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要素流动与企业集聚形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映照,龙志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7893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企业经济:聚集经济-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要素流动与企业集聚形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企业集聚:一个古老的话题?1
本书要解决的问题5
第二节 目标与思路8
企业集聚的界定8
要实现的目标10
研究思路10
第三节 方法与内容框架12
方法与工具12
本书的主要内容15
本章小结23
第二章 文献综述27
第一节 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27
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27
产业区特点28
报酬递增30
第二节 产业区位理论31
冯·图能的农业区位模型31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33
区位理论的其他模型36
第三节 波特的国家竞争理论39
波特描述的产业集群39
阶段性发展41
竞争的优势44
产业集群表45
第四节 克鲁格曼的空间经济理论46
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贡献47
空间经济基本理论49
第五节 有关集聚经济的研究51
国外的研究现状51
我国学者的研究60
第六节 一个简要的评述62
本章小结65
第三章 核心—外围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极化理论与核心—外围68
部门极化与区域极化68
增长极(增长中心)理论70
早期的核心—外围概念72
第二节 核心—外围理论的基本思想74
报酬递增与核心—外围模型74
核心—外围模型的假设条件78
短期均衡79
长期均衡81
三种效应83
第三节 核心—外围理论的发展85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核心—外围形成86
企业家作用与企业迁移91
其他学者对C-P模型的发展95
第四节 对核心—外围理论的简要评述102
本章小结105
第四章 企业集聚形成条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一节 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的建立与选择109
理论分析框架的构成109
企业集聚理论框架的选择112
第二节 本书的假设及基本模型122
市场环境122
贸易成本的假设123
经济人行为假设126
均衡方程127
要素报酬128
要素驱动型的企业集聚129
第三节 企业集聚形成的分析框架132
本章小结133
第五章 劳动力要素驱动型的企业集聚第一节 劳动力及劳动力流动理论137
劳动力要素市场137
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141
第二节 劳动力要素驱动的企业集聚145
假设条件145
一些简单结论147
第三节 企业利益驱动下的集聚动力149
第四节 劳动力驱动型企业集聚155
第五节 经验证据161
80年代的民工“潮”161
2000年代的民工“荒”167
本章小结170
第六章 资本要素驱动型的企业集聚第一节 资本及资本流动理论概述173
什么是资本173
资本的报酬175
资本流动176
第二节 基本假设181
第三节 资本利益驱动下的企业集聚182
消费者需求182
生产者定价183
资本报酬184
模型结论187
第四节 经验证据192
石龙的日资企业现象192
台商在大陆IT产业投资区位的演变195
本章小结204
第七章 技术要素驱动型的企业集聚第一节 技术与技术扩散207
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207
技术扩散及其途径210
技术转让的阶段性212
第二节 基于技术人员流动的技术扩散与企业集聚215
模型假设215
模型的推导和结论217
第三节 基于技术转让的技术扩散与企业集聚225
模型假设226
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市场均衡227
模型的结论229
第四节 经验证据232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232
石碣IT业的技术扩散235
本章小结237
第八章 产业链上的要素流动与企业集聚形成第一节 产业结构及其变迁理论241
产业结构变迁的规律241
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因243
第二节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与企业集聚247
模型假设247
模型推导及结论248
第三节 基于上下游联系的资本移动与企业集聚259
模型假设259
模型推导与结论261
第四节 经验证据266
清溪镇IT产业链分析266
顺德家具生产、销售及木工机械产业链271
广东省产业转移战略的启示277
本章小结281
第九章 “社会距离”因素的影响第一节 空间距离的不同表现形式283
区位理论中的空间距离284
萨缪尔森冰山成本286
克鲁格曼描述的空间距离288
空间距离与贸易成本289
第二节 社会文化距离影响的研究概述290
马克斯·韦伯的经典论述290
安佛伦·格瑞夫的经验实证研究296
第三节 社会距离对企业集聚的影响300
不同类型地区劳动力流动特点301
不同类型地区资本流动特点303
不同类型地区技术扩散的特点306
不同类型地区产业分工的特点309
第四节 温州模式:地方文化的魅力312
本章小结318
结论320
本书的基本结论320
我们的贡献322
相关思考与衍生问题324
热门推荐
- 89897.html
- 676525.html
- 1520485.html
- 139394.html
- 2034887.html
- 609327.html
- 3224.html
- 3892662.html
- 80167.html
- 3903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7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2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9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09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9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8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59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34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05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