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文化传承的历史透视 明治前启蒙教材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谭建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6975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早期教育-教材-研究-日本-近代;早期教育-对比研究-中国、日本-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日本文化传承的历史透视 明治前启蒙教材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教育的历史连续性与启蒙教材1
第二节 日本传统启蒙教材的概念界定5
第三节 日本传统启蒙教材的研究概述9
第四节 日本传统启蒙教材的研究意义16
第二章 日本传统启蒙教材的历史概观22
第一节 萌发阶段——平安时代的启蒙教材22
一、日本文字教育的出现与发展23
二、《明衡往来》及早期启蒙教材25
三、早期启蒙教材的特点27
第二节 成长阶段——中世的启蒙教材28
一、中世的政治以及文化背景28
二、中世启蒙教材的发展与分类30
三、中世的主要启蒙教材33
第三节 繁荣阶段——近世的启蒙教材36
一、启蒙教材繁荣的社会基础36
二、近世启蒙教材的兴盛39
三、近世启蒙教材的主要特征43
四、近世的主要启蒙教材45
第四节 衰退阶段——明治时代初期的启蒙教材47
一、“和魂洋才”的文化价值观与启蒙教材的最后发展48
二、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启蒙教材的衰退50
三、明治时代初期的主要启蒙教材53
第三章 日本传统启蒙教材的编撰形式55
第一节 书信文简集的定型与发展56
一、书信文简集的定型56
二、书信文简集的发展57
第二节 对汉诗、韵文的模仿与借鉴59
一、对汉诗形式的模仿59
二、对三字经形式的借鉴60
三、对千字文形式的借鉴62
第三节 本土特色编撰形式的出现与使用65
一、家训形式的使用65
二、式目形式的使用68
三、伊吕波歌形式的使用69
四、和歌形式的使用70
第四节 插图、注解形式的发展72
一、插图形式的发展72
二、注解形式的发展75
第四章 日本传统启蒙教材的教学内容78
第一节 文字词汇知识78
一、集中识字79
二、分类学词83
第二节 道德规范知识89
一、尽孝尽忠90
二、勤奋好学95
三、注重礼法98
四、处世哲学100
第三节 地理、历史知识103
一、地理知识104
二、历史知识108
第四节 职业技术知识116
一、农业型116
二、手工业型119
三、商业型120
四、综合型123
第五节 自然科学知识124
一、数学知识125
二、植物与生理知识128
三、天文知识130
四、理学知识133
第五章 传统启蒙教材与儿童启蒙教育138
第一节 儿童启蒙教育的客观规定因素139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启蒙教育139
二、幕藩政治体制与启蒙教育148
第二节 儿童教育观的发展155
一、中世的儿童教育观155
二、近世的儿童教育观165
第三节 启蒙教材的编撰者与使用者172
一、编撰者的身份嬗变172
二、使用者的变化180
第四节 使用启蒙教材的教育机构188
一、寺院188
二、寺子屋192
第五节 儿童启蒙教育的课程与课堂教学199
一、教育课程199
二、课堂教学210
第六章 传统启蒙教材的主要功能217
第一节 启蒙教材的育人功能217
一、生活和生产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指导218
二、社会规范的传递225
三、社会角色的培养230
第二节 启蒙教材的社会功能238
一、政治功能239
二、经济功能251
三、文化功能255
第七章 中日传统启蒙教材比较259
第一节 两国启蒙教材的相似性260
一、日本对中国启蒙教材的引进与模仿260
二、对伦理道德培养的重视262
三、鲜明的世俗性特征264
四、多元化和专门化的发展趋向266
第二节 两国启蒙教材的差异性268
一、本土化的发展特征268
二、价值取向:“应试主义”与“能力主义”270
三、对西学的引进:迟钝与积极275
四、在两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不同278
第三节 中日传统启蒙教材的交流——以《三字经》为例281
一、《三字经》在日本的流布282
二、《三字经》在日本的衍变285
三、中日文化交流的特点288
第八章 结语与思考292
一、传统启蒙教材在日本教育史上的作用与意义292
二、传统启蒙教材与近代日本教育的发展296
三、传统启蒙教材与日本人的行为模式302
四、对传统启蒙教材研究的反思:传统文化的价值重估311
附录317
一 本书所用表格317
二 日本传统启蒙教材选318
《实语教》318
《童子教》320
《女诫插图女实语教·女童子教》324
《本朝三字经》329
《皇朝千字文》332
《明衡往来》336
《今川状》343
《女童专用女今川》347
《子供早学问》350
《东海道往来》354
《万物名数往来》357
《商卖往来》363
《农家手习状》367
《穷理捷径十二月帖》369
参考文献380
后记386
热门推荐
- 53276.html
- 894103.html
- 140960.html
- 1746045.html
- 2515124.html
- 896609.html
- 3347733.html
- 34516.html
- 3394087.html
- 11471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33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21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7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8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2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5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45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41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1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4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