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薛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2726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汉高祖(前256~前195)-传记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微生物及其特点1
一、什么是微生物?1
二、微生物的五大共性1
第二节 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过程6
一、一个难以认识的微生物世界6
二、人类揭开微生物世界奥秘的历史6
第三节 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9
一、在医疗保健战线上的六大“战役”9
二、微生物与发酵、食品工业10
三、微生物学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贡献13
第一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15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15
一、无菌技术15
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16
三、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18
四、单细胞(单孢子)分离18
五、选接培养分离18
六、二元培养物19
第二节 显微镜和显微技术19
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20
二、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22
第三节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23
一、细菌和古生菌23
二、真菌26
三、藻类28
四、原生动物28
第二章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29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29
一、微生物的分类问题29
二、微生物分类单位及命名29
第二节 微生物的鉴定31
一、经典分类鉴定方法31
二、现代分类鉴定方法31
第三章 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34
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34
一、细菌34
二、放线菌52
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54
一、酵母菌54
二、丝状真菌——霉菌64
第三节 噬菌体76
一、噬菌体的形态和构造76
二、噬菌体的生长和繁殖76
三、噬菌体的生活史77
四、噬菌体的分离检查78
五、噬菌体的防治79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及培养基83
第一节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83
第二节 营养物及其功能84
一、碳源84
二、氮源85
三、能源85
四、无机盐85
五、生长因子86
六、水分86
第三节 微生物吸收营养的方式86
一、微生物吸收营养的机制86
二、微生物吸收营养的方式86
三、影响营养吸收的因素87
第四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87
一、光能自养微生物87
二、光能异养微生物88
三、化能自养微生物88
四、化能异养微生物88
第五节 微生物培养基的类型88
一、培养基的类型88
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90
三、设计培养基的方法91
四、配制培养基的步骤92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和发酵93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93
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93
二、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产能和CO2固定109
第二节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间的联系115
一、兼用代谢途径(amphibolic Pathway)116
二、代谢物回补顺序(anaplerotic sequence)116
第三节 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120
一、生物固氮120
二、微生物结构大分子——肽聚糖的合成124
第四节 微生物的代谢调控与发酵生产127
一、酶活性的调节127
二、酶合成的调节130
三、代谢调控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133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137
第一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137
一、细胞量的测定137
二、细胞数的测定137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138
一、细菌的个体生长和同步生长138
二、典型生长曲线139
三、微生物的连续培养141
第三节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142
一、温度142
二、氧气143
三、pH145
第四节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146
一、几个基本概念146
二、物理杀菌因素的代表——高温147
三、化学杀菌剂或制菌剂151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153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153
一、三个经典实验153
二、遗传物质在细胞内的存在部位和方式155
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159
一、基因突变159
二、突变与育种166
第三节 基因重组175
一、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175
二、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181
第四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183
一、菌种的衰退与复壮183
二、菌种的保藏184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187
第一节 微生物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187
一、碳素循环187
二、氮素循环187
三、硫素循环189
四、磷素循环190
第二节 微生物间以及与其它生物间的关系191
一、互生191
二、共生191
三、拮抗193
四、寄生193
五、猎食194
第三节 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学原理194
一、污水处理中的特殊微生物194
二、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原理195
三、污水处理的主要装置196
第四节 沼气发酵与环境保护198
一、沼气发酵的三个阶段198
二、甲烷形成的生化机制199
三、产甲烷菌的CO2的同化途径202
第九章 感染与免疫203
第一节 感染的一般概念203
一、感染的途径与方式203
二、微生物的致病性204
第二节 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206
一、生理屏障206
二、体液因素206
三、细胞因素208
四、炎症208
第三节 宿主的特异性免疫209
一、特异性免疫的一般概念209
二、抗原和抗体211
三、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213
四、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214
五、联合抗感染免疫215
六、克隆选择和免疫耐受性215
第四节 免疫学的实际应用215
一、抗体的制备及应用215
二、免疫学技术217
三、免疫预防218
第十章 食品与微生物220
第一节 利用微生物制造食品220
一、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食品220
二、利用微生物菌体做食品227
第二节 有害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229
一、食品发生变质的基本条件229
二、各种食品的腐败变质232
第三节 食品卫生和食品卫生检验238
一、食品卫生239
二、微生物性食物中毒244
三、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246
主要参考书目249
热门推荐
- 1973087.html
- 309369.html
- 779258.html
- 1166301.html
- 1094969.html
- 1453337.html
- 2615029.html
- 2023610.html
- 350088.html
- 1247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7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7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9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29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23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9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1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3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60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