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庆华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978750294681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46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自然灾害-综合研究-中国-日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论1
一、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指导思想1
二、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内容的总体构思4
三、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工作进展概况5
四、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成果10
五、社会服务14
第一章 灾情调研16
第一节 自然灾害联合调查和综合研究的进展16
一、《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调研工作进展16
二、《中国自然灾害与社会图集》工作进展19
第二节 中国历史时期的自然灾害21
一、隋前时代自然灾害(公元581年前)21
二、隋、唐及五代十国时期的自然灾害(581—960年)22
三、宋代自然灾害(960—1279年)23
四、元代的自然灾害(1279—1368年)24
五、明代自然灾害(1368—1644年)26
六、清代自然灾害(1644—1911年)28
七、中华民国时期自然灾害(1911—1949年)31
第三节 中国20世纪的自然灾害33
一、洪涝灾害34
二、气象灾害35
三、海洋灾害44
四、地震灾害45
五、地质灾害47
六、农作物生物灾害52
七、森林灾害54
第二章 自然灾害评估56
第一节 自然灾害评估综合研究的进展56
一、自然灾害评估研究的主要成果56
二、自然灾害评估的主要问题62
第二节 自然灾害评估的内容和方法63
一、自然灾害评估的主要工作内容63
二、自然灾害评估方法65
第三节 自然灾害损失评估的基本模式和方法67
一、自然灾害系统的类型和主要评价因子67
二、自然灾变活动强度评估与自然灾变等级划分69
三、受灾体类型和损毁等级划分88
四、受灾体价值核算99
五、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108
六、自然灾害灾度等级的划分124
第四节 中国单类自然灾害损失评估和综合评估130
一、单类自然灾害评估130
二、自然灾害综合评估137
第三章 自然灾害区划141
第一节 自然灾害区划综合研究的进展141
一、自然灾害区划研究的意义141
二、自然灾害区划研究的进展141
三、自然灾害区划的分类142
四、自然灾害区划研究的难点143
五、自然灾害区划的步骤与方法144
第二节 中国蕴灾环境区划145
一、中国的致灾环境145
二、中国孕灾环境分区152
第三节 中国灾害危险性区划154
一、中国地震灾变区域危险性分析155
二、中国突发性气象灾变区域危险性分析157
三、中国干旱灾变区域危险性分析162
四、中国洪涝灾变区域危险性分析166
五、中国地质灾变区域危险性分析170
六、重大自然灾变区域综合危险性分析177
第四节 中国灾害危害性区划179
一、影响自然灾害区域危害性的主要因子179
二、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区域危害性评估182
第四章 灾害经济与灾害社会189
第一节 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破坏与影响189
一、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危害190
二、中国区域综合受灾程度208
三、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深度215
第二节 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16
一、对土地资源的破坏217
二、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破坏223
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26
四、自然灾害是贫困的直接原因227
第三节 自然灾害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27
一、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世纪之交人类的共同话题227
二、自然灾害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指标体系229
三、自然灾害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程度的评价方法与步骤236
四、自然灾害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37
第五章 自然灾害形成机制研究256
第一节 地球运动—人类活动—环境与灾害256
一、环境—灾害是全球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256
二、环境—灾害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的子系统257
三、自然灾变形成的双重因素258
第二节 自然灾变的联系性262
一、地球不同圈层的自然灾变相关性262
二、自然灾变链与灾变群266
第三节 自然灾变系统268
一、联系性268
二、整体性270
三、层次性270
第四节 自然灾变系统的形成机制274
一、地壳运动的控制作用274
二、太阳活动的影响277
三、全球变暖问题279
第六章 21世纪初期自然灾害风险和区域安全性分析284
第一节 自然灾害风险和区域安全性研究的意义和方法284
一、自然灾害的严重性285
二、自然灾害的不可避免性286
三、自然灾害的地域性286
四、自然灾变的危险区与“安全岛”288
五、自然灾害危害性和巨灾风险区288
第二节 21世纪初期自然灾害发展态势分析289
一、21世纪初期自然灾害发展态势预测的主要依据289
二、自然灾变发展态势291
三、21世纪初期中国重大自然灾害态势295
第三节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区域风险预测300
一、地震灾害区域风险预测301
二、洪涝灾害区域风险预测304
三、干旱灾害区域风险预测306
四、突发性气象灾变(含热带气旋、风雹、冷冻害)预测308
五、地质灾害区域风险预测309
第四节 中国21世纪初期经济发展区域安全性分析311
一、中国受灾区域安全性分析311
二、中国受灾区域安全性的主要特点313
第七章 减灾基础能力综合调查和综合评估314
第一节 减灾基础能力综合调研工作的开展314
第二节 中国减灾基础能力建设的历史和现状317
一、中国减灾基础能力建设历史发展317
二、中国减灾基础能力建设现状334
第三节 中国区域减灾基础能力综合评价358
一、区域减灾基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358
二、中国区域减灾基础能力综合评价363
三、中国相对减灾基础能力评估370
第八章 减灾系统工程和综合减灾375
第一节 减轻自然灾害系统工程的基本框架375
一、减轻自然灾害系统工程的构成375
二、减灾系统工程基本内容377
第二节 综合减灾是社会发展的需求380
一、保障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减轻自然灾害风险380
二、区域减灾需求综合分析383
第三节 建设综合减灾系统工程388
一、建设综合监测预报系统388
二、建设综合防灾应急体系391
三、构建社会救灾重建体系395
四、建设综合减灾管理系统397
第四节 推动人文减灾系统工程403
一、历史的经验教训403
二、规范人类行为,减轻灾害406
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人文减灾410
第五节 推动国际减灾系统工程418
一、开展亚洲巨灾减灾系统工程的意义418
二、减轻亚洲巨灾是一项系统工程420
第九章 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对综合减灾社会化的推动423
第一节 减灾规划和计划的设计425
一、中国减灾规划的制定425
二、自然灾害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433
第二节 推动灾害科学研究,增强科技减灾能力444
一、促进自然灾害科学体系的发展444
二、综合减灾与科技减灾研究的发展现状446
三、制约我国综合减灾的重大科技问题449
四、面向21世纪的综合减灾科技对策建议451
第三节 确定灾害高风险区,划分减灾区463
一、中国减灾区的划分464
二、中国可能出现的巨灾风险区4
第四节 推动灾害保险473
一、灾害保险区划研究473
二、在全国推行地震灾害保险可行性报告484
第五节 更新灾害观念 提出综合减灾新策略487
一、关于防洪减灾体制的思考488
二、1998年大洪水反思和减灾新理念491
三、效果——中国防洪减灾的新策略513
第六节 开展减灾示范区514
一、四川广元减灾示范区的推动514
二、关于建立宝鸡“全国发展与综合减灾示范区”的建议521
第七节 推动解决中国干旱化、荒漠化、水资源危机和藏水北调问题523
一、关于尽快开展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重大技术问题调研的建议524
二、《中国干旱的态势和调、蓄水问题》香山会议528
三、编写向中央呈送的报告材料——中国干旱化、荒漠化、水资源危机和藏水北调问题(资料摘要)529
第八节 地壳运动整体观在自然灾害发展趋势综合预测中应用的检验535
一、基本观念536
二、基本思路和自然灾害发展趋势536
结语542
参考文献543
热门推荐
- 2928676.html
- 2516061.html
- 3637638.html
- 3103144.html
- 626187.html
- 2259961.html
- 2227529.html
- 2889363.html
- 333446.html
- 2540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09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1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3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5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4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76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9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1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17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