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丝绸之路的起点 西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丝绸之路的起点 西安
  • 赵荣,秦中朝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三秦出版社
  • ISBN:978755181227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494页
  • 主题词:西安-概况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丝绸之路的起点 西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壹 天府之国 中国长安1

一、山高水长,沃野千里——古人选择长安建都的关键因素1

二、“关中”之“关”:“四塞以为固”2

三、长安之水:“荡荡乎八川分流”4

四、长安福地,终南捷径——终南山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生态7

五、秦岭的名称出处——“秦岭,天下之大阻也”辨误10

六、离离之古原——承载着长安文化的历史记忆13

七、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17

贰 历史悠久 文明源脉21

八、中华文明的起源——传说时代21

九、中华民族根源文化的基石——上古三代时期22

十、关于人类起源的古老传说24

十一、炎帝和他的传说时代25

十二、黄帝和他的传说时代28

十三、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蓝田猿人35

十四、半坡人——迄今发现最早的一批西安原住民代表36

十五、姜寨村落遗址——迄今发掘的中国新石器时期面积最大的一个遗址39

十六、杨官寨遗址——拥有巨大环壕的超级聚落41

十七、半坡人、姜寨人的生存方式——仰韶文化的特征解析43

十八、西安地区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长安客省庄文化特征解析49

十九、炎黄时代的历史学解释52

二十、西安的繁盛时期——十三王朝55

叁 凤鸣岐山 赫赫宗周59

二一、解码《诗经·大雅·生民》——探究后稷及其时代的社会记忆59

二二、周原膴膴,凤鸣岐山——周王朝兴业的根本之地64

二三、何为周——周王朝的历史简说69

二四、利簋——3000多年前那一场周武革命的见证74

二五、丰京和镐京——西安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国都76

二六、分邦建国——封建宗法制的形成80

二七、制礼作乐——礼乐文明的定型83

二八、井田制——孟子笔下的圣人之治88

二九、儒家五经——周人最宝贵的文化遗产90

三十、何尊——青铜器之乡的镇国之宝92

肆 九都八迁 大秦一统101

三一、不其簋和秦公簋——秦人艰难创业的历史见证101

三二、平王东迁——周人之祸,秦人之福。103

三三、东进序曲——秦人开疆拓土的历史轨迹105

三四、称霸西戎——秦穆公的传奇108

三五、春秋末至战国初的秦国110

三六、商鞅变法——中国封建社会法制建设的典范112

三七、咸阳——从王都到帝都的演变114

三八、咸阳与咸阳宫殿117

三九、阿房宫——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宫殿123

四十、咸阳的苑囿园池——王公贵族休闲娱乐的好去处132

四一、客卿——秦国的人才强国战略137

四二、秦的经济——以农为主的多种经营体系141

四三、咸阳诸市——居民生活的保障144

四四、四方辐辏——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146

四五、秦之列士——秦国历史上躲不开的几位人物及其事迹154

四六、六王毕,四海——秦王政的统一之战158

四七、直属中央——秦朝“内史”及其管辖地163

四八、秦都咸阳的渭南区——兼论长安作为地名的来历164

四九、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的帝国威容166

五十、短命帝国的遗产——影响中国历史的秦始皇大事件169

五一、秦朝灭亡,秦咸阳的毁灭182

五二、唯“大”尚“多”——秦人的风格和价值观184

伍 汉并天下 立都长安189

五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秦末的混乱和汉王朝建立189

五四、大成若却——西汉初期的儒生政治及其实践192

五五、定都长安——关于洛阳还是关中的选址辩论之后195

五六、汉长安城简史197

五七、汉初朝政的中心——改建秦宫形成的长乐宫、未央宫200

五八、“先宫后城”的城建模式以及“斗城”的形成204

五九、汉武帝大兴土木——建章宫、上林苑和昆明池208

六十、城与郊,街与陌——汉长安城完整的建制与规模216

六一、长安市民生活的缩影——汉长安城的闾里、大市和九市221

六二、文韬武略——影响西汉历史的几个大事件224

六三、汉家陵阙及其艺术——汉朝帝陵考古所揭示的文化辉煌230

六四、新莽改制——历史的悖论造成的悲剧240

六五、完善的长安城——长安的祭天坛庙与新莽时期增修礼制建筑之后242

六六、“凿空”西域——张骞之于丝绸之路开辟的贡献252

六七、大英雄——东汉班氏家族在西域的传奇事迹255

六八、长安城的毁灭——赤眉军的报复性破坏267

陆 五胡交融 隋定大兴271

六九、东汉的建立和贵族政治271

七十、流离失所的君王——东汉献帝西迁长安以及长安城的劫难274

七一、承载晋祚,勉为其难——西晋愍帝在长安的苦难岁月277

七二、短暂的辉煌——五胡十六国时期定都长安的王朝历史概述280

七三、萧索兮长安——东汉至北周时期的长安城286

七四、隋大兴城——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288

柒 东方之都 盛唐长安291

七五、长安城的辉煌——唐都的气象和坊里布局291

七六、长安城的政治枢纽——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三内294

七七、东贵西富,南寒北禁——唐代长安城的居民结构分析300

七八、“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都长安城的设计布局及与汉长安城相比较的城市特征304

七九、唐长安的繁荣——以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为基础308

八十、“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长安的人口和城市管理313

八一、长安郊区的园林和山庄别墅——唐代权贵阶层与士大夫的家产和私邸318

八二、大唐风韵——开放的社会、胡化之风和昌盛的文脉321

八三、因势利导,巧夺天工——隋唐长安城及园林建筑的特色327

八四、唐朝长安宫廷的娱乐文化334

八五、唐长安城的毁灭和保存至今的遗迹341

八六、汉唐长安东郊的祭祀、习俗和传统文化活动348

八七、汉唐漕运与长安的物资供应359

八八、现实中的唐人——社会习俗与生活362

八九、丽人行——开放的唐代风气和长安妇女的审美情趣365

九十、唐代的风范——博大包容开放进取的唐人精神368

九一、望不尽的繁华,说不出的伤感——唐帝国的兴盛及衰亡373

九二、金珍银英——巧夺天工的唐代金银器381

九三、唐墓壁画——潜藏在古墓中一千多年的国画真迹386

九四、依山为陵——傲视天下的大唐帝王气势392

九五、文明交往的见证——遣唐使与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396

九六、考古为证——大唐西市与丝绸之路的繁荣404

九七、高山仰止——楼观台与《道德经》的传播及道教发源地409

九八、佛法东渐——佛教在长安的传播与翻译中心的奠定413

九九、佛都长安——佛教六大宗派的祖庭和佛教圣地法门寺416

一〇〇、包容共存——景教等外来宗教在长安的传播和发展425

捌 西部重镇 西安肇兴429

一〇一、唐代余韵,长安情节——唐以后至元朝时期对于长安城的修复429

一〇二、斡耳朵——西安浐灞生态区内的一座元代王宫432

一〇三、“天下第一藩”——明朝的西安府以及秦王十三陵436

一〇四、经略西北的重镇——陕西作为行政区划的演变及其历史定位443

一〇五、西安碑林——中国石书的经典宝库447

一〇六、经世致用——北宋横渠先生的关学及其影响451

一〇七、古调独弹——中国最古老的戏曲秦腔所展示的陕西精神457

一〇八、近代的西安革命和现代记忆460

主要参考书目469

跋:寻找古都的文明记忆4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