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随佛处常安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国凤著 著
- 出版社: 卓格多杰大圆满心髓有限公司
- ISBN:9628019333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心随佛处常安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禅定——带出生命的意义1
第一章 为何禅定2
一 人生的意义在于真正快乐地存在4
二 从「无常」认识人生7
三 「无常」乃宇宙普遍法则9
四 于「无常」中执我,引来种种烦恼和痛苦。10
五 沿著「无常法则」,领悟无我,住于涅槃。13
第二章 禅定的意义和功用18
一 《阿含经》对「定」的界定18
二 我们要熟悉多种静坐技巧,改变生活习惯,导入禅定。19
三 禅定是漫长的路23
四 禅定的终点站是证悟25
五 在修习过程中,禅定带给生命创意,使我们活得更出色。26
第三章 禅定的种类30
一 集中性禅定—「止」31
二 分析性禅定—「观」32
三 止观双运33
第四章 禅定的准备工作36
一 禅定的地点36
二 定时修习禅定,才能得到较佳的效果。37
三 禅定的入门,最稳当是修数息。38
四 初习禅定者应抱的态度40
〔一〕静坐时间要短些40
〔二〕防止昏沉40
〔三〕不要计较成果41
〔四〕有善知识教导42
〔五〕不要对人泄露自己的禅定经验43
〔六〕不要标奇立异,应过著平常的生活。43
五 怎样静坐44
〔一〕大礼拜去除自我中心,让内心觉醒。44
〔二〕提醒自己为何禅定44
〔三〕调身—静坐七式姿势45
〔四〕总结静坐时得到的领悟48
〔五〕把佛陀的教法,带入禅定。48
六 静坐时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9
〔一〕掉举49
〔二〕昏沉51
〔三〕麻痺或因静坐姿势不当而引起52
〔四〕出现奇怪的幻像53
〔五〕半途而废53
二 禅定实战——阿含禅法的现代诠释55
第一章 数息观56
一 释尊禅修的不二法门56
二 训练集中力57
三 对妄念采取不理睬,不压抑和不受吸引的态度。58
四 观想的启示59
五 留意呼吸的过程和期间的感受59
六 留意腹部的起伏也能达到良好的禅定效果60
第二章 体认心性本净62
一 观察内心的清澈,从而改变由内心衍变出来的虚假世界。62
二 内心觉察力使事物显露空性63
三 如何呼吸和观想64
第三章 观察自己心灵的记录66
第四章 五蕴皆空的禅修法68
第五章 为自己生命的意义定向74
第六章 对死亡的观察80
一 死亡的必然性80
〔一〕任何人必定会死亡81
〔二〕步向死亡,寿命每日缩短。82
二 死亡的突发性82
〔一〕我们不能确定何时死亡83
〔二〕死亡的多元性84
〔三〕人类生命本来很脆弱85
三 只有修炼心灵,才可帮助我们面对死亡的来临。87
〔一〕只有不再执我,才明白死亡不是终结,而是一个过渡。88
〔二〕只有不再依恋执著出来的自我,才会离开恐惧。89
〔三〕只有爱心、智慧和忍耐才会在我们死亡时派上用场。90
第七章 观察无常92
一 变幻无常是事物真实的相状92
二 以自己身体开始无常观93
第八章 观苦96
一 释尊的四谛学说96
二 体证空性,透彻痛苦。97
三 观苦的步骤101
〔一〕观察人生表象性的痛苦,肉体和精神上的活动状态。101
〔二〕观察无常所带来的缺憾101
〔三〕我们要观察人类饱受痛苦折磨的普遍性102
〔四〕以慈悲宽容处世,以正见来解开世事无常给自己带来的心结。104
第九章 平等视众生106
一 因为有自我中心的执著,便产生「朋友」、「敌人」和「陌生人」的分别。106
二 人会改变,环境也不例外。108
三 以「菩提心」来代替「分别心」,平等关怀每一个人。108
四 平等视众生,处世无「分别心」。111
第十章 精论数息,提高集中注意力。112
一 为何重视数息观112
二 如何进行数息禅修114
〔一〕准备工作114
〔二〕四个阶段116
〔三〕特别留意不同阶段的衔接120
〔四〕平静地出定121
三 数息效应——高度集中力122
四 智慧和爱心使我们心灵和谐,加上数息禅修培养的集中力,便能体证真实。123
三 安那般那念禅修法门的前行125
第一章 修习安那般那念所需的助缘126
第二章 修习安那般那念的实质准备130
第三章 进入高级禅修阶段时要具备的助缘132
第四章 修习安那般那念的正确坐姿134
第五章 修习安那般那念的前行136
一 熟习数息136
二 透过数息来控制呼吸的快慢、长短和粗细。137
四 安那般那念禅修法门的正行139
第一章 身的修持140
一 长呼吸的训练146
二 短促呼吸的训练147
三 要完成体验整个气息身的训练148
四 宁静气息身行150
五 进入第一层三摩地154
六 对身的修持的一些忠告159
第二章 受的修持160
一 体验喜161
二 体验乐165
三 体验心行—喜和乐167
四 使感受平静下来170
第三章 心的修持174
一 一些提醒的说话174
二 体验心灵175
〔一〕无论在任何时间,也要体验和观察心的状态175
〔二〕了解现在的心灵有否受到污染175
〔三〕检视自己是否如阿罗汉般具有超越的心灵178
〔四〕内心是否集中178
〔五〕内心是否处于无执的状态179
〔六〕透过体验心灵,我们能明白自己。179
三 内心产生快乐180
四 思想进入三摩地182
〔一〕三摩地基本法则182
〔二〕三摩地有三种特质182
〔三〕三摩地不一定是要处于静坐状态。183
〔四〕成为精神稳定的人。184
五 心灵的解脱185
〔一〕心灵的枷锁—执著185
〔二〕执著带来五种障碍185
〔三〕学习内心的解脱187
〔四〕内心不执著187
〔五〕认识我执带来痛苦187
第四章 法的修持190
一 无常的冥想191
〔一〕透过静坐中的冥想,了解六种「无常」。191
〔二〕「行」的无常。193
〔三〕从无常中体会到「苦」、「空」、「无我」,因此而体会到「如实」。193
〔四〕从「苦」、「空」、「无我」、「如实」认识佛法可贵之处。194
〔五〕认识无常,溶化依恋。194
二 冥想依恋和执取逐渐消失195
三 学习和冥想止息痛苦196
四 归还大自然197
第五章 修习安那般那念的总结200
一 身观:平复情绪200
二 受观:严治渴求201
三 心观:正确地运作202
四 法观:虚妄和非虚妄202
第六章《安那般那念经》现代白话翻译204
热门推荐
- 2006969.html
- 2278800.html
- 3544003.html
- 696206.html
- 3574742.html
- 590658.html
- 1137226.html
- 1684765.html
- 3075222.html
- 6205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06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7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9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2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53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0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8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77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5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