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分子材料手册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分子材料手册 下
  • 杨鸣波,唐志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5336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877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891页
  • 主题词:高分子材料-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分子材料手册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4篇 橡胶工程1

第1章 天然橡胶3

1 生物合成、结构与组成3

1.1 生物合成3

1.2 分子结构3

1.3 胶乳的组分3

1.4 天然胶乳的指标4

2 天然橡胶的性能4

2.1 物理力学性能4

2.2 化学反应性5

3 生胶种类与生产6

3.1 分类6

3.2 分级6

3.3 生产7

4 产品制造7

4.1 配合体系7

4.2 制品生产工艺8

4.3 常见生产配方12

5 化学改性与特制品33

5.1 化学改性33

5.2 特种天然橡胶37

第2章 合成橡胶41

1 丁苯橡胶(SBR)41

1.1 合成41

1.2 结构与性能41

1.3 用途46

1.4 改性49

1.5 配方50

1.6 牌号57

2 顺丁橡胶(BR)58

2.1 合成58

2.2 结构与性能60

2.3 用途62

2.4 其他品种62

2.5 配合65

2.6 牌号70

3 异戊橡胶(IR)71

3.1 合成与种类71

3.2 结构与性能72

3.3 用途78

3.4 改性79

3.5 配方82

3.6 牌号88

4 氯丁橡胶(CR)89

4.1 合成与种类89

4.2 结构与性能91

4.3 用途94

4.4 改性95

4.5 配方97

4.6 牌号107

5 丁基橡胶(IIR)110

5.1 合成与种类110

5.2 结构与性能112

5.3 用途118

5.4 改性119

5.5 配方122

5.6 牌号124

6 丁腈橡胶(NBR)124

6.1 合成124

6.2 结构与性能125

6.3 用途131

6.4 改性133

6.5 配方136

6.6 牌号144

7 乙丙橡胶(EDR)146

7.1 合成146

7.2 结构与性能147

7.3 用途150

7.4 改性151

7.5 配方152

7.6 牌号156

8 氯磺化聚乙烯(CSM)157

8.1 合成与种类157

8.2 结构与性能158

8.3 用途159

8.4 改性160

8.5 配方160

8.6 牌号164

9 氯化聚乙烯橡胶(CPE)166

9.1 合成与分类166

9.2 结构与性能167

9.3 用途169

9.4 改性170

9.5 配方175

9.6 牌号183

10 聚氨酯橡胶(PUR)185

10.1 合成185

10.2 结构和性能188

10.3 用途192

10.4 配方192

10.5 牌号195

第3章 特种合成橡胶196

1 硅橡胶(SI)196

1.1 性能196

1.2 用途197

1.3 改性197

1.4 助剂与制品配方201

1.5 牌号和产品202

2 氟橡胶(FPM)205

2.1 性能205

2.2 用途207

2.3 改性208

2.4 助剂与制品配方209

2.5 牌号216

3 聚硫橡胶(T)216

3.1 性能216

3.2 用途217

3.3 改性218

3.4 助剂与制品配方219

3.5 牌号221

4 丙烯酸酯橡胶222

4.1 性能222

4.2 用途223

4.3 改性224

4.4 助剂与制品配方227

4.5 牌号229

5 氯醚橡胶(CO)229

5.1 性能230

5.2 用途232

5.3 改性233

5.4 配方238

5.5 牌号241

第4章 胶乳242

1 特点和种类242

1.1 特点242

1.2 种类242

2 胶乳制品生产过程248

2.1 原料选择248

2.2 配合剂加工249

2.3 胶乳的配合251

2.4 凝固剂配制252

2.5 硫化253

2.6 胶凝与成膜255

3 胶乳制品与配方258

3.1 浸渍制品258

3.2 海绵制品264

3.3 压出制品267

3.4 铸模制品268

3.5 胶乳纸张269

3.6 胶黏剂270

3.7 其他类型产品270

第5章 其他橡胶275

1 液体橡胶275

1.1 特点275

1.2 分类275

1.3 结构276

1.4 品种276

1.5 配合278

1.6 交联278

1.7 加工278

1.8 应用278

2 热塑性橡胶280

2.1 特点280

2.2 种类及应用280

3 粉末橡胶283

3.1 制备方法283

3.2 防粘剂和隔离剂284

3.3 加工284

3.4 主要品种及应用284

4 再生橡胶285

4.1 再生剂285

4.2 再生方法286

4.3 再生胶的特点287

4.4 再生胶的应用287

第6章 橡胶助剂288

1 硫化助剂288

1.1 硫化剂288

1.2 硫化促进剂289

1.3 硫化活性剂295

1.4 防焦剂296

2 防护助剂296

2.1 抗氧剂296

2.2 紫外线吸收剂299

2.3 物理防护剂300

3 增塑剂300

3.1 石油加工产品300

3.2 植物系产物301

3.3 脂肪酸301

3.4 合成增塑剂301

4 填充剂302

4.1 无机填充剂302

4.2 有机填充剂303

5 着色剂304

5.1 无机着色剂304

5.2 有机着色剂305

6 胶乳用配合剂306

6.1 稳定剂306

6.2 分散剂306

6.3 乳化剂307

6.4 湿润剂307

6.5 凝固剂307

6.6 增稠剂308

6.7 发(起)泡剂308

6.8 消泡剂和抗蹼剂308

6.9 附型剂309

6.10 表面处理剂309

6.11 芳香剂309

6.12 其他配合剂309

第7章 骨架材料310

1 材质种类310

1.1 天然纤维310

1.2 化学纤维310

1.3 玻璃纤维313

1.4 钢丝314

2 织物结构314

2.1 帘线和帘布314

2.2 帆布314

2.3 直经直纬织物315

2.4 网眼式织物315

2.5 整体带芯315

3 应用范围315

3.1 轮胎315

3.2 输送带315

3.3 传动带316

3.4 胶管317

3.5 涂覆制品318

3.6 密封制品318

3.7 其他橡胶制品319

第8章 性能与测试320

1 未硫化胶的加工性能与测试320

1.1 配合剂在混炼胶中的分散度320

1.2 生胶、混炼胶的加工性能320

2 硫化橡胶的性能与测试321

2.1 力学性能321

2.2 低温性能323

2.3 老化性能324

2.4 黏弹性能324

2.5 热性能325

2.6 电性能325

2.7 扩散渗透性能325

2.8 耐介质性能325

2.9 粘接性能325

3 测试的一般要求326

3.1 试样制备326

3.2 测试条件326

3.3 试验数据处理327

第9章 橡胶配方设计328

1 内容要求与配方设计形式328

1.1 设计内容和要求328

1.2 配方设计形式328

2 配方设计原则328

3 配方设计程序329

4 配方的表示方法329

5 常用配方设计330

5.1 天然橡胶330

5.2 丁苯橡胶332

5.3 顺丁橡胶333

5.4 氯丁橡胶335

5.5 丁腈橡胶336

5.6 丁基橡胶336

5.7 三元乙丙橡胶338

第10章 生胶塑炼340

1 塑炼方法340

2 塑炼原理341

2.1 机械力作用341

2.2 氧化裂解作用342

2.3 温度的影响342

2.4 化学塑解剂的作用343

2.5 静电与臭氧的作用343

2.6 生胶塑炼的反应机理344

3 塑炼工艺344

3.1 准备344

3.2 开炼机塑炼344

3.3 密炼机塑炼346

3.4 螺杆塑炼机塑炼347

4 塑炼后的补充加工348

5 合成橡胶的机械塑炼特性348

第11章 胶料混炼349

1 混炼工艺349

1.1 开炼机混炼349

1.2 密炼机混炼350

2 橡胶混炼特性351

3 混炼胶质量检查352

第12章 压延成形354

1 胶料的配合354

2 橡胶的压延特性354

2.1 天然橡胶354

2.2 合成橡胶354

3 操作工艺条件355

3.1 工艺要求355

3.2 工艺准备356

3.3 压延过程358

4 制品的质量控制363

4.1 压延后的收缩363

4.2 压延效应364

4.3 气泡及其消除方法364

4.4 表面不光和痕纹365

4.5 成形缺陷及对策365

第13章 挤出成形366

1 挤出工艺过程366

1.1 热炼和供胶366

1.2 滤胶366

1.3 挤出367

1.4 冷却368

1.5 卷取及停放368

1.6 压型续胶368

1.7 裁断368

1.8 胎面胶的压出工艺369

1.9 冷喂料压出工艺369

2 压出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370

3 应用实例370

3.1 热塑性弹性体的挤出成形370

3.2 热塑性弹性体的中空吹塑成形371

第14章 压铸成形373

1 操作规程373

2 工艺条件控制373

第15章 模压成形375

1 操作过程375

2 工艺条件控制375

2.1 压缩模塑工艺条件的设定375

2.2 压缩模塑工艺条件控制375

第16章 注压成形376

1 成形工艺376

1.1 基本工艺376

1.2 问题及解决方法378

2 应用实例380

2.1 橡胶油封的注射成形380

2.2 液体有机硅橡胶注压成形382

2.3 热塑性弹性体的注压成形384

2.4 热塑性弹性体的注压吹塑成形384

第17章 硫化386

1 硫化工艺386

1.1 橡胶的硫化特性386

1.2 正硫化及其测定方法387

1.3 硫化条件的确定及调整390

2 常见硫化缺陷及解决措施395

2.1 硫化工艺中的几个问题395

2.2 常见质量缺陷与改进方法396

第18章 胶粉的制造与应用398

1 制造方法398

1.1 常温粉碎法398

1.2 低温粉碎法398

1.3 超细胶粉粉碎法398

2 胶粉的直接应用399

2.1 轮胎等橡胶制品399

2.2 路面铺装材料399

2.3 塑料制品400

2.4 直接成形制品400

3 胶粉的活化应用400

3.1 活化改性方法401

3.2 活化胶粉的应用402

4 胶粉的再生应用404

4.1 脱硫再生404

4.2 生产活性炭404

4.3 生产燃料油、气和化学品404

参考文献405

第5篇 高分子胶黏剂407

第1章 概述409

1 粘接工艺评价409

2 胶黏剂组成411

2.1 基料(黏料)411

2.2 固化剂与固化促进剂411

2.3 稀释剂411

2.4 填料413

2.5 增韧剂413

2.6 稳定剂414

2.7 防腐剂414

2.8 偶联剂414

3 胶黏剂分类416

3.1 按主要成分(基料)分416

3.2 按物理形态分416

3.3 按接头受力情况分416

3.4 按用途分416

3.5 按固化温度和工艺分417

4 粘接强度417

4.1 粘接力与粘接强度417

4.2 粘接强度破坏类型417

5 选用粘接因素417

第2章 粘接形成419

1 固体表面特性419

1.1 表面组成的多样性419

1.2 表面的不平滑性419

1.3 表面的多孔性419

1.4 表面的吸附性419

1.5 表面的缺陷419

2 固体表面的润湿与铺展419

2.1 润湿与接触角419

2.2 润湿与铺展420

2.3 接触角的测定方法420

2.4 影响接触角值的因素420

3 固体表面张力420

3.1 表面张力420

3.2 固体表面张力的测定与计算421

3.3 聚合物表面张力影响因素423

4 聚合物间的界面张力423

4.1 界面张力与黏合功423

4.2 界面张力计算424

4.3 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424

5 界面粘接425

5.1 胶黏剂的作用425

5.2 界面粘接作用力425

5.3 界面粘接的最佳原则426

第3章 粘接接头设计428

1 粘接接头所受应力428

1.1 应力类型428

1.2 应力分布428

1.3 应力集中系数428

1.4 接头因子429

1.5 安全系数429

2 接头类型及评价430

2.1 平板粘接接头类型430

2.2 防剥离接头类型431

2.3 片材辅强接头类型432

2.4 棒材与管材粘接接头432

2.5 直角和弯角粘接接头432

2.6 塑料和弹性体粘接接头433

2.7 木材粘接接头433

3 接头设计基本原则433

第4章 胶黏剂的选择435

1 胶黏剂性能435

1.1 分子量及其分布435

1.2 交联度435

1.3 玻璃化温度435

2 被粘材料特性435

3 粘接件所受应力443

4 粘接接头使用环境443

4.1 温度环境443

4.2 潮湿和水浸泡环境444

4.3 化学介质环境444

4.4 辐照环境445

4.5 户外老化环境445

4.6 真空环境445

4.7 霉菌环境445

5 粘接工艺445

6 功能用途446

7 使用寿命与贮运条件446

8 环境保护与成本446

第5章 胶黏剂性能及配方447

1 天然胶黏剂447

1.1 植物胶黏剂447

1.2 动物胶黏剂450

1.3 无机胶黏剂452

2 橡胶胶黏剂453

2.1 氯丁橡胶胶黏剂453

2.2 丁腈橡胶胶黏剂455

2.3 丁苯橡胶胶黏剂456

2.4 聚异丁烯橡胶胶黏剂457

2.5 丁基橡胶胶黏剂457

2.6 聚硫橡胶胶黏剂458

2.7 氯磺化聚乙烯胶黏剂458

3 环氧树脂胶黏剂459

3.1 组成与结构459

3.2 性能与改性462

3.3 应用和配方463

4 酚醛胶黏剂465

4.1 组成与结构465

4.2 性能和改性465

4.3 应用和配方466

5 氨基胶黏剂468

5.1 脲醛树脂胶黏剂468

5.2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黏剂469

6 聚氨酯胶黏剂470

6.1 组成与结构470

6.2 性能与改性471

6.3 用途471

6.4 主要种类及配方472

7 有机硅胶黏剂474

7.1 有机硅树脂胶黏剂474

7.2 室温硫化硅橡胶胶黏剂475

8 丙烯酸酯类胶黏剂476

8.1 非反应性丙烯酸酯类胶黏剂476

8.2 反应性丙烯酸酯类胶黏剂478

9 乙烯基类胶黏剂482

9.1 聚醋酸乙烯及其共聚物类胶黏剂482

9.2 聚乙烯醇类胶黏剂485

9.3 其他乙烯基胶黏剂486

10 杂环高分子胶黏剂487

10.1 聚酰亚胺胶黏剂487

10.2 聚苯并咪唑胶黏剂489

第6章 表面处理491

1 表面处理方法491

1.1 机械处理491

1.2 清洗剂处理492

1.3 酸洗处理493

1.4 化学转变处理法496

1.5 热空气与火焰处理501

1.6 等离子体处理501

1.7 射线辐照处理502

1.8 偶联剂表面处理503

2 处理方法对表面性能影响503

2.1 对金属材料的影响503

2.2 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504

3 水洗后处理对表面性能的影响506

3.1 水质对表面影响506

3.2 水洗温度的影响506

4 不同材料的表面处理506

4.1 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506

4.2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处理512

4.3 无机材料的表面处理514

第7章 粘接工艺517

1 粘接方法517

1.1 湿粘接517

1.2 固化粘接517

1.3 压敏粘接517

1.4 活化粘接517

1.5 组合粘接517

1.6 粘接失误517

2 胶黏剂配制517

3 涂胶与晾置518

3.1 涂胶518

3.2 晾置520

4 贴合与定位装配520

5 固化反应520

5.1 固化压力520

5.2 固化温度与时间521

6 整修与后加工523

7 检验523

8 安全措施523

第8章 不同材料的粘接524

1 金属的粘接524

1.1 铝及其合金524

1.2 铍524

1.3 铜及其合金524

1.4 镉524

1.5 金与银524

1.6 铅与锡524

1.7 镁及其合金525

1.8 镍及其合金525

1.9 钢铁及不锈钢525

1.10 钛及其合金525

1.11 钨及其合金525

1.12 锌及其合金525

1.13 铀525

2 塑料粘接525

2.1 热塑性塑料的粘接525

2.2 热固性塑料的粘接529

2.3 增强塑料及复合材料的粘接530

2.4 泡沫塑料的粘接530

3 橡胶(弹性体)粘接530

4 木材的粘接530

5 玻璃和陶瓷粘接531

第9章 粘接质量与测试532

1 破坏性检测方法532

1.1 拉伸抗剪强度的测定532

1.2 抗拉强度的测定方法533

1.3 劈裂强度的测定方法534

1.4 剥离强度的测定方法534

1.5 胶黏剂剪切冲击强度的测定538

2 无损检测方法539

2.1 超声波技术539

2.2 声技术540

2.3 应力波540

2.4 便携式全息干涉测试系统540

2.5 热成像技术540

2.6 涡流法540

参考文献541

第6篇 功能高分子543

第1章 概述545

1 功能高分子分类545

2 影响“功能性”的因素546

3 设计、制备与加工547

第2章 离子交换树脂550

1 概述550

1.1 分类550

1.2 名称及命名方法551

1.3 性能551

1.4 功能555

1.5 选用555

1.6 应用556

2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559

2.1 聚苯乙烯型559

2.2 缩聚型560

3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560

3.1 聚丙烯酸型560

3.2 缩聚型560

4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561

4.1 聚苯乙烯型561

4.2 其他类型561

5 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562

5.1 聚苯乙烯型562

5.2 其他类型562

6 螯合树脂563

7 其他特种树脂564

7.1 两性树脂564

7.2 热再生树脂564

7.3 氧化还原树脂564

7.4 离子交换膜564

第3章 导电高分子565

1 概述565

1.1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565

1.2 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567

2 导电塑料568

2.1 复合型导电塑料569

2.2 结构型导电塑料570

2.3 导电塑料的应用571

3 导电薄膜571

3.1 导电膜571

3.2 透明导电膜572

4 导电纤维575

4.1 分类及制造575

4.2 主要用途及性能576

5 导电涂料577

5.1 分类577

5.2 应用579

6 导电胶黏剂579

6.1 组成580

6.2 种类及固化条件580

6.3 应用580

6.4 使用580

7 压电高分子582

7.1 概述582

7.2 分类582

7.3 制备工艺与实施方法583

7.4 压电高聚物的应用583

8 高分子屏蔽材料584

8.1 导电塑料585

8.2 导电涂料585

8.3 导电胶黏剂586

9 高分子阻尼材料586

9.1 阻尼性能的测定方法586

9.2 宽温域高性能阻尼材料586

9.3 聚合物基阻尼复合材料587

9.4 智能型阻尼材料588

9.5 阻尼材料的用途589

第4章 感光高分子590

1 概述590

1.1 光交联(光聚合)反应590

1.2 光降解反应590

2 光固化材料591

2.1 光引发剂591

2.2 活性稀释剂597

2.3 低聚物600

3 光固化涂料606

3.1 基本组分及其选择606

3.2 紫外光固化木器涂料607

3.3 纸张上光油609

3.4 塑料涂料610

3.5 金属涂料612

3.6 光固化水性涂料613

3.7 光固化粉末涂料614

3.8 其他UV涂料616

4 光固化油墨618

4.1 基本组成和选择618

4.2 油墨的应用621

4.3 UV丝印油墨625

5 UV固化黏合剂627

5.1 紫外光固化黏合剂627

5.2 UV固化黏合剂628

6 光致抗蚀剂631

6.1 类型631

6.2 主要性能631

6.3 紫外光光致抗蚀剂632

6.4 光致抗蚀剂的新进展636

第5章 高分子功能膜639

1 概述639

1.1 分类639

1.2 膜材料639

1.3 膜的制备640

1.4 膜的表征640

2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膜材料641

2.1 再生纤维素(RCE)641

2.2 醋酸纤维素(CA)和三醋酸纤维素(CTA)642

2.3 硝酸纤维素(CN)645

2.4 其他纤维素衍生物645

3 聚砜类膜645

3.1 双酚A型聚砜(PSF)645

3.2 聚醚砜(PES)646

3.3 非双酚A型聚芳砜(PAS)647

4 聚酰胺类膜647

4.1 脂肪族聚酰胺647

4.2 聚砜酰胺(PSA)648

4.3 芳香族聚酰胺648

5 聚烯烃类膜648

5.1 聚乙烯(PE)648

5.2 聚丙烯(PP)649

6 乙烯类聚合物膜649

6.1 聚丙烯腈(PAN)649

6.2 聚乙烯醇(PVA)650

6.3 聚氯乙烯(PVC)650

7 其他高分子功能膜材料650

7.1 聚酰亚胺(PI)650

7.2 聚碳酸酯651

7.3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652

7.4 聚苯并咪唑(PBI)653

7.5 聚苯醚(PPO)653

7.6 氟化物类654

第6章 医用高分子656

1 概述656

1.1 分类656

1.2 条件656

1.3 应用659

2 生物惰性高分子材料659

2.1 聚硅氧烷659

2.2 聚氨酯661

2.3 聚乙烯663

2.4 聚丙烯663

2.5 聚氯乙烯664

2.6 聚苯乙烯665

2.7 聚四氟乙烯665

2.8 聚丙烯酰胺666

2.9 聚丙烯腈666

2.10 聚乙烯醇667

2.11 聚乙烯吡咯烷酮667

2.12 聚酯668

2.13 聚丙烯酸酯669

2.14 聚醚671

3 合成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673

3.1 聚乙醇酸674

3.2 聚乳酸674

3.3 聚己内酯676

3.4 聚β-羟基丁酸酯677

3.5 聚对二氧六环酮677

3.6 聚碳酸酯678

3.7 聚原酸酯678

3.8 聚磷酸酯679

3.9 聚磷腈679

3.10 聚酸酐680

3.11 聚氨基酸681

3.12 脂肪族双组分聚酯682

3.13 聚醋酸乙烯酯682

4 天然生物降解高分子683

4.1 胶原683

4.2 明胶684

4.3 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685

4.4 甲壳质和壳聚糖686

4.5 透明质酸687

4.6 纤维素689

4.7 海藻酸盐692

4.8 淀粉693

4.9 白蛋白693

第7章 声功能高分子694

1 概述694

1.1 吸声高分子694

1.2 隔声高分子696

1.3 声纳高分子697

1.4 抗声纳高分子697

1.5 声学器材用高分子698

2 吸声高分子698

2.1 聚氨酯698

2.2 聚氯乙烯泡沫塑料700

2.3 脲醛泡沫701

2.4 酚醛泡沫701

2.5 聚苯乙烯泡沫702

2.6 其他橡胶702

3 隔声高分子702

3.1 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的泡沫复合材料702

3.2 实心填料填充的聚合物复合材料703

4 声纳高分子703

4.1 透声高分子703

4.2 反声高分子704

5 抗声纳高分子705

5.1 橡胶705

5.2 聚氨酯705

6 声学器材用高分子705

6.1 聚丙烯705

6.2 聚氯乙烯706

6.3 聚苯乙烯706

6.4 聚丙烯酸酯706

6.5 聚酯706

6.6 聚芳酯706

6.7 液晶聚合物706

6.8 聚碳酸酯706

6.9 芳香族聚酰胺(Kevlar和Nomex)706

6.10 Kapont聚酰亚胺706

6.11 聚苯硫醚706

6.12 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707

第8章 高分子吸附剂和吸水性聚合物708

1 概述708

1.1 吸附剂分类708

1.2 形态结构与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709

1.3 影响高分子吸附剂的外界因素709

1.4 高分子吸附剂的吸附选择性710

2 吸附分离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技术710

2.1 成球技术710

2.2 致孔技术711

2.3 中极性高分子吸附剂的合成712

2.4 极性高分子吸附剂的合成713

3 离子型吸附树脂713

4 高分子螯合剂713

4.1 分类713

4.2 用途714

5 免疫吸附剂715

5.1 免疫吸附剂715

5.2 仿生吸附剂715

6 高吸水性高分子715

6.1 分类716

6.2 制备方法716

第9章 含能高分子718

1 高分子发射药718

1.1 发射药分类718

1.2 制造工艺718

1.3 发射药配方718

1.4 单基发射药719

1.5 双基发射药720

1.6 三基(多基)发射药721

2 高分子炸药722

2.1 炸药分类722

2.2 炸药生产工艺722

2.3 高分子炸药配方726

3 高分子固体推进剂726

3.1 推进剂分类726

3.2 推进剂组成726

第10章 环境敏感高分子728

1 概述728

2 智能凝胶728

2.1 分类728

2.2 特性728

2.3 种类729

3 其他环境敏感高分子材料731

3.1 温度响应高分子731

3.2 刺激响应高分子水溶液731

3.3 载体表面的刺激响应高分子731

3.4 刺激响应高聚物膜732

4 应用732

4.1 药物释放系统732

4.2 化学分离和化学阀732

参考文献734

第7篇 皮革材料735

第1章 制革基础737

1 概述737

2 原料皮737

2.1 皮层组织结构737

2.2 化学组成740

2.3 常用原料皮746

2.4 防腐和保存747

2.5 原料皮缺陷748

3 鞣前准备748

3.1 组批浸水748

3.2 脱脂750

3.3 脱毛浸灰750

3.4 脱灰、酶软化752

3.5 浸酸和去酸752

3.6 鞣前机械处理753

4 鞣制753

4.1 铬鞣753

4.2 植物鞣755

5 鞣后湿操作756

5.1 湿操作的准备756

5.2 复鞣756

5.3 染色758

5.4 乳液加油759

6 干燥与涂饰760

6.1 燥前准备760

6.2 干燥760

6.3 涂饰方法760

6.4 成膜剂特性761

6.5 影响涂饰的因素762

6.6 松面革干填充762

第2章 牛皮革764

1 原料皮764

1.1 黄牛皮764

1.2 水牛皮764

1.3 牦牛皮765

2 牛鞋面革765

2.1 黄牛鞋面革765

2.2 牦牛鞋面革774

3 家具用牛革777

3.1 全粒面沙发革777

3.2 修面沙发革781

4 牛二层贴膜革(移膜革)783

4.1 皮坯加工783

4.2 干法PU贴膜革785

4.3 湿法贴膜革786

第3章 猪皮革787

1 原料皮787

1.1 观感质量787

1.2 组织结构特征787

2 猪皮革工艺787

2.1 技术关键787

2.2 正面服装革789

2.3 绒面服装革791

2.4 软面革793

2.5 二层革794

2.6 美化猪皮革795

2.7 底革796

3 工艺举例796

3.1 湿加工工艺796

3.2 整饰工艺817

4 工艺材料823

第4章 羊皮革826

1 原料皮826

1.1 山羊板皮826

1.2 绵羊板皮826

2 羊皮革工艺826

2.1 制革技术826

2.2 山羊服装革827

2.3 山羊鞋面革830

2.4 绵羊服装革833

2.5 涂饰新技术833

3 工艺举例833

3.1 湿加工工艺833

3.2 整饰工艺852

3.3 效应涂饰857

3.4 工艺材料861

第5章 毛革皮864

1 概述864

1.1 毛革分类864

1.2 毛革产品基本要求864

1.3 毛革特点864

2 原料皮864

2.1 绵羊皮864

2.2 羔皮、猾皮865

2.3 兔皮865

2.4 狗皮865

2.5 猫皮865

2.6 水貂皮865

2.7 其他皮865

3 毛革生产技术865

3.1 毛被与皮板的差异865

3.2 原料皮的选择865

3.3 准备工段866

3.4 鞣制及复鞣工段867

3.5 染色工段868

3.6 涂饰工段869

4 毛革工艺实例871

4.1 绵羊毛革工艺(科莱恩公司)871

4.2 服装绒面毛革工艺[德国波美(B?hme)公司]872

4.3 绵羊服装毛革工艺[以德瑞(TFL)公司的皮化材料为主]873

4.4 细毛绵羊毛革工艺(美国劳恩斯坦公司)874

4.5 绵羊毛革工艺(德国BASF公司)875

4.6 家兔皮毛革工艺875

4.7 狗皮光面毛革工艺876

参考文献8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