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跨世纪的农业 中国农业现代化探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占昌,贺耀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10900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跨世纪的农业 中国农业现代化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传统农业盛衰史分析2
第一节 独特的农业环境与社会体制2
一、中国农业独特的选择时空2
二、小农经济萌芽的经济社会条件6
三、自然环境对经济生活的影响9
第二节 高度发达的传统农业经济11
一、传统农业的特征11
二、中国传统农业的确立13
三、辉煌的农业文明20
四、发达的农业帝国26
第三节 牢固的传统农业经济结构29
一、农业第一的政策目标和原则30
二、传统农业生产组织结构34
三、传统农业主要经济关系38
四、传统农业土地关系结构42
五、超强度的农业自然经济性质48
第四节 传统农业的困境与危机53
一、传统农业发展的极限53
二、传统农业衰落的原因58
第二章 传统农业的改造及其效果64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侵入对传统农业的冲击64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生65
二、传统农业经济结构的解体70
三、双重压力下的传统农业畸变75
四、治标不治本的农业改良运动82
五、陷于崩溃的旧中国农业86
第二节 土地改革对传统农业的根本改造92
一、土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93
二、建国前的土地改革96
三、建国后的土地改革101
四、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和意义104
第三节 合作化及人民公社运动下的农业107
一、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08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迅速发展112
三、农业合作化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118
四、人民公社运动对农业经济的影响122
第三章 中国农村的革命性变革的思考130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0
一、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131
二、改革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137
三、生产关系变革所引起的综合效应150
第二节 八十年代后半期我国农业徘徊的深层原因155
一、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155
二、粮食消费和土地资源的不平衡性159
三、对农业发展形势的错误估计162
一、对几种观点的评价和商榷167
第三节 中国农村改革和政策调整的目标167
二、“稳定农业”的思路173
三、“发展农业”的思路180
第四章 世界农业现代化及农业发展新趋势188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及其发展道路选择188
一、什么是农业现代化188
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的选择原则196
第二节 当今世界现代“石油农业”分析205
一、“石油农业”的进步作用206
二、“石油农业”的弊端212
三、是历史的误会,还是必然216
四、“石油农业”不是农业发展的必经阶段227
第三节 农业最先进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与预测233
一、主要国家生物工程技术发展战略234
二、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上的前景238
三、21世纪的农业——生物工程农业247
第五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254
第一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回顾与分析254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254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258
三、21世纪中国农业的战略目标——“生物工程技术”268
第二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立足点277
一、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多种起步方式277
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283
三、弘扬和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292
第三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战略303
一、“合理农业”和农业现代化303
二、“合理农业”的实现形式310
三、90年代末的选择“合理农业”314
第六章 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320
第一节 效益型的农业生产结构320
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320
二、效益型农业生产结构的内容和原则325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及状况330
第二节 建立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330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和对策331
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中小城镇336
第三节 适应社会化、商品化的农村经济体制343
一、所有制、经济体制和经营体344
二、适应农村经济的调控机制和市场体系350
三、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和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355
第四节 科教兴农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障369
一、我国科技兴农的成果与问题370
二、我国农业技术路线的选择376
三、加强和完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组织381
四、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385
热门推荐
- 3202266.html
- 2190955.html
- 1558577.html
- 1181537.html
- 2656318.html
- 3060746.html
- 1564925.html
- 3811486.html
- 2644870.html
- 11247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27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05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39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8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04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71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0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2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7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