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灾害事故医疗卫生救援指南 救灾防病技能强化培训教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灾害事故医疗卫生救援指南 救灾防病技能强化培训教材
  • 祁国明等主编;卫生部科技教育司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750803218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855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885页
  • 主题词:灾害-医学-救援-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灾害事故医疗卫生救援指南 救灾防病技能强化培训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概述常见灾害、事故及因其突发的公共卫生问题3

第1章 灾害事故的界定、分类、危害与医疗卫生救援3

第1节 灾害事故的界定与分级4

一、灾害事故的分类6

第2节 灾害事故的分类与危害6

二、灾害事故的危害7

一、突发性与急迫性8

第3节 灾害事故医疗卫生救援的特点8

二、复杂性与不测性9

三、综合性与艰巨性10

四、“预防为主”的重要性13

第1节 生物恐怖事件14

第2章 常见灾害事故14

二、生物恐怖的特点15

一、生物恐怖的概念15

三、生物恐怖的危害16

四、应对生物恐怖的措施17

五、可能用作生物恐怖的生物剂22

一、化学中毒事故的成因23

第2节 化学中毒事故(含化学恐怖)23

二、化学中毒事故的类型24

三、化学灾害事故的预防26

四、化学中毒事故的特点27

五、化学中毒事故的危害28

六、化学中毒事故的医疗救援29

七、化学中毒事故个案分析32

一、化学恐怖的概念35

附:应对化学恐怖的知识35

二、化学恐怖的危害39

三、化学毒物的处理44

一、地震的成因与预防58

第3节 地震与塌方58

二、地震的原生灾害与次生灾害60

三、地震对人的伤害62

四、地震现场的特点65

五、地震灾害的救援要点66

二、火灾的原生灾害与次生灾害(重点对人)69

一、火灾的成因与预防69

第4节 火灾69

三、火灾的现场特点71

四、火场的救援要点72

五、火场现场救援的特殊要求91

第5节 洪涝水灾93

一、洪涝水灾的成因与预防94

二、洪涝水灾的原生灾害与次生灾害96

三、洪涝水灾的的救援要点97

一、风(台风)灾的成因与预防99

第6节 风(台风)灾99

三、风灾的现场特点与医疗卫生救援要点100

二、风灾对人的伤害100

四、风灾举例101

一、泥石流的成因与预防102

第7节 泥石流102

四、泥石流灾害举例103

三、泥石流现场特点及其救援要点103

二、泥石流对人的伤害103

一、旱灾的成因与预防104

第8节 旱灾104

三、旱灾的特点与救援要求105

二、旱灾对人的伤害105

二、暴风雪、寒流与雪崩灾害的预防106

一、暴风雪、寒流与雪崩灾害的成因106

第9节 暴风雪、寒流与雪崩106

三、暴风雪、寒流与雪崩对人的伤害107

五、暴风雪、寒流与雪崩灾害举例108

四、暴风雪、寒流与雪崩灾害的特点及其救援要点108

二、热浪对人的伤害109

一、热浪的成因109

第10节 热浪109

第11节 冰雹灾110

三、热浪成灾的特点及其医疗卫生救援的要点110

三、冰雹灾害对人的伤害及其救援要点111

二、我国雹灾的特点111

一、冰雹灾害的成因与预防111

第12节 雷暴灾112

四、冰雹灾害举例112

一、雷暴与电击的成因与预防113

二、雷击对人的伤害114

四、雷击灾害举例115

三、雷击的特点及其救援要点115

二、沙尘暴对人的伤害116

一、沙尘暴的成因与预防116

第13节 沙尘暴116

四、沙尘暴灾害举例117

三、沙尘暴的特点及其救援要点117

一、道路交通事故的概念及其严重性118

第14节 道路交通事故118

二、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与预防119

三、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特点120

四、道路交通事故对人的伤害122

五、道路交通事故的现场救护123

一、铁路交通事故的类型125

第15节 铁路交通事故125

二、铁路交通事故的成因与预防128

三、铁路交通事故现场应急知识133

一、地下铁路事故的成因与预防136

第16节 地下铁路事故136

二、地下铁路事故对人的伤害137

四、地下铁路事故举例138

三、地下铁路事故的特点及救援要点138

一、航空事故的成因与预防139

第17节 航空事故139

二、航空事故的特点140

三、航空事故现场的特点141

四、航空事故现场的医疗救援142

七、航空事故个案分析143

六、航空事故应急医疗救护的特殊要点143

五、航空事故现场的卫生救援143

第18节 水上事故144

一、水上事故的种类145

三、海上急救的目的与原则146

二、水上伤亡事故的特点146

四、落水者所面临的主要困难147

五、海难中落水者的心理状态148

六、水上事故救援要点149

二、爆炸事故对人的伤害156

一、爆炸事故的成因与预防156

第19节 爆炸事故156

四、爆炸事故的救援要点157

三、爆炸事故现场的特点157

一、核辐射事故的成因与预防160

第20节 核辐射事故160

二、核辐射事故对人的伤害161

四、核辐射事故现场的医疗救援162

三、核辐射事故的现场特点162

六、核辐射事故现场救险的特殊要求163

五、核辐射事故现场的卫生救援163

一、矿山事故的成因与预防164

第21节 矿山事故164

二、矿山事故对人的伤害165

三、矿山事故的特点及其救援要点166

四、矿山事故举例167

第1章 组织灾害事故医疗卫生救援的依据——灾害信息的获得171

第2篇 概述灾害事故医疗卫生救援的组织与管理171

一、预警系统172

二、救灾防病的健康教育180

三、新闻媒体的作用182

一、灾害现场伤亡情况报告的目的184

第1节 灾害现场伤亡情况的报告与分析184

第2章 灾害事故医疗卫生救援的信息网络184

三、灾害现场伤亡情况报告的工作程序185

二、灾害现场伤亡情况报告的基本内容185

六、灾害事故现场伤亡情况报告的时限186

五、初步判定灾害事故的等级186

四、灾害现场伤亡情况报告的分析与应用186

一、灾区生物疫情监测、报告的目的187

第2节 灾区生物疫情的监测、报告与分析、应用187

二、灾区生物疫情监测、报告的基本内容188

三、灾区生物疫情监测、报告的工作程序190

四、灾区生物疫情的报告的分析与应用191

五、灾区生物疫情的发布权限195

一、化学事故中毒情况报告的目的196

第3节 化学事故中毒情况的报告与分析196

二、化学事故中毒情况报告的基本内容197

四、化学事故中毒情况报告的分析与应用199

三、化学事故中毒情况报告的工作程序199

一、灾害事故医疗救援的职责201

第1节 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的组织与管理201

第3章 灾害事故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组织与管理201

二、依据灾情、伤情做出医疗救援决策204

三、灾害事故医疗救援的组织205

四、灾害现场医疗救护与伤员后送209

五、医疗救援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210

一、灾害事故卫生救援的职责213

第2节 灾害事故卫生救援工作的组织与管理213

二、依据灾情、疫情做出卫生救援决策214

三、灾害事故卫生救援的组织216

五、卫生救援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218

四、灾区卫生救援与疫(毒)区的隔离与警戒218

第1节 精神救灾的意义220

第4章 精神救灾的意义和作用220

二、教育培训222

一、政策咨询222

第2节 灾难精神医学的任务222

三、精神卫生紧急救援措施224

一、救援对象主要是正常人群225

第3节 灾后精神卫生救援的要点225

四、促进心理康复225

三、热情主动上门服务226

二、避免精神卫生标签226

四、必须符合社区的需要227

一、医疗救护队的基本装备228

第1节 急需物资228

第5章 救援物资与经费的筹划与调拨228

二、卫生防疫队的基本装备229

第2节 政府部门间的协调232

二、捐赠的接收233

一、捐赠的动员233

第3节 赈灾款物的捐赠、接收与发放233

三、捐赠的发放234

第6章 有关灾害事故医疗卫生救援的政策法令236

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239

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39

一、《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条例》239

二、《全国救灾防病预案》239

三、《全国抗旱救灾防病预案》239

四、《全国破坏性地震医疗救护防疫防病应急(试行)预案》239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39

第1节 灾害事故信息收集与评估243

第1章 现场救人脱险243

第3篇 灾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243

二、火灾246

一、地震246

第2节 常见灾害事故现场医疗急救的特点246

三、暴雨洪涝247

五、中毒248

四、交通事故248

一、识别呼救信号249

第3节 如何尽快到达灾害事故遇难者身边249

三、接近遇难者250

二、搜寻遇难者250

二、迅速对伤情作出正确判断与分类251

一、首先使遇难者脱离险境251

第4节 灾害事故医疗急救的基本原则251

三、及时采取措施抢救危重伤员的生命252

一、交通事故的避险与逃生253

第5节 从灾难中逃生的例举253

四、防止或减轻后遗症的发生253

二、火灾的避险与逃生255

三、地震的避险与逃生257

第1节 分类救治260

第2章 现场分类救治的基本技术260

一、按伤口情况分类261

二、按致伤部位分类262

三、按致伤因子分类263

五、伤情分类264

四、伤员救治中的创伤分类264

第2节 维持呼吸265

六、伤员的分类标志265

一、缺氧对机体的危害266

三、机械通气的目的与方法267

二、防治缺氧的措施267

四、供氧269

一、维持心跳270

第3节 维持心跳270

二、心脏骤停后的病理生理改变272

三、心脏骤停的现场救治273

第4节 抗休克处理281

一、休克严重程度的估计282

二、休克的早期诊断284

三、休克病人的现场救护285

四、休克的治疗286

六、创伤性休克抢救中的注意事项292

五、颅脑损伤伴有创伤性休克的抢救292

一、包扎的目的294

第5节 外伤包扎294

三、包扎所用的材料和方法295

二、包扎的具体要求295

一、出血的类别311

第6节 出血与止血311

二、止血的方法312

一、上肢骨折316

第7节 骨折与固定316

二、下肢骨折323

三、脊柱骨折327

四、骨盆骨折329

五、胸部损伤与骨折331

第8节 灾害事故中转送伤病员的指征333

二、正确掌握转送指征和时机334

一、确认需要转送治疗的伤病者334

三、充分做好转送的准备335

五、患者的正确体位336

四、适当的交通工具336

第9节 搬运伤员的基本方法337

六、做好途中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异常情况337

二、搬运伤员时伤员常采用的体位338

一、搬运伤员常用的工具及使用方法338

三、搬运伤员的注意事项339

四、搬运伤员的正确方法340

第10节 伤员情况登记及贴身标记342

一、伤员情况登记343

二、伤员贴身标记344

第1节 对核武器伤害的防护与现场救援346

第3章 对核武器、化学武器、生化武器伤害的防护与现场救援346

一、核武器的伤害及其防护347

第2节 对化学武器伤害的防护与现场救援349

二、毒剂的中毒症状和防护措施350

一、毒剂的分类350

一、概述355

第3节 对生物武器伤害的防护及现场救援355

三、对生物武器伤害的防护356

二、生物武器的伤害作用356

四、消毒、杀虫、灭鼠工作357

二、消毒剂358

一、溶剂358

第4节 常用洗消剂358

三、消除剂359

四、洗消方法360

第1节 灾害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365

第1章 灾期精神卫生365

第4篇 灾期卫生救援(灾期卫生防疫)365

二、应激反应中认知方面的改变366

一、应激反应中的情绪改变366

四、应激反应中的生理改变367

三、应激反应中行为方面的改变367

一、灾前期或警报期368

第2节 灾难后心理反应的阶段368

三、灾害自救互救阶段369

二、灾害冲突阶段369

六、灾后幻想破灭阶段370

五、认知核查阶段370

四、灾害弥补阶段或“蜜月”期370

一、灾期精神卫生服务的对象371

第3节 灾期精神卫生的紧急措施371

七、灾后家园重建与恢复阶段371

二、灾期精神卫生服务的内容与方式372

四、关键应激事件的会谈375

三、干预者应认识及处理自身的反移情375

一、对食物的破坏378

第1节 灾害对食物的影响378

第2章 灾期食物卫生378

一、食品卫生工作指导原则379

第2节 灾期食品卫生工作的特点379

二、对食物的污染379

一、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与管理380

第3节 灾期食物品卫生的应急措施380

二、食品卫生的意义380

三、把好“三关”,严防食物中毒的发生381

二、大力加强食品卫生的宣传工作381

四、加强对外援食物的宏观控制382

五、灾期(遭灾后的最初期间)食品卫生工作的各项具体措施383

六、灾后食品卫生工作的各项具体措施389

一、破坏水源及供水系统394

第1节 灾害对饮水的影响394

第3章 灾期饮水卫生394

二、导致水质被污染395

二、灾期饮水卫生的基本要求399

一、灾期饮水卫生的重要性399

第2节 灾期饮水卫生的意义399

一、强化水源保护401

第3节 灾期饮水卫生的应急措施401

二、重新选择水源402

三、饮用水的处理与消毒403

一、已知污染物的泄漏事故408

第4节 人为突发事故的现场处理408

二、未知污染物的泄漏事故409

一、饮水监测410

第5节 饮水卫生的监测与管理410

三、监督管理410

二、饮水卫生的管理411

第4章 灾期环境卫生413

第1节 洪涝、地震灾害对环境卫生的影响414

第2节 临时住所的卫生和灾后重建新居民区的卫生规划416

一、建设临时厕所,加强粪便卫生管理417

第3节灾区垃圾粪便的卫生管理和处理417

第4节 洪水退后的环境清理418

二、垃圾的收集与处理418

二、住宅室内及庭院环境的清理419

一、村庄及周围环境的清理419

第5节 灾后的尸体处理420

三、学校环境的清理420

一、计划免疫的概念422

第1节 坚持计划免疫422

第5章 灾期的免疫预防422

四、灾害期间如何坚持计划免疫工作423

三、坚持计划免疫的重要性423

二、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的区别423

五、灾害事故期间的疫苗接种问题424

一、特殊人群的免疫接种425

第2节 应急免疫接种425

三、应急服用疫苗前的宣传动员426

二、应急免疫接种的准备工作426

四、安全注射427

第3节 应急防病投药430

第1节 灾害造成的营养问题432

第6章 灾期营养问题432

二、灾害造成的营养缺乏病433

一、灾害造成的食源性疾病433

一、防治食源性疾病435

第2节 灾期营养的应急措施435

三、灾害造成的叠加危害及其患病人群435

三、灾后自救、自我保健、重建家园436

二、防治营养缺乏病436

第7章 疾病监测与控制438

第2节 疫情监测与报告439

三、制定政策的基础439

第1节 疫情监测信息的重要性439

一、防疫如救火439

二、指挥防疫如同指挥战争439

一、突发重大疫情440

二、常规疫情441

三、特殊疫情445

一、个案信息446

第3节 疫情信息的分析与利用446

四、疫情控制措施447

三、疫情信息的流通447

二、根据各灾区(县)每周或每旬上报的疫情数据进行分析447

第1节 外伤性骨折453

第1章 外科急诊疾病453

第5篇 需要急诊救治的疾病453

一、诊断454

二、急救处理455

三、一般处理457

四、常用止血、固定及搬运技术458

第2节 脊柱脊髓损伤463

三、检查步骤464

二、一般救护464

一、现场抢救与搬运464

四、治疗465

五、截瘫伤员的处理466

第3节 颅脑损伤467

一、诊断468

二、治疗470

一、尿道破裂472

第4节 盆腔脏器损伤472

四、血管破裂473

三、直肠破裂473

二、膀胱破裂473

第5节 烧伤474

一、伤情判断475

三、现场急救476

二、烧伤严重程度分类476

五、中、小面积烧伤的处理477

四、治疗原则477

二、临床表现479

一、病理生理基础479

第6节 挤压综合征479

三、诊断480

五、治疗481

四、现场急救481

第1节 鼠疫484

第2章 主要的传染性疾病484

一、病原特征486

二、传播条件与途径487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488

四、诊断标准489

七、控制措施491

六、治疗原则491

五、预防措施491

第2节 天花493

二、传播条件与途径494

一、病原特征494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495

四、诊断标准496

六、控制措施497

五、治疗原则497

第3节 炭疽499

一、病原特征500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501

二、传播条件与途径50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02

五、治疗原则503

六、控制措施504

一、概述506

第4节 埃博拉出血热506

二、病原特征507

三、传播条件与途径508

四、临床症状与治疗509

五、诊断标准510

六、控制措施511

第5节 钩端螺旋体病513

一、病原特征513

二、传播条件与途径514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515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17

五、预防措施518

六、治疗原则519

七、控制措施520

第6节 流行性出血热521

二、传播条件与途径522

一、病原特征522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52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26

五、治疗原则528

六、预防措施529

第7节 霍乱530

一、病原特征531

二、传播条件与途径532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53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34

五、治疗原则535

六、预防控制537

一、病原特征538

第8节 伤寒、副伤寒538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539

二、传播条件与途径539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41

五、控制措施544

第9节 甲型肝炎546

一、甲型肝炎流行环节547

二、甲型肝炎流行特征548

三、临床症状与诊断549

五、一般预防措施550

四、治疗原则550

七、灾害后甲型肝炎的预防551

六、灾害前的储备551

注:戊型肝炎552

八、甲型肝炎暴发时的预防552

第10节 细菌性痢疾553

二、临床症状与体征554

一、病原特征554

三、诊断标准(GB)555

四、治疗原则560

六、控制措施561

五、疾病监测561

一、病原特征564

第11节 肠致泻性大肠杆菌性肠炎564

三、诊断标准565

二、临床症状与体征565

四、治疗原则566

五、疾病监测568

六、控制措施569

第12节 脊髓灰质炎571

二、传播条件与途径572

一、病原特征572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57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74

五、控制措施575

第13节 流行性感冒578

一、病原特征579

三、诊断标准581

二、临床症状与体征581

五、控制措施583

四、治疗原则583

第14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586

一、病原特征587

二、传播条件与途径588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589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91

五、治疗原则592

六、预防控制措施593

第15节 麻疹596

二、传播条件与途径597

一、病原特征597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598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99

五、控制措施600

六、治疗原则601

第16节 疟疾602

一、病原特征603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604

二、传播条件与途径604

五、治疗原则605

四、诊断鉴别诊断605

六、预防控制措施606

第17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608

二、传播条件与途径609

一、病原特征609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61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612

五、预防措施615

六、治疗原则616

七、控制措施617

一、病原特征618

第18节 狂犬病618

二、传播条件与途径621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62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624

五、预防措施628

六、治疗原则630

七、控制措施631

第19节 血吸虫病632

一、临床症状与体征633

二、诊断标准634

四、水灾与血吸虫病635

三、治疗原则635

五、旱灾与血吸虫病637

六、地震灾害与血吸虫病638

第20节 灾难性疾病(一)——艾滋病640

二、传播条件与途径641

一、病原特征641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64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643

五、治疗原则644

六、预防与控制措施645

第21节 灾难性疾病(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647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648

二、传播条件与途径648

一、病原特征648

四、诊断标准649

五、治疗原则650

六、预防与控制措施651

第1节 食物中毒653

第3章 急性中毒653

一、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原则654

二、各类食物中毒的特点及预防662

一、硫化氢中毒677

第2节 有毒气体中毒677

二、氯气中毒680

三、光气中毒683

四、氨气中毒685

五、氮氧化物中毒688

六、一氧化碳中毒691

一、有机磷类农药中毒694

第3节 农药中毒694

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毒701

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704

四、抗凝血性灭鼠药中毒707

五、禁用灭鼠剂中毒709

一、氰化物中毒712

第4节 其他毒物中毒712

二、亚硝酸钠中毒715

三、可溶性钡盐中毒718

四、神经性毒剂中毒721

五、芥子气中毒724

一、急性应激反应729

第1节 应激相关的精神与行为障碍729

第4章 灾难应急性心身疾病729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732

三、适应障碍738

一、刺激与生理应激与心理应激742

第2节 应激性心身疾病概述742

四、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743

三、心身疾病的发病过程743

二、心身疾病的概念743

七、心身疾病治疗原则744

六、心身疾病的鉴别诊断744

五、心身疾病诊断依据744

一、高血压病745

第3节 灾难引发的常见应激性心身疾病745

二、冠心病750

三、消化道功能紊乱及溃疡病763

四、内分泌失调及糖尿病766

五、男女性功能障碍773

六、月经不调777

七、神经性皮炎及过敏症784

第5章 其他疾病787

第1节 溺水787

第2节 中暑789

第3节 冻伤790

第4节 电击伤792

第5节 红眼病794

第6节 毒虫蛰咬伤796

第7节 毒蛇咬伤797

第8节 动物咬伤800

第9节 浸渍性皮炎和擦烂801

第10节 股癣及脚癣802

第11节 核辐射损伤804

第1节 消毒防腐药810

一、醇、醛、酚、酸810

第6章 救灾防病常用药物简介810

二、卤化物812

三、表面活性剂813

四、氧化物813

第2节 抗感染药814

一、人工合成抗菌药815

二、抗生素817

三、抗真菌药826

第3节 止血药828

第4节 升压药832

第5节 血容量扩充剂835

第6节 复苏药836

一、心肺复苏药837

二、呼吸兴奋药838

第7节 镇静与安定药839

第8节 镇痛药842

一、镇痛药843

二、解热镇痛药845

第9节 生物制剂849

第10节 常用洗消剂8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