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1500-1840儒学在欧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成权,詹向红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0816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儒家-思想史-研究-欧洲-1500~180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1500-1840儒学在欧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上编 儒学西传的背景第一章 1500年前后的中国和欧洲1500年:世界历史的分界点18
1500年之前:中国和欧洲的相对隔离19
“丝绸之路”与“香料之路”26
奥斯曼帝国:欧洲人陆上东进的新障碍28
“寻找契丹”:“大航海”的目标29
1500年之后的中国和欧洲31
第二章 葡萄牙:第一个与中国觌面的欧洲国家印度航线的开通38
香料:葡萄牙人海外扩张的动力41
占领马六甲44
觊觎中国45
占据澳门47
欧洲人纷至沓来50
第三章 “宗教改革”与耶稣会士来华海上“十字军”东征54
基督教的“普适”价值观55
奥古斯丁57
阿奎那59
征服:传播福音的手段62
“宗教改革”与耶稣会的成立64
基督教来华的先驱67
沙勿略:基督教的“远东开教”者70
传教士蜂拥来华73
第四章 “利玛窦规矩”范礼安:耶稣会“适应”策略的筹划76
罗明坚:“适应”策略的最早实践者79
利玛窦:中西文化交流的新开拓82
“利玛窦规矩”85
《交友论》:利玛窦第一篇中文著述87
援儒证“天”:利玛窦的“天学”观92
第五章 “中国礼仪”之争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礼仪”之争99
“译名之争”101
“礼仪”之争103
政教抗衡106
“礼仪”之争之后110
下编 儒学在欧洲第六章 儒学西传欧洲儒学何时传入欧洲?121
沙勿略眼中的中国道德风貌121
蒙田:关注过中国儒学?122
门多萨与《中华大帝国史》124
《绝妙论文》:向欧洲介绍儒学的最早作品129
利玛窦与儒学西传131
利玛窦的“儒学观”(一):“儒教”131
利玛窦的“儒学观”(二):原始儒学与宋明儒学的区分134
利玛窦的“儒学观”(三):程朱理学与“王学”137
儒学经典在欧洲的译介142
《明心宝鉴》:第一部西译的“中国哲学著作”?142
“四书”、“五经”的最早翻译144
传教士对儒学的译介146
白晋:“奉旨”研究《易经》151
第七章 关于“理”的争论马勒伯朗士与培尔在“理”上的分歧159
龙华民对“理”的理解159
马勒伯朗士其人及思想161
《有关神的存在和性质的对话》165
马勒伯朗士所理解的“理”168
比埃尔·培尔:“无神论”的中国172
莱布尼兹与中国儒学175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177
莱布尼兹对中国的了解182
《〈中国近事〉序言》论中国185
《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与“理”189
二进制与《易经》194
沃尔夫的“自然道德”198
沃夫的生平与思想198
沃尔夫与中国哲学200
《关于中国人道德学的讲演》202
第八章 儒学与欧洲“启蒙运动”康德论“启蒙运动”207
英国“自然神论”与儒学212
“自然神论”在英国的兴起212
英国“自然神论”者与儒学215
伏尔泰:欧洲的孔夫子219
伏尔泰“儒学观”的形成224
从《人类思想史新提纲》到《风俗论》226
《路易十四时代》231
《哲学辞典》234
《自然法赋》236
《中国孤儿》237
魁奈:又一个“欧洲的孔子”240
重农学派243
魁奈与中国245
《中国的专制制度》246
杜尔哥实验失败和重农学派的终结251
第九章 欧洲学者对儒学的批评和排拒孟德斯鸠:最先批评中国的启蒙思想家256
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批评257
伏尔泰、魁奈对孟德斯鸠的反驳261
如何看待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批评263
孟德斯鸠对儒学的态度265
狄德罗对中国的批评 卢梭附267
“百科全书派”268
狄德罗的“中国观”和“儒学观”270
卢梭对中国的批评275
英国:对中国和儒学的批评和排拒277
初识中国277
对中国和儒学的批评282
笛福笔下的中国形象284
德国:对中国及儒学的批评与排拒292
对中国的复杂态度292
赫尔德对中国的否定295
康德谈中国297
黑格尔对中国和中国儒学的批判298
谢林的“神话哲学”300
费尔巴哈与儒学303
结束语305
后记310
热门推荐
- 2675363.html
- 3883910.html
- 2639842.html
- 918314.html
- 2211173.html
- 972385.html
- 802753.html
- 1363461.html
- 89583.html
- 4452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4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1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82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30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5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5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80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2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2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