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畅谈东方智慧:季羡林、蒋忠新与池田大作鼎谈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季羡,蒋忠新,池田大作著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 ISBN:962276337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畅谈东方智慧:季羡林、蒋忠新与池田大作鼎谈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章 与近现代史共生1
1.开辟未来的对话3
汤因比博士3
2.经历5
童年时代5
母亲的回忆6
母与子的“纽带”8
青春时代9
友谊的“纽带”11
3.苦守节操的德国留学时代12
留德十年12
印度佛教史研究14
战争的悲惨15
战争的伤痕16
4.惊涛骇浪18
“文化大革命”18
“走资派”的帽子19
《罗摩衍那》的翻译21
再攀高峰22
5.恩师的存在24
言行一致24
对邪恶的愤怒25
培养接班人27
教育与教师28
6.文章的力量30
散文的世界30
好书与坏书32
7.中印学的顶梁柱34
那烂陀的佛教遗迹34
都城长安36
8.自然观、宇宙观38
“天人合一”38
人生最重要的是甚么?39
9.给青年的赠言40
慈悲与博爱40
为人之道41
“尊师爱生”、“师弟不二”43
“创造价值”的大道44
发扬东方文化45
10.周恩来总理48
微笑的会见48
11.学术交流49
在北京大学的演讲49
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交流50
注释52
第一章 释尊使用的语言57
1.季羡林博士的贡献59
古语与新语的分类59
推断经典编撰时期的标准60
2.用民众的语言说话62
关于《律藏》中的“自己的语言”62
不同的学说63
“比丘自己的语言”64
经典所表示的释尊的思想65
3.佛教教团存在的意义67
为民众的宗教67
释尊在不平等社会中的立场69
众生平等的“绿洲”71
4.摩揭陀语和半摩揭陀语73
阿育王的碑文73
东印度的共同语74
注释75
第二章 《法华经》的起源——批判“大乘非佛所说”论77
1.《法华经》所使用的语言79
梵文化以前的俗语成分79
反映释尊的语言80
2.“大乘非佛所说”论82
来自部派佛教的批判82
中国、日本的情况83
实证的原始经典研究84
正确反映释尊的思想86
3.小乘经典和大乘经典的源流87
原始佛典的存在87
口授口学是佛典的基础88
4.口传经典化89
编纂《法华经》的时代和思想状况89
重要的教说要默记91
5.《法华经》的思想价值92
表达释尊的“真意”92
各种“法华经”94
菩萨精神95
注释97
第三章 《法华经》的传播——印度、中国、日本99
1.指出“经中之王”的根据101
写本所证明的历史事实101
龙树和世亲都重视《法华经》103
2.从印度传到西域、中国103
丝绸之路是“宗教之路”103
各民族信仰《法华经》104
3.传到中国106
敦煌106
《法华经》的汉译本108
4.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华经》110
传达经典真义的名译110
汉译本中的定本112
5.天台大师的出现113
以《法华经》为宝典113
“一乘思想”明确化114
6.民间的《法华经》信仰115
观音信仰的普及115
作为《观音经》而独立的经典116
7.在日本的传播117
圣德太子与鉴真和尚117
传教大师与日本天台宗120
8.日莲大圣人与《法华经》121
民众佛教的确立121
“立正安国”122
注释124
第四章 法华思想的展开与发展127
1.牧口第一任会长与创价学会129
创价学会的成立129
“创造价值”的思想130
2.第二任户田会长的“悟达体验”132
“佛就是生命”132
“地涌菩萨”的自觉133
3.池田第三任会长的足迹134
创价学会对和平的贡献134
不断推进中日友好138
4.对佛教学的学术贡献139
《法华经》抄本研究139
建立“法华经学”141
注释143
第五章 人性与社会145
1.“性善论”、“性恶论”147
“天”的观念147
孟子的“性善论”149
荀子的“性恶论”150
“本能”与“善恶”151
2.佛教的“缘起思想”153
“五阴假和合”的法理153
节制“本能”154
大乘佛教的“菩萨道”156
3.儒家的“仁爱”与佛教的“慈悲”157
社会的进步与教育157
“人”是座标轴159
4.人生与社会160
人与人、人与社会160
东方民族培植的伦理161
5.大自然与人163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163
“依正不二”论163
6.东方与西方的自然观165
“文斗”与“武斗”165
“共存”、“协调”的原理166
注释167
第六章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169
1.文化的定义与两种文化产生论171
作为“人”的证明171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复合体172
2.一元产生论与多元产生论173
对“西欧中心史观”的异议173
文化体系的形成174
3.东西两大文化体系的不同点175
“综合”与“分析”的思维模式175
“东西文化”的主流176
4.“分析思维”的特徵178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178
佛教对极微论的批判179
看病而忘了病人180
5.“综合思维”的特徵181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181
人类的未来和东方文化183
6.社会的发展与文化交流184
人类文化的形成184
联结东西方的丝绸之路184
人类社会前进的历史就是文化交流的历史186
注释188
第七章 东方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与“依正不二”191
1.世界和平与中国的作用193
汤因比博士的期待193
友好交流之路194
2.中国文明的精神遗产196
“共生的道德气质”196
“天人合一”与“依正不二”197
3.“天人合一”论198
“天”就是“大自然”198
少数民族也有同样的思想哲学200
考古学家的考察201
对佛教的影响203
4.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论204
“主客同一”204
孔子的矛盾205
人的道德的根源206
5.佛教与“天人相关”论207
受重视的《金光明经》207
宋代的理学208
6.道家、墨家、杂家的自然观209
老子、庄子的观点209
墨子的矛盾与吕不韦的主张210
7.古代印度的“梵我”说211
根本思想是“人与自然合一”211
《梨俱吠陀》的创造赞歌212
8.佛教的“依正不二”论214
“宽容的原理”214
“东方思想的最极致”215
9.天台的“一念三千”论215
“法界缘起”215
“一瞬间的心”有无限的可能性216
10.朝鲜半岛的“天人合一”思想218
新思潮218
佛教寺院遭到严厉批判219
11.一神教的自然观219
把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剥离开来219
解决环境问题的观点220
注释222
第八章 21世纪与人类的未来225
1.《法华经》的统合精神227
克服分裂和仇恨的思想基础227
征服大自然带来的灾难227
人类共同的努力228
2.“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229
没有繁荣万岁千秋的文化229
亚洲太平洋的世纪231
3.和平与发展232
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问题232
变革的主体是民众233
4.“共生意识”阻止“向死亡进军”235
征服自然的西方235
东方的“恻隐之心”和“慈悲之心”236
抑制贪欲237
稳定与和平高于进步238
5.“科学主义”的蔓延239
复杂的环境问题239
弘扬“天人合一”思想240
6.西方思维变化的朕兆241
“复杂体系”的研究241
“知”的思考方式的转变242
7.光明来自东方243
东方文化的时代的再来243
更像人,更像文明244
汤因比博士的东亚论245
8.不间断的“精神斗争”246
“中国威胁论”是误解246
中国丰富的精神土壤246
“乐观派”247
9.“大同思想”与“创造价值”248
合理的根本精神248
给“生命的世纪”创造全球价值249
注释250
后记&蒋忠新253
热门推荐
- 962960.html
- 2811881.html
- 118467.html
- 1002338.html
- 2881233.html
- 3750719.html
- 2348951.html
- 1508878.html
- 2127070.html
- 3205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82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4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3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6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2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2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5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0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8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2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