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三编 第27册 明末曹洞殿军 永觉元贤禅师研究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林庆彰主编;范佳玲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652897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63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1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三编 第27册 明末曹洞殿军 永觉元贤禅师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1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考察5
一、关于元贤的专论5
二、佛教史中关于元贤的专论6
三、其他论文中关于元贤的论述8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10
一、研究范围10
二、研究方法11
第四节 研究进路与架构12
第二章 永觉元贤的生平与著作15
第一节 元贤的生平15
一、在家时期16
二、参学时期18
三、弘化时期20
第二节 元贤的著作23
一、撰述类24
二、编修类31
三、关于《永觉元贤禅师广录》37
四、元贤的文章风格37
第三节 元贤的师友弟子41
一、无明慧经41
二、无异元来45
三、闻谷广印48
四、为霖道?51
第四节 小结——元贤生平述评54
一、关于生平54
二、关于著作57
三、关于师承58
第三章 永觉元贤的宗教志业61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佛教环境61
一、明末清初佛教的兴盛61
二、明末清初佛教发展的潜在危机66
第二节 元贤的困境与应世的态度77
一、元贤论时代风气77
二、元贤复兴事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79
三、元贤应世的基本态度84
第三节 鼓山的经营89
一、寺院建筑的兴修90
二、寺院经济的维持95
第四节 僧团的整治105
一、僧戒的提倡106
二、僧仪的要求与生活的规范107
三、僧团的教育与僧德的期许109
第五节 入世的关怀111
一、社会风气的易善111
二、宗教慈善的投入114
第六节 元贤的行事风格述评115
一、元贤的个人风格115
二、鼓山的经营特色117
第四章 永觉元贤的禅法思想121
第一节 明末禅法的流弊与原因析探121
一、明末禅法的流弊121
二、明末禅法流弊的原因析探125
第二节 元贤的禅修理念132
一、心性思想的内容132
二、禅修意义的确立135
三、参究方法的提出139
第三节 元贤的禅修方法143
一、参禅的条件143
二、禅病的认识145
三、话头的参法149
四、开悟的境界155
第四节 小结——元贤禅法思想的特色160
下册165
第五章 永觉元贤的禅学思想165
第一节 明末禅学发展的背景165
第二节 曹洞宗旨的探论167
一、〈参同契〉的注解167
二、〈宝镜三昧〉的重离四句174
三、五位思想182
第三节 其他禅学问题的讨论191
一、〈三玄考〉191
二、〈龙潭考〉197
三、对惠洪觉范的评价203
第四节 小结——元贤禅学思想的特色207
第六章 永觉元贤的经教思想211
第一节 元贤的戒律思想211
一、明末律学的衰颓与复兴211
二、元贤对明末戒律环境的观察214
三、元贤戒律思想的要点216
四、小结——元贤戒律思想的特色233
第二节 元贤的净土思想236
一、明末净土的流行236
二、净土的修证方法238
三、禅净关系的处理242
四、小结——元贤净土思想的特色248
第三节 元贤的经典注疏250
一、明末注经风气的兴盛250
二、元贤的释经及其特色253
第四节 元贤的「宗」「教」关系论260
一、元贤论「宗」「教」关系260
二、注经说教的必要264
三、禅的彻底坚持267
第七章 永觉元贤的三教思想271
第一节 明末儒释的互动271
一、佛学与心学的交流271
二、佛学对心学的反省277
第二节 元贤对儒学理论的批驳281
一、论心性良知281
二、论太极与气291
三、论格物工夫297
第三节 元贤对老庄思想的异议299
一、论虚无气化299
二、论齐物逍遥303
第四节 元贤论三教异同308
第五节 小结——元贤三教思想的特色314
第八章 结论315
第一节 本文研究重点回顾315
第二节 元贤研究之于明末佛教与现代佛教320
附录325
附录一 永觉元贤禅师法像325
附录二 真寂广印〈永觉赞〉327
附录三 永觉元贤禅师年表329
附录四 明末主要禅僧世系表337
主要参考书目339
热门推荐
- 2425864.html
- 776754.html
- 1290222.html
- 2591226.html
- 3651730.html
- 2133854.html
- 3484268.html
- 3698747.html
- 578449.html
- 30880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94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84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41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9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2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7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38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84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3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