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牧学基础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农牧学基础 上
  • 东北农学院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农业出版社
  • ISBN:16144·1134
  • 出版时间:1961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牧学基础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第一篇 土壤肥料学1

第一章 土壤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与组成1

第一节 土壤的概念1

第二节 土壤的基本特性2

第三节 土壤的基本组成4

第二章 土壤矿质部分5

第一节 岩石的风化过程和成土母质的形成5

第二节 土壤的矿物组成与化学组成13

第三节 土壤的机械组成15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部分22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成分与性质22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24

第三节 土壤腐殖质28

第四章 土壤的水分、空气和热量状况31

第一节 土壤的水分31

第二节 土壤空气40

第三节 土壤热量状况41

第四节 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状况的调节44

第五章 土壤吸收性能与化学性质46

第一节 土壤吸收性能46

第二节 土壤胶体及其特性47

第三节 土壤中离子吸收现象(离子交换)52

第四节 土壤溶液56

第五节 土壤反应57

第一节 土壤结构与耕层构造64

第六章 土壤结构、物理性质与耕性64

第二节 土壤一般物理性质与物理机械性质70

第三节 土壤耕性75

第七章 土壤形成过程、形态特征与分类82

第一节 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82

第二节 主要成土因素及其作用84

第三节 土壤剖面与形态特征86

第四节 土壤分类89

第八章 我国几种主要土类92

第一节 白浆土92

第二节 沼泽土94

第三节 黑土95

第四节 栗钙土98

第五节 盐渍土(盐土和硷土)99

第六节 棕色森林土103

第七节 褐色土104

第八节 红壤和黄壤105

第九节 水稻土108

第九章 肥料概论109

第一节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109

第二节 植物生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109

第三节 肥料的分类110

第十章 无机肥料112

第一节 氮肥112

第二节 磷肥118

第三节 钾肥121

第四节 微量元素肥料123

第六节 石灰、石膏及其他125

第五节 复合肥料125

第七节 无机肥料的物理特性128

第十一章 有机肥料130

第一节 牲畜粪尿和禽粪131

第二节 人粪尿136

第三节 堆肥139

第四节 绿肥141

第五节 草炭143

第六节 土杂肥147

第十二章 细菌肥料152

第一节 根瘤菌肥料152

第二节 固氮菌肥料153

第三节 磷细菌肥料153

第四节 抗生菌肥料154

第十三章 肥料的运输、贮藏与混合156

第一节 肥料的运输和贮藏156

第二节 肥料的调制157

第三节 肥料的混合159

第十四章 施肥法原理163

第一节 施肥原则163

第二节 基本施肥技术165

第二篇 耕作学171

第一章 农作物的生活条件及其调节原理171

第一节 农作物的生活条件及其规律性171

第二节 耕层土壤的结构及其调节175

第三节 土壤水分状况及其调节181

第四节 土壤空气状况及其调节186

第五节 土壤热量状况及其调节192

第六节 土壤养分状况及其调节196

第一节 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除203

第二章 杂草和病虫害及其防除原理203

第二节 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除222

第三章 土壤耕作234

第一节 土壤耕作一般原理234

第二节 土壤耕作制249

第三节 开垦荒地266

第四章 种子和播种272

第一节 种子质量272

第二节 种子的清选和分级273

第三节 种子消毒处理274

第四节 播种技术275

第五节 播种质量的检查278

第一节 轮作的作用280

第五章 轮作、间作和套作280

第二节 轮作的类型283

第三节 轮作的农业技术283

第四节 轮作计划的制订及过渡289

第五节 间作、混作和套作291

第六章 农田防护林298

第一节 农田防护林的作用298

第二节 林带的结构299

第三节 林带的配置300

第四节 农田防护林的营造和管理302

第七章 农(耕)作制度304

第一节 我国农作制的历史发展概况304

第二节 解放前夕我国农作制的概况305

第三节 解放后我国农作制的发展3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