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元代诗学通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查洪德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246MB
- 文件页数:5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元代诗学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元代学术环境与元代诗学1
一、“文倡于下”的文坛特征4
二、大元气象与诗学表现14
三、宽松环境中文人的精神风貌20
四、元人对诗学问题的独特思考23
第一章 元代诗学的发展历程28
第一节 早期与前期诗学29
第二节 中期诗学38
第三节 后期诗学43
第二章 元代诗坛风气论:隐逸与游历49
第一节 隐逸之风50
第二节 游历之风78
第三章 元代诗坛风气论:雅集与题画102
第一节 雅集之风102
第二节 题画之风118
第四章 元代诗学“性情”论132
第一节 刘将孙代表的自然性情论134
第二节 赵文、杨维桢张扬个性的性情论139
第三节 吴澄、虞集“约情归性”的性情论145
第四节“天理民彝”:道学家之诗学性情论150
第五章“性情”论相关诸问题155
第一节 性情与唐宋155
第二节 性情与法度159
第三节 性情与学问164
第四节 性情与风格169
第五节 自乐吾之性情171
第六章 元代诗学“自得”论177
第一节 理学产生以前之“自得”论177
第二节 理学“自得”论185
第三节 诗学“自得”论195
第七章 元代诗学“自然”论208
第一节 对宋人刻意为诗的反思211
第二节 纯乎一真心声:自然人生与自然诗作215
第三节 得自自然:目前之画本,胸次之诗材221
第四节 发自自然:心声所发,自然而然225
第五节 复归自然:句成无迹,篇成无痕229
第八章 元代诗学风格流派论235
第一节 元人之风格意识235
第二节 元人对多种风格之包容244
第三节 风格成因之探讨(上):时与地250
第四节 风格成因之探讨(下):人与诗258
第五节 元人的流派意识267
第九章 元人诗风追求“清和”论273
第一节“雅正”“清和”辨274
第二节尚“清”诗论280
第三节尚“和”诗论291
第四节“至清至和”之诗美理想302
第五节 清与恬淡309
第六节 和与平易316
第十章 由法入于无法:元人诗法论321
第一节 元人论诗重法323
第二节 元人对“诗法”的理解327
第三节从“活法”到“无法”333
第四节 诗法与诗病337
第五节 几种非客观认识之辨正340
第十一章 不二古今:元代诗学“师古”“师心”论348
第一节 元人尚古而非复古349
第二节“师古”诗论355
第三节“师心”诗论362
第十二章 宗法与超越:元代诗学“主唐”“宗宋”论371
第一节 对宋诗发展史的梳理及唐宋诗关系论372
第二节 金末宋季之去宋归唐及对江湖、江西的批判379
第三节 主唐诗论384
第四节 宗宋诗论388
第五节 学唐宋而超越唐宋393
第六节 崇杜诗论396
第十三章 元代诗学鉴赏论403
第一节 鉴赏、鉴赏论与批评论405
第二节 元人之赏玩心态410
第三节 人间诗眼少417
第四节 惟知诗者为不能言420
附录一20世纪元代诗学研究概述426
一、方回及《瀛奎律髓》研究426
二、《唐才子传》及其他诗学著作研究432
附录二 耶律楚材的诗学倾向437
一、崇尚平易自然438
二、崇尚古雅441
三、推重清新雄奇443
附录三 元好问关于诗歌发展之路的思考446
一、《论诗三十首》不能代表元好问的诗学思想448
二、由“真”到“诚”:由唐诗旨趣到宋学精神453
三、“以唐人为指归”包含的宋诗意趣458
四、元好问之后的继续探索461
附录四 关于方回诗论的“一祖三宗”说463
一、方回诗论研究中的局限464
二、“一祖三宗”说的实质466
三、方回自破“一祖三宗”说470
四、余论476
附录五 方回论“格高”与“圆熟”477
一、“格高”与“圆熟”之来处477
二、何谓“格高”“圆熟”481
三、余论489
附录六从《瀛奎律髓》看方回的唐诗观491
一、通达唐宋的诗学眼光492
二、张扬盛唐诗之气象与人格精神496
三、尊杜之实质:“集众美而大成”499
四、推崇盛唐诗之浑成501
附录七 刘秉忠的人格追求与诗风追求507
一、人格:邃冲而有守,安静而无华507
二、诗风:诗如杂剧要铺陈,远自生疏近自新512
参考文献516
人名索引532
后记541
热门推荐
- 552664.html
- 766575.html
- 837964.html
- 320134.html
- 235181.html
- 1832802.html
- 1404187.html
- 3319876.html
- 3544337.html
- 701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08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94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67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06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81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5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0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15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6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