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2.0基础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詹友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0642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Pro/ENGINEER Wildfire 2.0-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2.0基础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Pro/ENGINEER简介1
1.1CAD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1
1.2Pro/ENGINEER解决方案2
1.2.1Pro/ENGINEER的基本模块3
1.2.2工业外观造型强有力的工具——CDRS4
1.2.3复杂零件的曲面设计工具4
1.2.4复杂产品的装配设计工具4
1.2.5运动仿真模块5
1.2.6结构强度仿真5
1.2.8塑料流动分析工具6
1.2.7疲劳分析工具6
1.2.9热分析工具7
1.2.10公差分析及优化工具7
1.2.11基本数控编程模块7
1.2.12多轴数控编程模块8
1.2.13通用数控后处理模块9
1.2.14数控钣金加工编程模块9
1.2.15数控仿真及优化模块9
1.2.16模具设计模块10
1.2.17二次开发工具包10
1.3.1方便易用11
1.3Pro/ENGINEER Wildfire新特性11
1.3.2适应面广13
1.3.3激发灵感,创造一流产品14
1.3.4完全适合解决目前最棘手的制造问题15
1.3.5改善了对CAD环境的管理17
1.3.6提高了创新过程效率18
1.3.7完整而全面的数据管理CAD20
1.4Pro/ENGINEER野火版2.0新增功能21
1.5问题与思考24
2.1.1基本的三维模型25
2.1三维模型25
第2章 参数化建模概述25
2.1.2复杂的三维模型26
2.2基于特征的三维模型27
2.2.1关于“特征”27
2.2.2用“特征”添加的方法创建三维模型28
2.3基于特征的全参数化的Pro/E三维模型29
2.3.1截面的全参数化29
2.3.2零件的全参数化30
2.4基于特征的全参数化软件Pro/E的优势30
2.5问题与思考31
3.1硬件要求32
第3章 Pro/ENGINEER软件的安装32
3.2操作系统要求33
3.3计算机设置33
3.4查找计算机(服务器)的网卡号37
3.5单机版Pro/ENGINEER软件的安装38
3.6问题与思考44
4.1创建用户文件目录46
4.2启动并进入Pro/E软件环境46
第4章 使用前的准备与配置46
4.3 设置工作目录48
4.4Pro/E软件的配置文件config.pro49
4.4.1 关于Pro/E的config.pro配置文件49
4.4.2创建一个全新的配置文件49
4.4.3 改变config.pro文件中一个选项的值52
4.4.4删除config.pro文件中的选项53
4.5将Pro/E英文界面转变成中文界面53
4.6定制Pro/E用户界面54
4.6.1Pro/E用户界面简介54
4.6.2用户界面的定制(用户自定义)58
4.7Pro/E软件的环境设置62
4.8问题与思考64
第5章 截面草绘模块基础65
5.1 概述65
5.2理解Pro/E草绘环境中的关键术语65
5.3进入草图环境66
5.4熟悉Pro/E草绘环境中的工具栏按钮67
5.5熟悉Pro/E草绘环境中几个常用的下拉菜单69
5.6草绘前的必要设置和草绘区的调整70
5.8.1 在草绘环境(即草绘器)中创建几何73
5.8截面图的绘制73
5.7使用Pro/E的“目的管理器”73
5.8.2 绘制直线74
5.8.3绘制相切直线74
5.8.4绘制中心线74
5.8.5绘制矩形75
5.8.6绘制圆75
5.8.7绘制椭圆76
5.8.8绘制圆锥弧76
5.8.9绘制圆弧76
5.8.11绘制椭圆形圆角77
5.8.10绘制圆角77
5.8.12绘制样条曲线78
5.8.13在草绘环境中创建坐标系78
5.8.14创建轴点78
5.8.15在草绘环境中创建文本78
5.8.16创建点79
5.8.17使用以前保存过的图形创建当前草图80
5.9草图的编辑81
5.9.1删除图元(包括文本)81
5.9.2直线的操纵81
5.9.3圆的操纵81
5.9.4圆弧的操纵82
5.9.5比例缩放和旋转图元(包括文本)83
5.9.6复制图元(包括文本)83
6.10修饰(Cosmetic)特征 184
5.9.7镜像图元(包括文本)84
5.9.8相互裁剪图元85
5.10.2标注线段长度尺寸86
5.10.3标注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86
5.10草图的标注86
5.10.1概述86
5.10.4标注一点和一条直线之间的距离87
5.10.5标注两点间的距离87
5.10.6标注直径88
5.10.7标注对称尺寸88
5.10.8标注半径88
5.10.9标注两条直线间的角度89
5.10.10创建坐标尺寸89
5.11修改标注90
5.11.1移动尺寸90
5.11.3控制尺寸的显示91
5.11.4修改尺寸值91
5.11.2将“弱”尺寸变成“强”尺寸91
5.11.5输入负尺寸93
5.11.6修改尺寸中的小数位数93
5.12草图中的几何约束93
5.12.1约束的显示93
5.12.2约束的禁用、锁定94
5.12.3 Pro/E软件所支持约束种类95
5.12.4创建约束95
5.12.7使用系统提示创建约束96
5.12.5删除约束96
5.12.6将“弱”约束转化为“强”约束96
5.12.8解决约束冲突97
5.13修改整个截面98
5.13.1缩放和旋转一个截面98
5.13.2锁定或解锁截面尺寸98
5.14问题与思考99
6.1创建零件模型的一般过程及拉伸特征100
第6章 零件模块基础100
6.1.1命名一个新的零件三维模型101
6.1.2创建零件的基础特征103
6.1.3添加零件的其他特征118
6.1.4保存零件三维模型123
6.1.5删除旧文件版本126
6.2模型树128
6.2.1模型树概述128
6.2.2模型树界面简介129
6.2.3模型树的作用与操作130
6.2.4模型搜索131
6.3Pro/ENGINEER软件中的层131
6.3.1层的基本概念131
6.3.2进入层的操作界面132
6.3.4创建新层133
6.3.3选取活动对象(模型)133
6.3.5将项目添加到层中135
6.3.6设置层的隐藏137
6.3.7层树的显示与控制137
6.3.8关于层的设置138
6.4设置零件模型的属性138
6.4.1 概述138
6.4.2零件模型材料的设置139
6.4.3零件模型单位设置140
6.5.1 编辑特征142
6.5特征的编辑、编辑定义及其他142
6.5.2 查看模型信息及特征父子关系145
6.5.3删除特征146
6.5.4特征的隐含(Suppress)与隐藏(Hide)147
6.5.5特征的编辑定义148
6.5.6特征的Undo功能150
6.6零件模型创建与拉伸特征的练习150
6.6.1 练习1151
6.6.2练习2154
6.7旋转(Revolve)特征158
6.7.1旋转(Revolve)特征简述158
6.7.2旋转(Revolve)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159
6.7.3练习1162
6.7.4练习2162
6.7.5 练习3163
6.8构建特征——孔(Hole)特征166
6.8.1孔(Hole)特征简述166
6.8.2孔(Hole)特征(直孔)创建的一般过程166
6.8.3草绘孔创建过程介绍170
6.8.4创建螺孔(标准孔)171
6.8.5练习1:螺孔练习175
6.8.6练习2:添加直孔177
6.9构建特征——倒角(Chamfer)特征179
6.9.1 倒角特征简述179
6.9.2简单倒角(Chamfer)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180
6.9.3构建倒角练习1182
6.9.4构建倒角练习2183
6.10.1螺纹修饰(Thread)特征185
6.10.2草绘(Sketch)修饰特征188
6.11.2创建一般简单圆角189
6.11.1 圆角特征简述189
6.11 构建特征——圆角(Round)特征189
6.11.3创建完全圆角190
6.11.4简单圆角的练习192
6.12 构建特征——抽壳(Shell)特征193
6.13特征的重新排序(Reorder)及插入操作196
6.13.1 概述196
6.13.2重新排序(Reorder)的操作方法197
6.13.3特征的插入操作198
6.14调整特征的父子关系199
6.14.2编辑特征的参照200
6.14.1 改变标注的参照基准200
6.15特征生成失败及其解决方法204
6.15.1特征生成失败的出现204
6.15.2特征生成失败的解决方法206
6.16特征的操作工具210
6.16.1特征的复制(Copy)210
6.16.2特征的阵列(Pattern)216
6.16.3特征的成组(Group)224
6.17筋(Rib)特征225
6.18.2创建一个枢轴平面、不分离拔模的特征228
6.18拔模(Draft)特征228
6.18.1拔模(Draft)特征简述228
6.18.3创建一个枢轴平面、分离拔模的特征232
6.19扫描(Sweep)特征235
6.19.1扫描(Sweep)特征简述235
6.19.2扫描(Sweep)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236
6.20混合(Blend)特征241
6.20.1混合(Blend)特征简述241
6.20.2创建平行混合(Blend)特征241
6.21.2创建一个扫描混合(Swept Blend)特征246
6.21.1扫描混合(Swept Blend)特征简述246
6.21扫描混合(Swept Blend)特征246
6.22螺旋扫描(Helical Sweep)特征249
6.22.1 螺旋扫描(Helical Sweep)特征简述249
6.22.2创建一个螺旋扫描特征249
6.23 基准特征252
6.23.1基准面252
6.23.2基准轴256
6.23.3基准点258
6.23.4坐标系263
6.23.5基准曲线267
6.24创建剖截面270
6.24.1剖截面概述270
6.24.2创建一个“平面”剖截面271
6.24.3创建一个“偏距”剖截面274
6.25零件模型的分析276
6.25.1空间距离、角度等的测量276
6.25.2模型的质量属性分析277
6.26模型的外观处理278
6.27 零件造型综合范例——机盖283
6.28 零件造型综合范例——进料口292
6.29问题与思考302
第7章 装配模块基础303
7.1装配模块下拉菜单303
7.2装配约束306
7.2.1匹配(Mate)307
7.2.2对齐(Align)307
7.2.3插入(Insert)308
7.2.4相切(Tangent)308
7.3.1命名一个新的装配体的三维模型309
7.3创建新的装配体模型的一般过程309
7.2.6固定309
7.2.5缺省309
7.3.2装配第1个零件311
7.3.3装配第2个零件312
7.4元件的封装316
7.4.1用选择菜单的方式创建元件的封装316
7.4.2完成包装元件319
7.5允许假定320
7.6装配练习322
7.6.1练习1322
7.6.2练习2323
7.6.3练习3325
7.6.4练习4326
7.7装配体中元件的打开、删除、修改等操作327
7.7.1概述327
7.7.2修改装配体中零件的尺寸328
7.8装配体中的“层”的操作330
7.9视图的管理331
7.9.1概述331
7.9.2简化表示(Simplfied Rep)331
7.9.3装配体的分解状态334
7.9.4样式视图337
7.9.5定向视图339
7.9.6组合视图341
7.10装配体干涉检查342
7.11问题与思考343
第8章 工程图模块基础344
8.1Pro/E软件的工程图模块概述344
8.2开始一张新的工程图,进入工程图环境347
8.3.1 工程图的设置文件350
8.3工程图基础350
8.3.2关于工程图中的比例355
8.3.3 关于工程图模块中的再生命令(Regenerate)357
8.3.4设置符合国标的工程图环境358
8.4工程图视图360
8.4.1创建视图(基础)360
8.4.2移动视图与锁定视图移动365
8.4.3删除视图366
8.4.4视图的显示模式366
8.4.5 创建视图(高级)370
8.5.1 概述377
8.5尺寸标注377
8.5.2创建被驱动尺寸378
8.5.3创建草绘尺寸380
8.5.4尺寸操作382
8.5.5尺寸公差392
8.6创建注释文本394
8.6.1注释菜单简介394
8.6.2创建无方向(无箭头)指引注释395
8.6.3创建有方向(有箭头)指引注释396
8.6.4注释的编辑397
8.7基准398
8.7.1创建基准398
8.7.2拭除与删除基准401
8.8几何公差402
8.9表面光洁度(粗糙度)404
8.10问题与思考406
第9章 曲面造型入门407
9.1 曲面(Surface)造型概述407
9.2创建曲面407
9.2.1曲面网格显示407
9.2.2创建平整曲面——填充特征408
9.2.3创建拉伸曲面409
9.2.4创建旋转曲面411
9.2.5创建扫描曲面412
9.2.6创建边界曲面414
9.2.7偏移曲面420
9.2.8复制曲面424
9.3 曲面的修剪(Trim)427
9.3.1 基本形式的曲面修剪427
9.3.2用面组或曲线修剪面组428
9.3.3用“顶点倒圆角”选项修剪面组430
9.4薄曲面的修剪(Thin Trim)431
9.5曲面的操作431
9.5.1 曲面的合并(Merge)431
9.5.2曲面的延拓(Extend)433
9.6将曲面面组转化为实体或实体表面434
9.6.1 使用“实体化”选项创建实体434
9.6.2使用面组“替换”创建实体437
9.6.3 使用“加厚”创建实体438
9.7 曲面综合范例——皮靴鞋面439
9.8 问题与思考447
热门推荐
- 2449051.html
- 3166552.html
- 2119084.html
- 3199429.html
- 3245218.html
- 1980121.html
- 585393.html
- 547474.html
- 845081.html
- 3001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51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0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02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3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0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79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2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41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8885.html