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新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7866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脑血管疾病-介入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脑血管病的分类1
第一章 脑血管病的分类和危险因素 陈光辉,贾伟,徐格林1
一、LSR分型2
二、TOAST分型2
三、OCSP分型3
四、影像学分型4
第二节 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特点4
第三节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5
一、高血压6
二、高脂血症6
三、同型半胱氨酸6
五、糖尿病7
四、吸烟7
六、肥胖8
七、心房颤动8
八、无症状颈动脉狭窄8
九、代谢综合征10
十、酗酒10
十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0
十二、CRP和其他炎症标记物11
第二章 脑血管病的评估和传统治疗方法 陈光辉,贾伟,徐格林13
第一节 脑血管病的评估13
一、脑血管病的影像学诊断技术13
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20
三、脑功能储备的评估25
第二节 传统治疗方法和二级预防27
一、抗血小板治疗27
二、外科治疗33
第三章 动脉粥样硬化 周广怡,刘新峰36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36
一、病因学36
二、病理学特征38
三、发病机制39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41
第三节 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和治疗42
一、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42
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43
第四章 脑血管解剖学 周国庆,张仁良45
第一节 主动脉弓及弓上分支血管45
一、头臂动脉46
二、左颈总动脉46
三、左锁骨下动脉46
第二节 颈动脉及其分支46
一、颈外动脉46
二、颈内动脉49
第三节 Willis环及相关血管54
一、前交通动脉54
二、后交通动脉55
四、基底动脉及大脑后动脉56
五、大脑前动脉56
三、大脑前动脉56
六、大脑中动脉59
七、大脑后动脉62
第四节 椎-基底动脉系统65
一、椎动脉65
二、基底动脉69
第五节 颅内外静脉及硬膜静脉窦69
一、颅外静脉69
二、硬膜静脉窦70
三、大脑静脉73
第五章 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简史 徐格林,刘新峰76
第一节 循环理论的创立76
第二节 血管内介入技术的产生和发展77
第三节 神经介入的发展史82
第六章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的现状和范畴 赵文新,徐格林86
第一节 血管内介入技术的概念86
第二节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的常用方法87
一、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的概念和范畴87
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的研究方法88
第七章 造影剂 徐格林,刘新峰93
第一节 造影剂的简要发展过程93
第二节 造影剂的种类94
一、离子型高渗造影剂94
二、离子型低渗造影剂94
一、心血管反应95
第三节 造影剂相关的并发症及处理95
四、非离子型等渗造影剂95
三、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95
二、电生理反应96
三、过敏样反应96
四、肾功能异常97
五、胃肠道反应98
六、血液系统反应98
第八章 脑血管介入的设备和技术要求 张华军,刘新峰101
第一节 设备条件101
一、概述101
二、DSA工作方式及原理101
三、DSA系统的组成102
一、传统类型DSA设备的进展109
第二节 DSA设备的改良109
二、平板探测器111
三、DSA设备的保养和维护111
第三节 脑血管介入的技术要求112
一、脑血管内介入的技术要求112
二、技术培训113
三、国内脑血管介入培训的途径114
四、脑血管介入小组的人员配置114
第九章 穿刺置鞘技术 吴文涛,徐格林116
第一节 Seldinger穿刺技术116
一、无菌技术116
二、麻醉116
四、Seldinger穿刺置鞘技术注意事项117
三、操作步骤117
第二节 动脉穿刺置鞘技术118
一、动脉穿刺置鞘基本器械118
二、禁忌证118
三、皮穿刺部位的选择118
四、股动脉穿刺置鞘技术119
五、肱动脉穿刺置鞘技术122
六、桡动脉穿刺置鞘技术123
七、腋动脉穿刺置鞘技术124
一、臂静脉穿刺置鞘技术125
第三节 静脉穿刺置鞘技术125
九、动脉穿刺置鞘径路的选择125
八、动脉穿刺置鞘技术的并发症125
二、股静脉穿刺置鞘技术126
第十章 导管和导丝技术 马敏敏,刘新峰128
第一节 导丝的设计原理和种类128
一、导丝的设计原理128
二、导丝的性能130
三、导丝的组成材料130
四、导丝的类型131
五、导丝的选择132
第二节 导丝操作技术134
一、导丝的操作方法134
一、导管的基本结构及设计原理137
第三节 导管的种类及设计原理137
二、与导丝操作有关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137
二、导管的材料138
三、导管性能138
四、导管的种类139
五、如何选择导管141
第四节 扩张和灌洗144
一、扩张器144
二、导管的灌洗144
第五节 导管的操作145
第六节 导管与导丝联合应用技术146
一、血管腔内操作146
二、通过扭曲的血管146
三、通过狭窄的血管147
四、通过严重病变部位148
五、通过闭塞的病变149
六、导管不能通过导丝的处理方法149
七、避免及应对血管夹层的形成150
八、导丝导管交换技术150
九、适时采用透视指导操作151
十、路图的使用151
第十一章 血管内造影术 张仁良,刘新峰152
第一节 影响血管内造影的因素152
一、一般因素152
二、成像方式153
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快速换片血管造影153
五、路图156
四、造影技术156
六、自动高压注射器158
七、自动注射与手动注射的比较159
八、造影剂160
第二节 辐射屏蔽及职业防护162
第十二章 脑血管造影术 殷勤,徐格林163
第一节 经皮插管脑血管造影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63
一、经皮插管脑血管造影适应证163
二、经皮插管脑血管造影禁忌证164
第二节 脑血管造影前的准备164
一、了解病情及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164
二、签署知情同意书164
五、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165
六、术中生命体征监测165
三、术前及术中药物准备165
四、造影剂准备165
七、其他准备166
第三节 主动脉弓造影技术166
第四节 造影导管和导丝的选择及准备167
第五节 选择性脑血管造影169
一、单弯导管170
二、Simmons导管171
第六节 超选择血管造影技术171
第七节 特殊变异血管的造影172
第八节 脑血管造影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常见并发症173
一、脑血管造影时应注意的问题173
二、脑血管造影时的常见并发症和处理174
第九节 血管病变的判断和测量175
第十三章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刘新峰,刘锡棐178
第一节 颈动脉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研究178
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78
二、颈动脉成形及支架置入术178
第二节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操作流程181
一、术前准备和术中监护181
二、介入操作的入路182
三、诊断导管183
四、进入颈总动脉183
五、脑保护系统184
六、球囊预扩187
八、支架放置后球囊扩张188
七、支架置入188
九、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技术要点189
十、相关用药191
十一、总结191
第三节 脑保护装置191
一、远端闭塞装置192
二、远端过滤装置193
三、近端闭塞装置和血液逆流装置196
第四节 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的技术要点197
一、患者的选择197
二、主动脉弓的评价198
三、颈动脉血管造影198
五、指引导管199
四、颈动脉选择性插管199
六、围手术期处理201
七、颈动脉分叉部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202
八、脑保护装置204
第十四章 颈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介入治疗 樊新颖,殷勤,刘新峰207
第一节 颅内动脉病变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后207
第二节 颅内血管的解剖学特点208
第三节 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210
一、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人种的关系210
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211
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特点211
第四节 颅内动脉病变性质和程度的评估211
一、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适应证213
第五节 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13
二、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禁忌证214
第六节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214
一、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发展简史214
二、PTA的定义和原理215
三、操作步骤215
四、注意事项217
第七节 颅内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219
一、颅内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处理219
二、操作步骤220
三、颅内血管支架选择的原则222
四、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223
一、血管破裂224
第八节 颅内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的并发症224
三、血栓形成226
二、斑块破裂、栓子脱落、远端栓塞226
四、穿支动脉闭塞227
五、再狭窄227
六、脑过度灌注综合征229
七、支架移位229
八、血管痉挛229
九、穿刺部位的并发症229
十、导管扭结230
十一、导管及导丝折断230
十二、导管栓塞230
一、椎动脉解剖特点233
第十五章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马玉苹,张仁良,刘新峰233
第一节 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解剖学特点233
二、椎动脉分支235
三、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特点235
四、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解剖变异238
五、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代偿机制238
第二节 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变的流行病学239
一、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及死亡率239
二、危险因素240
第三节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和评估240
一、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240
二、与其他系统疾病鉴别242
三、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的发病机制243
四、对后循环缺血患者进行评估244
第四节 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46
一、后循环介入治疗的适应证246
二、后循环介入治疗的禁忌证247
第五节 椎-基底动脉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247
一、椎-基底动脉成形术247
二、椎-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术248
三、技术路线248
四、短期疗效及长期随访251
五、相关技术问题252
六、双侧椎动脉狭窄或串联狭窄病变253
八、药物涂层支架的应用254
七、如何减少介入手术的并发症254
九、其他动脉入路255
十、未来展望255
第十六章 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 杨昉,贾伟,徐格林257
第一节 动脉瘤的介入治疗257
一、动脉瘤发生的解剖学基础257
二、动脉瘤形成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57
三、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和预后258
四、动脉瘤的诊断方法260
五、动脉瘤介入治疗应考虑的因素261
六、血管内栓塞技术262
七、动脉瘤支架置入术264
二、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265
第二节 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265
一、动静脉畸形的病理生理学265
三、动静脉畸形预后266
四、动静脉畸形的诊断方法266
五、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267
六、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栓塞技术268
七、常见并发症269
第三节 颅内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270
一、颅内动脉夹层发生的原因和临床特点270
二、夹层动脉瘤的影像学特点271
三、椎动脉夹层血管内治疗技术272
一、溶栓治疗的理论依据274
第一节 理论基础和常用方法274
第十七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介入治疗 张仁良,刘新峰274
二、溶栓治疗的种类和特点275
第二节 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接触溶栓275
一、介入溶栓的时机及病例选择276
二、介入溶栓治疗的时间窗276
三、介入溶栓治疗的病例选择279
四、介入溶栓的技术与方法279
五、介入溶栓的药物选择及溶栓药物的研究进展280
六、介入溶栓的并发症281
七、介入溶栓治疗的预后282
第三节 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联合支架植入术283
第一节 脑静脉系统的解剖287
一、脑静脉窦287
第十八章 静脉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朱武生,刘新峰287
二、脑静脉窦内的血液流向288
三、脑部的静脉288
第二节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病因288
第三节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诊断289
一、起病形式289
二、临床表现289
三、辅助检查290
四、诊断293
五、鉴别诊断293
三、抗凝294
二、病因治疗294
一、一般治疗294
第四节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传统治疗方法294
四、溶栓295
第五节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295
一、经颈静脉途径直接溶栓296
二、机械辅助静脉窦溶栓297
三、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297
四、经颈动脉途径溶栓297
五、多途径联合血管内治疗297
六、手术治疗298
七、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98
八、注意事项及技术要点298
九、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预后299
一、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的病变的处理方法300
第十九章 无名动脉、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刘玲,陈红兵,张仁良300
第一节 无名动脉和颈总动脉的介入治疗300
二、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介入治疗的常用器材301
三、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介入治疗的操作过程303
四、无名动脉和颈总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307
五、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支架置入术的联合应用307
六、无名动脉和颈总动脉狭窄外科手术与血管内治疗的比较309
七、关于远端保护装置309
第二节 锁骨下动脉的介入治疗309
一、锁骨下动脉介入治疗的适应证310
二、锁骨下动脉介入治疗的原则311
三、术前评估311
五、介入治疗入路的选择312
四、术中处理312
六、操作技术313
七、球囊扩张支架与自膨胀支架比较316
第二十章 其他血管内治疗技术 李华,徐格林318
第一节 旋磨术318
第二节 旋切术319
第三节 切吸术320
第四节 超声消融术321
第五节 准分子激光动脉成形术322
第二十一章 脑血管介入相关的并发症及处理 徐格林,刘新峰325
第一节 系统性并发症325
一、常见的系统并发症325
二、系统并发症的处理方法326
第二节 穿刺点并发症327
一、概述327
二、常见穿刺点并发症和处理方法328
第三节 介入治疗局部和周围血管的并发症332
第四节 神经系统和终末器官的并发症335
一、概述335
二、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处理方法336
第五节 造影剂相关的并发症338
一、心血管反应338
二、电生理反应338
四、肾功能异常339
三、过敏样反应339
五、胃肠道反应340
六、血液系统反应341
第六节 如何减少介入相关的并发症341
一、选择合适的患者341
二、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案342
三、选择合适的入路342
四、选择合适的器材342
五、及时发现复杂的血管病变342
六、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治理方案343
第七节 介入操作的学习曲线343
一、患者术前心理准备345
二、辅助检查及术前处理345
第一节 术前准备345
第二十二章 脑血管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 张申宁,徐格林345
三、医师准备346
第二节 术中处理347
一、肝素化347
二、去肝素化347
三、脑血管痉挛的处理348
四、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的预防和处理348
五、气体栓塞的预防348
六、造影剂过敏348
五、血压控制349
四、观察神经系统体征和症状349
三、术后压迫和制动349
二、拔出动脉鞘349
一、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349
第三节 术后处理349
六、预防感染350
七、术后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350
第二十三章 血管内介入技术相关的护理问题 刘亚红,徐格林351
第一节 血管内介入手术前后的护理351
一、术前护理351
二、术中监测和护理353
三、术后监护和护理354
四、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护理356
第二节 介入治疗前后的心理问题和护理358
一、介入治疗前后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358
二、介入治疗时的心理护理358
热门推荐
- 1015543.html
- 676749.html
- 1765990.html
- 3024753.html
- 1069761.html
- 2918209.html
- 2840184.html
- 2129349.html
- 577528.html
- 2285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60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49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9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33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8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41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71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8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61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0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