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曹培之,任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750064142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邓小平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小平理论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1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1
目 录1
一、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加剧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2
二、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条件3
三、思想、科学和文化的高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5
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8
一、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8
二、马克思、恩格斯创建马克思主义11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14
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的精华14
二、马克思主义同帝国主义时代特征和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列宁主义17
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19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1
一、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31
第二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1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36
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41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43
一、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44
二、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46
到新的科学水平46
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47
三、邓小平理论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47
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48
第三节学习、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51
一、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51
丰富和发展51
二、当代青年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57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62
第一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62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62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64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67
第二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72
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涵义72
二、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74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于邓小平75
理论的各个方面75
第三节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有77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77
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77
二、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79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83
第一节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8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9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96
一、基本路线的形成97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断的基本路线97
二、完整准确地理解党的基本路线99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102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06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106
一、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106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108
三、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112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13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13
二、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117
必然要求117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119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123
一、战略目标与战略步骤123
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124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29
第一节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134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134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对外开放134
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38
三、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143
第二节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145
一、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45
二、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49
三、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15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156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6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15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160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64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67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16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171
三、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174
共同发展174
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177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177
二、按劳分配及其实现形式179
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82
四、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85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纲领188
第一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88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188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192
第二节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6
一、发展民主必须健全法制196
二、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8
三、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200
第三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01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01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203
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208
重要性和紧迫性212
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212
第九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文化纲领212
战略地位212
第一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212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215
精神文明的一致性215
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根本方针218
第二节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220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任务220
的要求223
二、积极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23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努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227
四、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文化建设的领导228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我国的外交战略231
第一节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231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231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涵义与依据236
三、“一国两制”的实践与意义240
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国际环境244
第二节我国的外交战略244
二、我国外交战略的基本目标和原则252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58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262
靠力量262
第一节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62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262
二、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266
根本保证266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68
四、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270
第二节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280
一、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281
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284
三、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86
后记291
热门推荐
- 2249453.html
- 534063.html
- 353084.html
- 974843.html
- 2625402.html
- 2900522.html
- 839988.html
- 2703163.html
- 1304200.html
- 2868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8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07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95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39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7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2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0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62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0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