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感觉主义”的谱系:新史学十年的反思之旅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感觉主义”的谱系:新史学十年的反思之旅
  • 杨念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感觉主义”的谱系:新史学十年的反思之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上编 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儒学3

一“儒学地域化”概念再诠释3

“儒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进行“道德实践”的问题3

中华帝国气质的变化与“道德主义”的兴起11

“讲学”以“正君心”:道德实践的发蒙31

“儒学地域化”的底层实践:道德约束转化为治理规范45

“儒学地域化”的危机及其在近代的残存形态57

赘语:道统的坍塌63

二 近代“东亚”的构建与儒学的命运71

“东亚”概念的含混性71

中国“华夷秩序观”的文化遗留与民族国家理念的冲突及其调适74

中国构造“东亚”想象的历史与现实基础83

日本的“脱亚”心态及其历史根源86

韩国的位置97

结论:“东亚”想象的谱系100

中编 道统·政统的历史构造与兴衰轨迹105

三“文质”之辨与中国历史观之构造105

“文质”之辨与“三代”黄金期的建构105

是“反智”还是“反知”?111

“文质”辨析与明清易代115

“文质”之辨仅仅是对历史黄金期的复归吗?120

四 清朝统治的合法性及其治理技术124

清朝统治合法性的阐释与清史研究新境的拓展124

清朝“大一统”话语与早期全球化视野128

清朝的治理技术与官员的政治执行力132

如何从新的角度观察“身体政治”137

五 超越“汉化论”与“满洲特性论”141

“新清史”与“旧清史”研究路径的差异141

“新清史”研究的盲点之所在146

清史研究出现第三条道路的可能性151

余论:我看“大一统”历史观158

六 中国艺术表达中的“隐喻”传统与历史写作166

史学危机与“隐喻史”研究的兴起166

“隐喻史”表现之一:诗词隐语与绘画主题中所表达的士人心态171

“隐喻史”表现之二:不同艺术作品隐喻中所表现出的历史变迁177

结论:“隐喻”解读对于历史书写的意义184

下编 超越“地方性”:思想与方法189

七“危机意识”的形成与中国现代历史观念变迁189

“危机意识”对应三大问题189

“列文森悖论”的有效性及其修正195

从“帝国”到“国家”,从“国家”到“社会”198

“封建”意义的现代表述205

“危机意识”的转变与“地方史”研究的兴起209

走向“实践观”的新史学215

八 中国历史学如何回应时代思潮(1978—2008)221

从论证政治“合法性”到诠释社会“现代性”221

“逆现代化行为”出现后的“国学”和“地方史研究”225

“大叙事”的回归与史学方法的多元性发展229

中国史学需要一种“感觉主义”!234

九“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242

“宗族”、“庙宇”与区域社会史研究242

从“地方性知识””到“地方感”245

政治变迁的地方性逻辑和跨地方性逻辑249

跨区域研究的前景253

十“在地化”研究的得失与中国社会史的发展257

从“古史”到“近史”:日趋单调的历史?257

“历史学”人类学化的贡献及其危险260

“在地化”的认知经验与“感觉主义”267

“英雄史观”的回归?271

十一 如何从“医疗史”的视角理解现代政治?280

什么是“现代政治”?280

作为问题出发点的“身体”282

“空间”的含义286

“身体”→“空间”→“制度”290

“社会动员”与“国家”293

十二 中国的“另一个近代”297

无法步入“西方式近代”的焦虑297

沟口雄三学术世界里的“地方”及其修正299

中国革命发生学305

“风景”的再发现与“劳动”的再定义308

“群众动员”与“民主”310

“抗争性政治”与“颠倒的想象”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