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地震科研总览 2011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修济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978750284369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地震学-科学研究-中国-2011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地震科研总览 201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述3
中国主要活动火山喷发序列研究与灾害预测&许建东3
地震应急科普资源的发展对策&谭先锋13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用技术系统建设&姜立新21
小江断裂带中-长期地震潜势定量研究&闻学泽27
地震动态图像预测技术研究&刘杰33
一、地震预测41
川滇地区地震走时表编制&吴建平41
佛子岭台弱震高发区地震特性研究&付鸣放44
以现今小震研究郯城历史大震的震源断层及近期地震危险性&周翠英46
奥运保障期间胶东半岛及近海地震危险性判定研究&周翠英48
活动断裂带构造变形动态特征及地震危险性研究&张希50
川滇菱块构造深部应力时空演变与强震预测&张希52
黑龙江及邻区数字化低频前驱波的提取与研究&李继业54
中强地震震源及邻近地区地震波衰减特征研究&李希强56
山东省地震动强度(烈度)实时速报系统研究&李希强58
地壳变形监测GPS参考站(网)自动化后处理软件研制&李杰60
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李杰62
天地一体化地震时空强综合预报模式研究&张永仙63
闽台地区地震矩张量的准实时自动反演&邱毅65
三向应变结构与地震关系的实验及应用研究&周友华67
浙江省水库地震趋势判断方法研究&周 昕69
综合形变测量新技术与监测方案跟踪研究&刘文义70
基于InSAR同震形变场反演汶川Ms8.0地震非均匀滑动&张国宏72
合肥形变台短水准测量资料处理与分析研究&葛计划74
首都圈地区强震预测预警技术和指标研究&张永仙75
沉积物ESR测年研究&尹功明 刘春茹77
井水位前驱波特征及其在短临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张淑亮79
数字地震噪声成像动态监测系统建设及其应用&史粦华81
汶川地震后的山西地震带地震危险性研究&赵文星83
形变资料异常特征和映震能力的研究&柯昌安84
KS-2000宽频带地震计与DD-1记录近震震级对比分析&陆栋梁85
四川自贡和隆昌地区注水诱发地震活动的研究&张致伟86
上海市地震预报综合深井观测系统布局优化模型研究&尹继尧87
陕西地区小震精定位与参数计算&石军88
基于PS-InSAR技术北京地区地壳形变场特征研究&刘天海90
基于HHT提取汶川地震前后的周至井水位固体潮异常变化&邢西淳91
基于多种定点形变天山现今细观变形特征研究&蒋靖祥92
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技术评价与观测资料映震效能及监测网优化研究&陆明勇94
陕西地区S波分裂和应力场特征研究&石 军96
乾陵台数字形变资料同震响应变化的初步分析&张创军97
临潼水化资料综合分析及异常可靠性实验研究&王新98
集集地震脉冲型地震动的长周期效应&李春峰99
二、地震灾害防御103
海域强震构造判断及海洋工程抗震设防标准研究&吕悦军103
辽宁省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王丽莉111
平原区活断层探测方法研究&张世民113
重大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方法与技术&李小军 王玉石116
基于地震参数的灾情准实时估计关键技术研究&温增平119
原地应力测量在活动断裂带地震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郭啟良121
强震危险区划关键技术研究与地震区划图编制&高孟潭 俞言祥123
浙江省区域强地面运动参数关系及应用研究&朱新运125
新疆年度地震危险区的综合评价及预测研究&高国英127
城市震害单元化应急管理机制与动态可视化救助仿真研究&孙 刚129
汶川地震后的山西地震带地震危险性研究&赵文星131
山西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赵晋红132
乌鲁木齐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宋和平134
结构健康检测和非线性结构参数辨识研究&任隽136
陕西省Q值及台站场地响应值计算&赵韬137
辽宁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抗震性能普查&黄河138
基于IPv6/v4网络的地震烈度监测系统&王建军139
输油气管道穿越活动断层抗震分析方法和技术&刘爱文 李小军140
核电厂地震安全问题研究&潘华142
年度地震危险区地震灾害应急风险评估与应急对策研究&宋立军 唐丽华144
三、地震应急响应与处置149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搜救装备集成与装备检测/校准技术研究&王恩福149
无人机灾情快速获取系统&徐志强152
应急基础数据库房屋数据更新算法研究&王丽莉154
面向震后应急救援的震源参数快速测定技术研究&许力生156
基于烈度速报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研究&张凌159
地震救援能力数据指标化研究&张凌160
地震救援数据共享&张凌162
地震应急预案效能评估研究&光春云163
上海市地震烈度速报的研究与应用&徐永林165
汶川地震后的山西地震带地震危险性研究&赵文星167
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软件研发与系统集成&金 星168
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技术标准研究&姜立新170
P波地震预警原型系统&吴忠良 彭汉书172
福建地区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的试验及示范应用&黄 昭173
地震信息公开方法与机制研究&樊琦174
地震应急现场设备应用方案与现场系统完善研究&段锋176
灾情信息收集处理系统研究&赵曦177
陕西省地震部门在突发事件中媒体应对策略研究&牛百勇178
测震台网地震速报信息的快速对外发布及实现&董星宏179
田野文物振动防盗监控报警系统&王恩福180
四、大陆活动构造环境183
中国大陆及邻区构造应力/应变场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朱守彪183
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图&谢富仁189
地貌学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李德文191
井地联测VSP技术在隐伏活断层上断点确定中的应用&何正勤193
华北地下精细结构探查&丁志峰196
深部煤岩体应力场与采动叠加效应&谢富仁198
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场变化机理研究&祝意青199
紫坪铺水库地区衰减结构特征研究&周龙泉201
任意空间取向TI介质中P波反射非双曲时距正反演理论研究&郝重涛204
利用噪声层析成像技术动态产出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地下三维速度图像&张雪梅206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运动的壳-幔耦合机理研究&崔笃信208
青藏高原东缘壳内流体三维分布特征及其动力作用&姚琪210
中亚地区天山地壳变形与地震构造机理研究&李杰212
沉积物在俯冲带深部变质脱水的热力学计算和实验研究&李营214
泥河湾盆地~1Ma以来沉积地层的石英回授光释光测年研究&刘进峰216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MT)研究沂沭断裂带深部电性结构及其与地震孕育环境的关系&张继红217
沉积物ESR测年研究&尹功明 刘春茹219
辽宁沿海地区断裂构造勘查及地震区划&万波221
中国东部上地幔石榴石次变边:地幔高温热事件及其地质意义&隋建立223
基于流体地球化学探讨北天山地区泥火山成因及其活动与地壳变形作用&高小其225
用面波层析成像研究山西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宋美琴227
基于ArcGIS Engine的地震专题图的快速生成技术研究&和朝霞229
活动断裂带及附近三维构造变形定量研究&张晓亮230
大地电场观测系统干扰的识别与判定&张仰辉232
沿人工地震测线的噪声S波速度结构反演与爆破探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李军234
断层崩积楔的光释光测年研究&李晓妮235
跨越台湾海峡爆破地震联合观测(ATSEE)岩石圈三维速度结构与动力学的研究&史粦华236
长白山天池火山全新世喷发物微结构及喷发精细序列研究&张秉良238
现今应力状态变化与强震孕育进程的综合数值分析技术系统&陈连旺240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和变形特征研究&王椿镛242
利用GPS观测资料研究关中地区构造变形特征&丁晓光244
汉中西南地区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解译与分析研究&田勤虎245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震类型分区研究&刘 春246
关中陕南及周边地区地震波衰减和场地响应研究&孟智民247
五、地震监测网络与技术251
深井地壳变形宽频带综合观测系统&欧阳祖熙251
应对巨大地震的信号传输系统&杨建思256
基于光纤光栅的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研制&王建军258
地震立体观测系统&滕云田 王喜珍260
地震前兆综合观测仪&刘爱春 周振安262
数字化地下水水位数据采集器&许立斌264
辽宁省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及测震和前兆分项集成&单德华266
辽宁省地震数据共享系统&单德华267
地壳变形监测GPS参考站(网)自动化后处理软件研制&李杰269
DJY-2000型地震电磁波脉冲观测系统&闫计明271
新疆“十五”数字化前兆台网建设&杨又陵272
InSAR误差分析与校正研究&张景发274
KS-2000宽频带地震计作为综合观测仪器的拓展应用&王飞275
“十五”数字化地电仪器观测过程常见故障及排除&潘存英276
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李杰277
速报台站的分区域选取分析&金妱娣278
地震台观测公共环境综合防雷设计与实施&赵刚279
数字化地磁短周期变化研究&李军辉280
NCDSN连续记录停记报警研究&王建昌282
新疆数字地震观测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史勇军283
数字化地电场特征分析研究&何康285
新疆数字强震动台网建设&李锰286
基于GPS智能手机终端的信息上报系统&贾宁288
ZD9A地电场仪观测资料的分析及异常排除方法研究&王凤289
WEB版地震应急实用手册的开发&和朝霞290
六安BBVS-60与KS-2000宽带地震计系统性能分析&赵楠291
新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宋立军292
影响安徽省地电台网观测的干扰因素分析与效能评估&王燚坤294
六、地震科技管理与服务299
地震监测信息可视化与综合服务技术研究&潘怀文299
幼儿地震灾害自救常识科普教育项目&龙海云300
地震科技文献分类与标引规则&梁凯利306
共享数据规范化整理及质量保证研究&常俊307
上海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尹京苑308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监测预报处日常文件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应用&魏志恒310
热门推荐
- 2924315.html
- 1678931.html
- 1581788.html
- 3826923.html
- 3852684.html
- 1284626.html
- 2813756.html
- 2564582.html
- 255033.html
- 900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6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40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32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67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5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3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8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7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2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0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