
三、振动自由度与峰数207
四、吸收峰的类型209
五、吸收峰的峰位和影响峰位的因素211
六、吸收峰的强度和影响因素213
七、红外吸收光谱中的重要区段215
第三节 红外分光光度计与制样218
一、色散分光型红外分光光度计218
二、干涉调频分光型红外分光光度计220
三、样品制备221
第四节 红外光谱法的应用223
一、定性分析与结构分析223
二、定量分析227
第十四章 电化学分析法230
第一节 概述230
一、电化学分析法的定义和分类230
二、化学电池的概念及类型231
三、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234
第二节 直接电位法236
一、溶液pH值的测定236
二、其他离子浓度的测定242
第三节 电位滴定法246
一、方法原理和特点246
二、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方法247
三、电位滴定法指示电极的选择249
四、应用示例250
第四节 永停滴定法250
一、基本原理250
二、测定方法252
三、应用示例252
第十五章 其他分析方法254
第一节 质量分析法254
一、挥发法254
二、萃取法255
三、沉淀法257
第二节 荧光分析法258
一、基本原理259
二、荧光分光光度计261
三、定量方法及其应用262
第三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262
一、基本原理263
二、核磁共振波谱仪264
三、?H波谱图与分子结构265
四、应用示例268
第四节 质谱法269
一、概述269
二、质谱仪及工作原理270
三、质谱图与离子类型271
四、质谱图在有机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273
第十六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277
第一节 样品的采取277
一、气体样品的采取277
二、液体样品的采取278
三、固体样品的采取278
第二节 样品的预处理279
一、固体样品的处理279
二、样品的溶解与熔解280
第三节 干扰物质的分离、掩蔽与测定方法的选择282
一、干扰物质的分离和掩蔽282
二、测定方法的选择原则282
三、测定方法的选择示例283
第四节 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284
一、实验数据的记录284
二、分析数据的处理285
三、实验报告285
附录287
附录一 常用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表287
附录二 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常数289
附录三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ap)291
附录四 标准电极电位表(25℃)292
附录五 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表296
附录六 常用溶剂的物理性质表297
参考文献299
热门推荐
- 1722223.html
- 3767956.html
- 2899103.html
- 3748829.html
- 3204707.html
- 557609.html
- 3626225.html
- 2966076.html
- 1135751.html
- 1521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6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5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1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0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9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41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4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9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4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