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向乡村善治 乡村治理中的博弈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陶学荣,陶叡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284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农村-群众自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走向乡村善治 乡村治理中的博弈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1
一 农村和农民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1
二 本书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5
第二节 乡村治理研究的基本现状9
一 早期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研究9
二 村民自治的兴起与乡村治理研究9
三 “村治”的乡村治理研究11
四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研究11
五 中国当代乡村治理理论研究12
六 对以往乡村治理研究的反思15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结构17
一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17
二 本书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结构19
第二章 乡村治理的历史与逻辑23
第一节 哈耶克的社会两种秩序:“自生自发的秩序”与“人造的秩序”25
一 “自生自发的秩序”25
二 “人造的秩序”30
三 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32
第二节 乡村治理中的“自生自发的秩序”:自主自治34
一 传统中国的“乡绅”自治:古代中国的乡里制度34
二 新中国的“村民自治”37
第三节 乡村治理中的“人造的秩序”:国家强制性变迁39
一 古代的皇权下沉扩张40
二 近现代的民主国家政权建构43
三 新中国的国家政策介入47
第四节 乡村治理模式的演变:两种秩序的互动博弈49
一 古代的绅权与皇权49
二 近现代的“乡绅”自治与民主国家建构52
三 新中国的“村民自治”与国家政策介入54
第三章 乡村治理中的政策介入61
第一节 政策介入的基本内涵61
一 政策介入的概念61
二 政策介入的方式62
三 政策介入的特征64
第二节 国家政策介入的理论源泉及作用65
一 国家政策介入的理论源泉65
二 国家政策介入的必然性分析67
三 国家政策介入的作用70
第三节 乡村治理中的政策介入失灵分析73
一 乡村治理中政策介入失灵的现象73
二 乡村治理中政策介入失灵的危害76
三 乡村治理中政策介入失灵的原因79
第四节 克服政策介入的路径选择95
一 前提基础——政策自身的完善性95
二 关键环节——基层政府的执行力度102
三 重要观念——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同105
四 条件保障——农村环境的改善110
第四章 乡村治理中的社会拒斥112
第一节 文化拒斥112
一 文化拒斥的内涵、特征与分类112
二 文化拒斥的作用方式——以山东省J县D村和W市L村为例116
三 文化拒斥力量的脉络把握120
第二节 条件拒斥137
一 条件拒斥的内涵和特征137
二 条件拒斥力量的脉络把握138
第三节 社会拒斥的作用路径151
一 作用于政策制定过程152
二 作用于政策执行过程153
三 作用于乡村治理政策的目标群体——农民155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中的博弈分析159
第一节 博弈159
一 博弈论的概念159
二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及分类162
三 博弈论的基本理论164
第二节 制度变迁理论166
一 制度与制度变迁166
二 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与供给强制性制度变迁分析174
三 博弈论视角下制度变迁的研究方法177
第三节 乡村治理制度180
一 治理理论180
二 乡村治理制度181
第四节 村民自治的制度分析182
一 村民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182
二 村民自治制度的变迁187
三 对村民自治制度变迁中的各行为主体的分析191
四 村民自治发展的困境——制度非均衡198
第五节 制度变迁中各方利益的博弈分析204
一 乡镇党委与村党支部之间的博弈分析及对策205
二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博弈分析及对策207
三 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博弈分析及对策210
四 村庄精英和普通村民之间的博弈分析及对策213
第六章 解决当前乡村治理中政策介入失灵的对策218
第一节 完善乡村政策的政策过程218
一 制定科学合理的乡村治理政策218
二 提高乡村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221
三 提升乡村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力”223
四 运用正确的政策执行策略225
五 要做好沟通和宣传工作227
六 扩大乡村居民的政治参与229
第二节 消除乡村治理中政策介入的文化拒斥232
一 加快农村文化环境建设232
二 倾力打造乡村文化新格局233
第三节 化解乡村治理中政策介入的条件拒斥240
一 解决乡村治理中利益主体的博弈240
二 改善乡村的大环境和条件246
三 化解政策介入条件拒斥的配套措施252
第四节 建立良性的互动乡村治理的关系258
一 构建新的社会治理理念258
二 积极推进乡镇改革259
三 建立基层政府与地方社会的利益协调的善治模式263
四 完善相关乡村治理的法律制度体系264
第七章 未来乡村治理模式——走向乡村善治268
第一节 国外及中国台湾乡村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启示268
一 日本乡村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启示268
二 韩国乡村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启示269
三 加拿大乡村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启示271
四 德国和匈牙利乡村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启示272
五 美国乡村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启示274
六 印度乡村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启示275
七 中国台湾乡村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启示276
第二节 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277
一 善治与乡村治理277
二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背景及意义282
三 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的内生性联系284
第三节 未来乡村治理模式——走向乡村善治286
一 未来乡村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287
二 走向乡村善治社会的治理形式分析292
三 乡村治理模式过渡及善治模式的构建297
四 善治模式下未来乡村美好愿景的实现309
附录 新农村善治实践316
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一村一品”促农业经济发展——以江西省赣州市车头镇为例316
乡村社区重建与善治的传统资源——以徽州村庄为例319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善治实践——贵州省锦屏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创新326
主要参考文献331
热门推荐
- 414161.html
- 3773240.html
- 36815.html
- 3558950.html
- 188051.html
- 1291579.html
- 1955956.html
- 1721199.html
- 2978329.html
- 17210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49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5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41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99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21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4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6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4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0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