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体系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1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5
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7
四、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1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高度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13
一、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整的理论体系13
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1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21
一、马克思主义学说经受了历史实践的检验21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22
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24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27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27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29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31
第一节 两种世界观的对立31
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3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34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36
第二节 世界统一于物质41
一、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并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41
二、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46
第三节 物质世界的运动及其存在形式50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50
二、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5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性61
第四节 物质和意识65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5
二、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69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73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78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及其总特征78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78
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82
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86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89
一、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89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96
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102
一、质、量、度102
二、量变和质变105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和多样性108
第四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110
一、辩证的否定观110
二、否定之否定114
三、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17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21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21
一、认识的主体与客体121
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123
三、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126
四、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的反映论的对立128
第二节 认识与实践130
一、实践的涵义130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33
三、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135
第三节 真理143
一、真理的客观性143
二、真理的辩证性149
三、真理的具体性153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157
第一节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57
一、两种历史观的对立157
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63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结构系统167
一、社会物质经济结构167
二、社会政治结构170
三、社会意识结构172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一般规律176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176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83
三、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190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92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199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统治地位的确立199
一、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200
二、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202
三、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确立、巩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地位205
第二节 商品208
一、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要从分析商品开始208
二、商品和商品生产210
三、商品的二因素211
四、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215
五、商品的价值量219
六、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224
第三节 货币226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226
二、货币的职能233
三、货币流通规律238
第四节 价值规律241
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41
二、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243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247
第一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247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247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252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255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255
二、资本的本质和资本的区分260
三、资本主义工资264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267
一、剩余价值率267
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71
三、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72
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277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积累和帝国主义的理论281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281
一、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281
二、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284
第二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287
一、资本有机构成和个别资本增大的途径287
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289
三、无产阶级的贫困化292
第三节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295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形成和加深295
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297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299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后果302
第四节 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306
一、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306
二、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318
三、资本主义最终灭亡的历史命运322
第九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未来发展330
第一节 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由之路330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须经过无产阶级革命330
二、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核心力量334
三、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33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349
一、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认识的发展过程349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内容351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特征35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未来发展363
一、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363
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378
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忠实捍卫者384
后记388
热门推荐
- 3262170.html
- 3176175.html
- 2152572.html
- 2750400.html
- 2917802.html
- 2824546.html
- 2707798.html
- 3506760.html
- 1254422.html
- 3446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4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6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3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1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3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86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6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78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5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