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说话的逻辑与技巧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说话的逻辑与技巧
  • 李衍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8956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言语交往-逻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说话的逻辑与技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会说话的奥秘1

第一节 人类创造自身的一个奇迹1

一、语言是世界上最“黏”的东西1

二、人类最初说话之谜2

三、舌头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5

四、口才是说话的艺术9

第二节 隐藏在说话背后的逻辑12

一、机智对话的逻辑隐含性13

二、言语链及隐含在深层的逻辑链15

三、如何透过言语揭示逻辑链31

四、说话的逻辑技巧与个体思维能力的差异33

五、交谈中的非语言信息作用38

第二章 对话与逻辑40

第一节 发话、听话和答话的方法及逻辑要求40

一、发话的方法及逻辑要求40

二、听话的方法及逻辑要求46

三、答话的方法及逻辑要求50

第二节 对话的方法和规则60

一、对话的方法60

二、对话的规则75

第三节 对话的逻辑要求80

一、对话中概念要明确81

二、对话中判断要恰当83

三、对话中推理要合乎逻辑86

第三章 演说与逻辑93

第一节 什么是演说93

一、演说的性质及特征93

二、演说的历史发展95

三、演说的学习及要求96

第二节 演说的结构及准备97

一、演说的结构97

二、演说的准备98

第三节 演说的逻辑要求99

一、逻辑是演说中的命脉99

二、演说引论的逻辑要求102

三、演说本论的逻辑要求110

四、演说结论的逻辑要求116

五、论辩演说的逻辑要求121

第四章 谈话中怎样运用逻辑规律129

第一节 交谈有律 首属同一129

一、明确概念 本义第一129

二、不容混淆 有错必纠131

三、明知故犯 巧用同一132

第二节 矛盾之说 不能共存134

一、自相矛盾 必陷困境134

二、言言相悖 言实相悖135

三、不能同真 必有一假136

第三节 两论相抵 务必排中138

一、排中有术 二者择一138

二、双双否定 不置可否140

三、不能同假 必有一真143

第四节 理由充足 话语生威144

一、言必有据 切忌虚假144

二、片面理由 不能概全145

三、主观臆断 不足为据146

四、权威之言 不可滥用147

五、论证有理 尚需蕴含148

六、陷入循环 难以自圆149

第五章 交谈、论辩的逻辑技巧151

第一节 运用概念、判断的技巧151

一、定义术151

二、划分术152

三、措辞术154

四、借辞术156

五、蕴义术158

六、应急术161

七、转移术163

八、隐指术165

第二节 运用推理、论证的技巧166

一、返击术166

二、攻盾术167

三、故纵术170

四、例证术172

五、喻证术174

六、物喻术175

七、类推术177

八、排他术180

九、二难术182

十、归谬术184

第六章 交谈、论辩中常见的谬误186

第一节 形式谬误186

一、换位误推186

二、中项不周188

三、大项扩大189

四、假言误推191

第二节 非形式之歧义性谬误193

一、语词歧义193

二、语句歧义195

三、四概念谬误196

四、强调谬误198

五、分合谬误199

六、复杂问语200

第三节 非形式之相干谬误202

一、以人为据202

二、诉诸强力204

三、诉诸怜悯205

四、诉诸无知206

五、稻草人谬误207

六、从众谬误208

七、你也如此209

八、强词夺理210

第四节 非形式之论据不足谬误212

一、滑坡谬误212

二、虚假条件213

三、遗漏选言215

四、虚假预设216

五、特例谬误219

六、偶然关联220

七、仓促概括221

八、机械类比223

九、循环论证224

十、三人成虎225

十一、双重标准227

十二、重复计算229

附录 对话、演说赏析232

一、对话赏析232

二、演说赏析2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