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商代分封制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雪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4670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分封制-研究-商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商代分封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王宇信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商代分封制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1
一 研究意义1
目录1
二 研究方法2
第二节 分封制度研究的概况和本书的主旨5
一 目前分封制度研究的进展情况5
(一)封国方国地理方面5
(二)分封制度方面6
二 分封制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7
(一)封国方国地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7
(一)封国方国的地理方面8
(二)分封制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8
三 本书拟解决的问题8
(二)分封制度方面9
第三节 相关语词申义9
一 “分封”、“封建”一词的起源9
二 “封”字申义10
三 “国”与邦、邑11
四 “国”与姓、氏、族12
五 “方”的本义与方国一词的来源14
六 “方”与国、邦14
第四节 分封制的起源与封国方国区分的标准15
一 分封制的起源15
二 封国方国区分的标准16
(一)判断封国的标准17
(二)判断方国的标准18
第二章 商代分封制度研究(上)22
第一节 商代实行分封制度的背景22
一 内外服制的统治形式22
二 商代直辖区域(王畿)的扩大23
第二节 商代封国产生的途径25
一 作册与称册25
二 奠——对受册命者及臣属者的安置29
三 作邑——为诸侯显贵建立城邑32
一 目前公认的爵称:侯、伯36
(一)侯36
第三节 商代分封诸侯的爵称36
(二)伯38
二 “公”是否是爵称40
三 卜辞“子某”之“子”为爵称的认定41
四 “田(甸)”为爵称的考证45
五 “男”、“任”为爵称的认定47
六 “亚”是否为爵称50
七 卜辞“妇某”之“妇”乃女性的专用爵称53
第三章 商代分封制度研究(下)59
第一节 卜辞贞人为封国首领来朝为官者59
一 有关贞人性质的各种观点59
二 贞人为封国首领来朝职掌占卜祭祀之官60
(一)商代王都及王畿名称的考定76
第二节 商代后期王畿与诸侯国的行政区划76
一 商代后期王畿的行政区划76
(二)商代王畿行政区划的初步形成82
二 商代后期诸侯国的行政区划89
(一)封国的分布区域90
(二)封国行政区划的初步形成93
第三节 商代封国与商王朝的关系99
一 商代封国与商王朝的臣属关系99
(一)政治方面99
(二)军事方面101
(三)经济方面104
(四)宗教祭祀方面106
(一)封国拥有自己的军队108
二 商代封国的相对独立性108
(二)封国有较为独立的经济收入109
第四章 商代封国及其地理分布113
第一节 商代侯国及其地理分布113
一 攸侯113
二 杞侯115
三 除侯116
四 仓(倉)侯117
五 犬侯119
六 垂侯120
七 周侯120
八 先侯122
九 ?侯124
十 ?侯126
十一 侯商129
十二 侯131
十三 竹侯133
十四 侯屯134
十五 侯告135
第二节 商代伯国及其地理分布136
一 儿伯136
三 雇伯137
三 丹伯138
四 伯?139
五 微伯141
六 ?伯142
七 薛伯143
八 伯木144
九 宋伯144
十 伯?145
十一 ?伯147
第三节 商代亚国及其地理分布148
一 亚束148
二 亚?149
三 亚启151
四 亚般152
五 亚戈153
七 亚牧154
六 亚橐154
八 亚万156
九 亚奚157
十 亚醜158
十一 亚臿158
十二 亚?160
第四节 商代子国、妇国及其地理分布162
一 子国及其地理分布162
二 妇国及其地理分布174
第一节 商代北部诸方及其地理分布188
一 北方188
第五章 商代方国及其地理分布188
二 土方189
三 召方191
四 下危193
第二节 商代南部诸方及其地理分布194
一 虎方194
二 林方196
三 危方197
四 廬(卢)方199
五 凤方201
六 目方202
七 ?方203
一 旁方204
第三节 商代东部诸方及其地理分布204
二 盂方205
三 ?方207
四 ?方208
五 人方209
六 方方213
第四节 商代西部诸方及其地理分布215
一 ?方215
二 鬼方218
三 亘方219
四 羌方221
五 ?方224
六 龙方225
七 基方227
八 戉方229
九 子方230
十 湔方231
十一 巴方232
十二 马方233
十三 莞方235
十四 ?方236
十五 井方237
十六 祭方238
十七 缶239
十八 兴方242
(一)商王室的军队250
一 商代方国与商王朝敌对的基础——军队250
第六章 商代方国与商王朝的关系250
第一节 商代方国与商王朝的敌对关系250
(二)商代方国的军队255
二 商王朝与方国战争的原因256
(一)对城邑的掠夺256
(二)对土地、人口的争夺257
(三)对人牲的争夺258
三 商王朝与方国战争的结果261
(一)成为商版图内的地名或族名261
(二)受王册封成为封国262
(三)未受册封,但听任调遣263
一 政治方面264
(一)到朝廷做官264
第二节 商代方国与商王朝的臣属关系264
(二)定期朝觐265
(三)对方国的呼令和由王史266
二 军事方面266
(一)臣属方国有为王戍边的义务266
(二)臣属方国率兵勤王267
三 经济方面267
(一)方国有向商王室进贡的义务267
(二)商王可以到方国中去田猎268
(三)商王可以到方国内垦田268
四 宗教祭祀方面269
(一)商王祭祀时,方国要送祭品助祭269
(二)商王时常在方国内占卜祭祀269
(四)殷先祖不仅是商人的至上神,也是众多臣属方国的保护神270
(三)一些方国首领来朝担任贞人270
(五)西周卜骨的用词及文法也深受商人的影响271
第三节 方国与商王朝关系的特点272
一 不稳定性272
二 较强的独立性273
第七章 商王朝与封国方国的朝聘与监察制度275
第一节 商王朝与封国方国的朝聘、会盟、诅誓制度275
一 从甲骨文“粤”、“聘”看当时的聘问制度275
二 从卜辞“来”、“至”看当时的朝觐制度277
三 从合、会、?看殷商时期的会制279
四 从卜辞“盟”字看商代的盟制282
五 文献记载的商代誓师活动及其特点285
一 从卜辞“监”字看商代对巡守祭祀的监察286
第二节 商王朝对封国方国的监察制度286
二 “立史”——商王在封国方国中建立的使者287
三 从“史人于某”和“四方之史”看商王国对封国方国的统率与监督290
四 从“由王史”、“由朕史”、“由我史”看商代史官的统率职能295
(一)“由”字考辨295
(二)从“由王史”、“由朕史”、“由我史”的内容看“史”的地位和职责296
五 从卜辞“省某”看商王廷对诸侯的监督299
六 从“循方”看商王廷对方国诸侯的监督303
结语310
附录 中文参考书目314
外文参考书目318
引用甲骨文金文著录书名简称对照表318
后记320
热门推荐
- 971173.html
- 2190600.html
- 2200472.html
- 2918987.html
- 2757470.html
- 3262853.html
- 3528374.html
- 590554.html
- 2370104.html
- 36965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46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1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5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2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8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97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91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88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9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